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商》2015,(21)
"重返亚太"是美国今后对华的基础战略,中美关系将继续处于下降趋势。许多学者都认为美国"重返亚太"是为了在军事上围堵中国。笔者认为军事上的围堵只是表象,美国真实目的在于把中国拖入军备竞赛中,从而拖垮中国经济。本文将从中美的不对称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的角度论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正>当地时间1月24日,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正式宣布退出TPP。TPP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高标准的FTA,曾是美国重返亚太和牵制我国发展的重要工具,一度成为各方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一、TPP是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和巩固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的战略工具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为摆脱困境和牵制我快速崛起,奥巴马政府实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一方面加强同其亚太盟国的军事安全合作,对我进行战略围堵,另一方面主导推动TPP谈判,试图用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将我排除在亚太区域合作之外,并借  相似文献   

3.
《商》2016,(9)
奥巴马政府2011年10月正式出台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标志着其执政以来的一个重大政策变化,被视为奥巴马第一任期的最大外交遗产。随着奥巴马连任,"再平衡"的势头将更为迅猛,内涵也将更为全面和平衡。本文首先分析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亚太国际格局的变迁;最后总结这一战略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说法,或者说美国强化其亚太战略的言行引起了国际舆论广泛的关注。如今,无论从政策原则还是实际运作来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用意已清晰,即主导亚太、应对中国、重振美国。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以来,作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亚太地区力推其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TPP),力图在WTO等多边贸易机制进展缓慢的背景下主导全球贸易规则。  相似文献   

6.
全力推进“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在澳大利亚布署军事力量,一文一武两项举措,让奥巴马总统提出的美国重返亚洲策略在2011年有了实际内容。  相似文献   

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受美国“重返亚洲”和亚太地缘格局变化的影响,俄罗斯亚太战略在其“欧亚并重”战略全局中日益凸显.其突出特点是,顺应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吸引亚太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带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开发;加大在东部地区的军事投入,以形成平衡机制应对亚太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积极参与构建亚太安全合作机制,保障东部地区的稳定;积极开展对亚太地区的外交活动,加强与亚太主要力量的合作,为恢复世界大国的影响力提供战略支撑.俄罗斯亚太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及其未来走向,成为影响亚太局势和中俄关系值得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环球参考     
《中国对外贸易》2011,(12):10-15
1美积极推动TPP政策重点重返亚太英国《金融时报》11月14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表示,美国希望在2012年底之前,与9个亚太国家签署他所称的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和欧盟的多轮制裁以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使俄罗斯经济遭遇了2000年普京执政以来的空前危机:卢布贬值,通货膨胀加剧,资金外流,结构调整乏力,经济增长堪忧。为摆脱困局,俄罗斯采取"向东看"战略,积极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减轻对欧洲市场的过度依赖。众所周知,在亚太方面,中国面临美国"重返亚太"的围堵和遏制,欧洲方面,俄罗斯面临西方的集体制裁而孤立无援,中俄关系已成为21世纪确保两国对外政治利益的最重要的因素,两国经贸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也有人提出,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存在把中国拖进俄罗斯经济泥沼的风险,俄罗斯将成为中国的战略负资产。中俄两国签订的1 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在卢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将招致损失。另外,签订长达30年的天然气供气合同,因为"照付不议"等务款,致使中国在天然气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仍然按原定价格购买天然气,无疑对中国不利。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中俄经贸合作,是陷阱还是战略机遇?如何权衡和评估中国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关系?中国如何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有效地规避风险?中国如何利用俄罗斯东部开发新战略参与其远东和西伯利亚开发,并振兴中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上述问题的讨论,以加强中俄经贸合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为建立公正、和谐、安全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厝琼  唐琼 《商》2014,(52):98-98
自2008年2月以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下文简称TPP)在美国的积极主导下不仅被授予了政治和战略寓意,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演变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引人瞩目的推进路径.面对深受TPP影响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中国积极调整自身的经济外交战略来迎接挑战.在2014年的APEC峰会上,我们处处亮剑,主动出牌,表明了中国国际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习近平携煤炭大单访蒙将加强中蒙关系应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8月21日至22日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将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国家元首11年来首次出访蒙古。不仅如此,这还是习近平第二次单独出访一个国家,上一次是访问韩国。事实上,蒙古独立之后,中蒙之间的交往似乎并不多见。在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之后,美国渐渐盯上了蒙古  相似文献   

12.
<正>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即积极探索亚太新战略。2017年3月美国国务院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表示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正式结束,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将可能有新的方式。5月初美国国防部又宣布支持一项未来5年内向亚太地区投入75亿美元的"亚太稳定计划"。随着"亚太稳定计划"的出台和实施,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新政策正在逐渐成型。  相似文献   

13.
特朗普在2017年1月退出TPP,TPP曾被奥巴马政府视为"重返亚洲"战略计划的重要一环,美国试图通过TPP谈判,解决边境线后的贸易问题以及打掉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一架马车——出口。为了应对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多方打压,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RCEP的达成有望在美国掌控东亚经济合作主导权方面起到制约和平衡的作用。本文以美国退出TPP为背景,通过对RCEP的内因及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应对RCEP的策略。试图通过对RCEP的分析研究,为中国争取更大的亚太合作空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TPP已成为美国主导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袖"地位。TPP的发展必将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带来重大的影响。中国在与亚太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合作中,面对TPP谈判等现实问题,必须从战略层面推动与亚太主要成员的FTA合作,拓展我国外贸发展空间。文章从TPP的发展及特点出发,分析TPP谈判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提出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及东亚主要经济体的深入合作,不断完善我国的FTA战略。  相似文献   

15.
伴随WTO谈判趋于停滞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世界范围内各种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协议不断涌现。近年来,围绕亚太区域出现的TPP和RCEP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TPP是高质量但短期内无法如愿达成的协议,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影响力、牵制东亚经济一体化、重返亚太的战略工具。中国可能会关注TPP的谈判进展,但短期内不会有加入的意愿。RCEP是在TPP的压力下东亚各国内部合作意愿增强的必然产物,是务实的经济范畴内的合作协议。RCEP符合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要求,也符合东亚各国的实际需求,中国将倾向于支持并力推RCEP。  相似文献   

16.
“印太经济框架”(IPEF)于2022年5月23日启动,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一环。而随着军事和安全、政治和外交的陆续展开,美国及其盟友在亚太建立包围中国的、类似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亚洲同盟(亚盟)”和类似北约的军事安全组织“西太平洋公约组织(西约)”的倾向越发明显。中国的应对至关重要,应阻止二者成立,把快速实现IPEF同等开放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霸主。新干涉主义随之成为国际政治中一股新的思潮。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下,美国举起"人道主义"的旗帜,在世界范围内推销美国的价值理念。在"9·11"事件发生以后,新干涉主义更是发展成了"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成为美国外交中的主流思想。因此,分析美国的外交,有必要探析美国的新干涉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美的“新丝绸之路”在战略内涵、空间布局上存在很大不同。美国的战略规划侧重投资基础设施和 TAPI 天然气管道建设,而我国侧重谋划建设四大跨境高铁,建设中哈、中土、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美国的根本目的是确立美国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巩固阿富汗战争的成果,通过“新丝路计划”和 TPP 从东西夹击中俄。而中国是为了加强与欧洲和东盟的经济联系,保障我国的能源供给安全,应对“三股势力”并缩小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两国“新丝绸之路”战略发展前景都存在一定的阻碍,但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是美国重返亚太的需求,难以协调这个区域各国之间的利益,很难持久推行下去。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是“命运共同体”,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决定了中国版的“新丝路计划”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TPP协议是单一涵盖所有核心贸易以及相关领域的协议,美国称其为21世纪的标志性协议.TPP直接关乎美国的经济战略,亚洲国家的稳步增长令其急切地想搭乘顺风车,以提振国内经济.TPP也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政策支柱.对待 TPP协议,中国应冷静、客观地看待和研究.在调整贸易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应注重积极参与双边、地区和多边国际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20.
《财贸经济》2012,(1):2
2011年12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联部副部长于洪君,中央外宣办副主任王仲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