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看银行监管改革新趋势巴塞尔委员会的此次监管改革主要围绕资本质量和流动性风险两大主题展开。在国际银行监管改革紧锣密鼓向前推进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银监会一方面大力参与国际监管新规的讨论制定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是巴塞尔Ⅲ的主要改革内容之一,然而其在加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本文首先讨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所引发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替代效应,并基于此进一步从金融稳定、宏观经济及道德风险等方面分析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新规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资本新规不仅对接了巴塞尔国际监管标准,而且扎根中国实际,有利于引导银行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商业银行风险特征的变化,资本监管规则也进行了新的调整。2012年银监会根据2010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制定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完成对巴塞尔协议Ⅲ的修订(巴塞尔Ⅲ最终方案),于2023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4.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首次在资本规则之外独立提出全球统一的、可计量的流动性监管标准,即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突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性。经过两年的讨论修订,巴塞尔委员会于2013年1月正式颁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以下简称修订稿)。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12日,27国中央银行代表一致通过巴塞尔协议Ⅲ。2010年12月12日,巴塞尔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更加稳健的银行和银行体系的全球监管框架》和《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等文件。这是巴塞尔委员会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亡羊补牢出台的全球银行业资本新规。其在各国金融业接连掀起波澜。巴塞尔协议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流动性监管框架的阶段性成果——《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相较于2010年12月颁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有许多重要修订。本文着重对4项重要修订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践行新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卢义红 《时代金融》2012,(6):116-117
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在此背景下,新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本文就巴塞尔协议Ⅲ引入的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内容和监管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分析了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可能对国际银行业、我国银行业以及整个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卢义红 《云南金融》2012,(2X):116-117
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在此背景下,新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本文就巴塞尔协议Ⅲ引入的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内容和监管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分析了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可能对国际银行业、我国银行业以及整个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6月8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新规出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中的最重要一环终于尘埃落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于2011年8月发布征求意见稿后,经过数轮与银行讨论。定稿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内容上改动不大,但在时问上宽松了许多。如今,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的四大监管工具中,只有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尚未最终确定。据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办法》也即将公布。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引起国际各方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为提升银行系统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巴塞尔委员会在坚持资本监管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巴塞尔协议Ⅱ》进行了新的修订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资本计量方法,增加了宏观审慎及流动性监管维度,最终形成《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并要求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在各成员国落地实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的监管规则和要求,发布了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出台背景、意义以及主要变化的介绍,结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分析了方案落地实施后对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资产业务结构、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为商业银行应对国内外新的监管要求和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徐静 《青海金融》2013,(6):59-61
金融危机过后金融监管改革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巴塞尔协议Ⅲ应运而生,我国银行业监管当局也及时制定出台了规范性文件,推动巴塞尔协议Ⅲ在国内的实施。本文分析了银行业监管新规对青海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遵照巴塞尔协议Ⅲ,我国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促使我国商业银行优化了优质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提高了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仍然存在着流动性监管指标因存款增长不足而导致的优化困难、中小型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压力持续增加、监管难度因商业银行同方向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而增加、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流动性监管指标监管效果尚需评估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体系,我国亟需有效引导商业银行完善资产负债配置、引导中小型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建立差异化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建立业务数据动态报备制度、及时更新与修正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政策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流动性风险已成为全球金融机构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我同银监会也冈此将巴塞尔Ⅲ协议中的流动性覆盖率指标引入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这意味着对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要求已提升到国际水准。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新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资本充足率监管改革、流动性监管改革、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和参数标准等方面,全方位地评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本文报告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国际监管组织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修订后的流动性覆盖率标准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修订后的流动性覆盖率标准。流动性覆盖率是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由二十国集团(G20)首脑批准的流动性的全球监管标准。它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与未来30日现金净流出量的比率,反映了当商业银行面临严重流动性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生发了重大变革,2010年G20领导人峰会正式通过巴塞尔协议Ⅲ也更是推动这一改革。为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巴塞尔协议Ⅲ中增强的资本要求,中国银监会也进行了及时跟进,推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四大监管工具,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在新监管即将到来的背景下,本文就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指标的选取进行探讨,并试图构建符合新监管框架的压力测试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7.
莫铌 《云南金融》2012,(3X):140-140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生发了重大变革,2010年G20领导人峰会正式通过巴塞尔协议Ⅲ也更是推动这一改革。为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巴塞尔协议Ⅲ中增强的资本要求,中国银监会也进行了及时跟进,推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四大监管工具,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在新监管即将到来的背景下,本文就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指标的选取进行探讨,并试图构建符合新监管框架的压力测试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8.
巴塞尔协议Ⅲ在资本监管、杠杆率指标和流动性监管计量全球标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较为简单.但新的监管要求仍然会带来挑战、促进新一轮的金融改革.本文从资本要求、杠杆率要求、流动性要求等角度,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对我同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银行业监管规则,旨在提高金融稳定、降低银行体系风险、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巴塞尔协议自问世以来,已经有过三个版本,两次大的修订。201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协议Ⅲ:后危机改革最终方案》(以下简称《最终方案》),并确定于2022年在各成员国实施《最终方案》,标志着全球银行业监管正式逐步实施《巴塞尔协议Ⅲ》。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巴塞尔协议Ⅲ的新增内容做了归纳,突出巴塞尔协议Ⅲ注重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的理念。然后,归纳中国对于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情况以及根据主要银行的数据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