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大转型时期的非正式组织再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由非正式契约或非正式制度来安排的,其产生的原因来源于正式组织在权力安排、信息传递、社会交往、成就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不完全性。在社会大转型、西风东渐和全球化背景下,非正式组织再造需要从如下方面入手:组织内部权力安排的市场化,对正式组织文化进行反思,在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遵循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实行“帮助-人本”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着重研究了由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共同构成的制度二元结构对组织间非正式关系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并基于电子设备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是:不同类型的组织间非正式关系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同影响,而制度二元结构能够对组织间非正式关系与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充分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烔 《经济师》2001,(10):249-249
任何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是现实的组织是由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部分组成,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是同一组织的两个侧面。正式组织是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统一的目标和特定功能的整体,其行为系统是在一定目标、计划、协调综合作用下,有意识结合而成的集体化行为系统。其组织的成员需要有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以及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框架中进行的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4.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建议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权威包括正式权威和非正式权威,人们通常重视正式权威的存在,而忽视组织中管理者非正式权威对其权力的有效实施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非正式权威的定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管理者忽略非正式权威产生的问题,并探讨了管理者如何树立非正式权威从而使自己的命令得到有效贯彻。  相似文献   

7.
物流组织,是指企业内部组织按分工协作关系和领导隶属的关系有序结合的总体。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明确组织机构的部门划分和层次划分,以及各个机构的职能、权限和相互关系,由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0世纪50年代以前物流的职能通常被视为是促进或支持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试论利益性非正式组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镇企业职工对所在企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弱 ,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冲突也较为频繁 ,利益性非正式组织不仅在企业内部广泛存在 ,而且会扩展到整个社会层面。研究利益性非正式组织对于当前的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正式组织成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迪 《时代经贸》2012,(20):65-65
传统的组织被看成是一个设计严密的理性结构,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最初改变了人们对组织的看法。“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由梅奥提出,是当时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非正式组织的发现,围绕其形成原因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从人本角度出发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组织变革的科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辉昌  卢锋 《经济师》2002,(12):151-152
事实证明企业组织变革是国企改革不可逾越的阶段 ,科学地设置组织机构、优化组织结构是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因此 ,文章从企业组织变革的理论依据、模式的选择、组织的扁平化、企业人才的确定、员工认同感的培养、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和绩效的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浅析企业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梅奥等人从霍桑试验中意外发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起,非正式组织一直是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非正式组织概念和特质的分析和研究以及与正式组织的比较,从中获得企业对非正式组织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非正式组织成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正式组织管理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非正式组织的成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结合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提出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非正式组织成因的三个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对回收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是出于情感的需要、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以及相似的个体偏好而自发形成非正式组织。基于非正式组织成因的实证研究。提出几点对人本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后来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公共组织形式,理性官僚制得到广泛采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僚制理论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和挑战,而从组织特征及其内部作用变化方面,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学习型组织将是组织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非正式组织是由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血缘、地缘等情感因素组织的一个群体。高职院校非正式组织是随着正式组织的存在而产生的一个群体。本文分析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目的是加强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徐炜 《时代经贸》2004,(4):62-65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学者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进入一个与工业社会不同的时代,美国学者德鲁克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丹尼尔,贝尔把这一时代称为“后工业化社会”,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把第三次浪潮到来的社会称为”超工业社会”。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尽管对于这一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社会称谓各异,但是我们的确感觉到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划时代的剧变时刻,无疑这种新的环境对企业组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企业组织在进入21世纪后展现出了更加清晰的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企业非正式组织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敏  马凌 《经济论坛》2004,(13):63-64
企业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员工在共同的工作和生活交往过程中,自愿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组织不是个人的简单结合,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共同体。非正式组织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辨性较弱,主要以人情、面子关系和感情的融洽为纽带,通过人与人之间长期的社会性接触和影响,形成共同的观念、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形成具有一定同质性的心理状态,产生相互吸引和彼此接受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规范和倾向。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正式组织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确认识和理解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原因机理以及对正式组织的影响作用,可以更有效的利用非正式组织,为实现正式组织的长远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介绍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界定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识别方法以及如何对非正式组织进行导向,强化非正式组织的利益的认知和表达机制;把握好非正式组织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平衡协调等几点治理路径,希望达到非正式组织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19.
创新既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行动,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董事会作为战略决策机构与治理核心,其内部运作机制必然会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基于关系契约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越清晰,企业创新水平越高,而当股权集中度较高、CEO处于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间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区分创新类型后,相比于策略性创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水平;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提升企业价值。结论基于新的研究视角从微观动态交互层面理解董事会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对企业加强董事会建设、提升创新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社会制度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所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国家的改革呈现不同的发展形势,是由这两种制度的相互存在而决定的,二者缺一不可。而只有符合社会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制度才会最终被社会所接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