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面临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日本近代文学在借鉴西方文学的同时,没有丢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把握住了对立统一的分寸。明治初期的写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砚友社文学等努力向西方文学看齐,使日本文学西方化,进而与传统文学背离。明治中后期的自然主义文学等在批判传统的同时伴随着选择传统,最终走向了回归传统。明治末期和大正时期的唯美派、白桦派、新思潮派文学等走了一条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面临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日本近代文学在借鉴西方文学的同时,没有丢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把握住了对立统一的分雨,明治初期的写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砚友社文学等努力向西方文学看齐,使日本文学西方化,进而与传统文学背离。明治中后期的自然主义文学等在批判传统的同时伴随着选择传统,最终走向了回归传统。明治末期和大正时期的唯美派、白桦派、新思潮派文学等走了一条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黑色幽默”派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中重要的现代派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盛极一时,它在文学艺术上表现出的特征,既值得我们回味,也值得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论述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几个深受西方现代派创作手法影响的小说流派 :自我表现派、新感觉派、七月派 ,在心理描写方面的差异 ,通过各派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 ,我们既可以知道各派在心理描写方面的特点 ,同时也让人们感受中国文学一步步从传统的小说模式 ,向现代小说结构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派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从初期的海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到上世纪40年代的海派文学的创作都可以看到西方文学所产生的深刻印记,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精神分析、意识流等为海派文学的成长提供了可值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 ,强调用象征方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绪和抽象的人生哲理。意象派在新诗运动中最令人注目 ,主张文字简洁 ,感情含蓄 ,意象鲜明而具体。  相似文献   

7.
胡春才 《企业家天地》2011,(11):162-164
意识流小说对整个现当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由西方而东方,波及整个世界文坛.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也表现在文学理论上.20世纪20 -40年代,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手法、技巧的“意识流”,随着意识流小说的日趋发展繁荣而形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40年代后,随着意识流大师们的相继去世,作为文学思潮流派的意识流走向了衰落.然而,作为一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作为创作主体的一种思维模式和心理定势,意识流文学对先锋派、实验派、荒诞派、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等现代主义流派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于现代现实主义等其他文学流派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西方言情小说的比较研究,展现了鸳鸯蝴蝶派作家如何受到西方言情小说译作的影响,以及东西方文学观念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美国小说家波特的经典作品《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的意识流和互文性这些现代派文学的创作手法,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而且使主题意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现和深化。  相似文献   

10.
横光利一是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新感觉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短短25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不断探索文学发展和改革之路,为日本近代文学在文学思想与理念的层面,为大正文学向昭和文学的过渡贡献了力量。本文主要对他的《家徽》与《商界家族》两部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横光利一后期文学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国家主义派产生的西方思想背景,指出它是西方资产阶级民族沙文主义与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国家主义派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提出了他们的主张和解决办法,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共产党,他们坚决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国家主义派没有能从根本上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因此,他们的失败也就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当五四小说构筑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形态后,小说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产生了新的分野.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和四十年代张爱玲的小说不仅擅长写城市题材,更重要的是自觉建立了现代都市价值观,因此"城市文学"应运而生并开创了现代文学的一块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愤怒的青年”(TheAngryYoungMan)是指20世纪50-60年代在英国主要由小说家组成的一个文学派别;该派文学发展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叙述风格,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表现了战后英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作为一种文学、文化乃至社会思潮,也发轫于上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该派青年对于社会和主流文化的反叛较“愤怒的青年”更为深刻和全面。文章结合具体作家、作品简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类似点和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14.
商业化使得20世纪中国文学在资本、市场以及现代传媒的作用下,有效地实现了文学生产机制的现代化,并相应影响了文学的价值机制和美学机制的现代化。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学的商业化是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另一向度,是中国文学现代性生长的突出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15.
志贺直哉是白桦派的一名骁将,他早期崇拜西方美术,特别是法国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巨大。后期的志贺直哉将目光转向淡泊恬适的东方美术,其焦躁不安的心情趋于平静。正是由于东西方美术的深刻影响,才形成了志贺直哉文学的独特风格和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6.
论杜尚     
杜尚,20世纪西方先锋艺术的鼻祖,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他是一个艺术的“颠覆者”,他始终行走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并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异军突起,并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文化之间找到一种更适合于被世界所接受的文学表达方式。评论界,文艺界纷纷投身于“寻根”之列,可仅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便如昙花一现,其原因在于寻根者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其出发点是矛盾的,其态度是模糊的,其选择又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8.
新奥地利学派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英等国兴起的产业经济学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米塞斯和哈耶克等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其核心思想在于注重市场竞争的行为性、过程性,这与哈佛学派的市场结构取向、芝加哥学派的市场绩效取向截然不同,它事实上就是产业组织学中的行为学派。近20年来,这一流派在西方学术界、政治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许多产业政策和反垄断法规都是依据新奥地利学派的思想制定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所表现的一种与主流社会相违的"冲突意识",并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揭露,而是西方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面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物质文明和强大精神压力时做出的反应,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在危机时代必然出现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从文艺的社会效果来看,它恰起到了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内部的安全阀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伊格尔顿是一个自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为《文学原理引论》的中译本所写的序言中,谈到了他从事美学与文学批评的"马克思主义"背景。他说,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之所以能在西方社会复兴,就是因为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了新的阐释。文章就其在《文学理论引论》一书中有关"什么是文学"的阐述来谈谈作者文学原理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