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出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使人们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产生许多误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必须澄清对内部审计的某些错误认识。一、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误区一:内部审计具有“对向服务职能”。既承担国... 相似文献
2.
走出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使人们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产生许多误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必须澄清对内部审计的某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3.
《审计法》颁布以后,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人们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化,其发展趋势总的讲是好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中,要不要强化内部审计,也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影响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认识误区之一:《公司法》和《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对内部审计都未作明确规定,因此没有必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的企业原来有内审机构,以后又把它撤并了。《公司法》和《监管条例》确实对内审未作明确规定,笔者认为确有不足之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按照国际惯例,企业是否有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反映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西方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除了英国、法国、以色列等在《公司法》中规定了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或配备审计人员外,其它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在法律 相似文献
4.
5.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以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为标志而“断代”为发展阶段。尽管说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已“理”为“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但就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模式、审计方法、手段、内容及评价等而言仍处在探索阶段。笔者在审计实践中了解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至少还存在如下误区,应引起足够重视。(一)割裂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与财务收支审计等其他审计相结合。就审计内容而言,经济责任审计是在财… 相似文献
6.
审计署提出今后几年内,应把国有企业的审计重点放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上来。由此可见,在今后几年,企业审计的中心应由目前的合法性审计转向真实性审计,真实性审计是企业审计的重点。然而,目前在对企业开展的财务收支审计中,存在着影响企业真实性审计的几个误区:1、审计重罚款。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见和指导思想上的错位,一部分审计机关在对企业实施财务收支审计时,忽视了真实性审计,只重视加强对企业合法性——即对企业违纪问题的审查及违纪资金的处罚,把违纪罚款当做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把当年向企业收取了多少违纪资金,… 相似文献
7.
误区之一 审计概念模糊化 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应负经济责任的检查,不是审计法及实施条例所规定意义上的“审计”,是宽外延、大概念的审计;也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区别不大,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翻版;还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纪检、监察行为,不是审计行为,等等。概念不清必然造成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和工作上的不统一。无论是审计取证的程序、方法,还是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揭露,大家更多地是习惯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老套套、旧框框,缺乏对被审计者承担责任的界定;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合的多,区分的少;审计结果报告格式各异,不规范、不统一。 相似文献
8.
9.
11.
12.
13.
只要买了保险,出了事故就一定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如数赔偿吗?当前,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普遍有着“只要买了保险,出了事故保险公司就负责赔偿”的观点,认为买了保险,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一旦发生事故却得不到赔偿,才追悔莫及。这其中常见的典型问题有:投保险种错误、实际保障偏低、特 相似文献
14.
一、县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哪些误区(一)审计理念存在误区。经济责任审计从立项、实施、结果运用等都有专门的规定,近年又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然而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部分工作人员一是审计理念并未根本转变,审计方式、审计内容还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层面.只是从审计项目的形式、操作规程上有所不同。二是党、政领导责任混淆。三是客观评价模糊.缺乏针对性,并在客观上造成审计定性、处理及评价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16.
内审机构设置的误区。按《审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要求。许多部门、单位相应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部分单位的领导由于对内审机构的性质、职能以及审计含意还不能正确理解,致使在机构设置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主要表现有:将机构设置在财务或统计部 相似文献
17.
18.
《审计月刊》1998,(9)
注册资本是工商行政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是企业商业信用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被视为企业履行偿债能力的一个参数。进入市场经济的主体,注册资本的不实,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危害极大。下面拟就企业注册资本年检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企业注册资本年检存在的问题(一)有关企业注册资本年检制度不健全企业设立时,股东按时足额缴纳认缴的出资,必须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企业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也经注册会计师验证后,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进行注册资本变更登记。而企业注册资本年检制度,是否需要注册会计师验证,我国《公司法》以及其他法规,却没有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只规定了公司应当按照公司登记机关的要求提供年度检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