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魏巍  王晨珠 《国际经贸探索》1999,15(4):44-46,58
近年来,大量的国际私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频繁,特别是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人投机性很强的短期资本,使其直接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形成冲击,造成金融危机。拉美债务危机,墨西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促使人们对国际私人资本的流动给予高度关注。本文就国际资本的流动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冲击进行剖析,并针对其负面影响,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私人资本流动的管理和控制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国际资本流动领域中出现了一个较为特殊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向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资本投向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难以对此做出有力的解释.文章对近期国外关于资本跨国双向流动的理论进行回顾,比较典型的有资产组合理论、超国民待遇理论和财富效应理论,在介绍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考察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从而探索中国当前的资本跨国双向流动的理论成因.  相似文献   

3.
张玉媚 《商业研究》2005,(22):180-18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标准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常以较低的环境标准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在导致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深入分析环境标准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的简单模型,对协调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政府为了应对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动所引发的宏观经济不稳定的问题,都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在分析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内部因素基础上,选取1980~2009年期间我国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相关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1980~2009这30年的数据,结果发现,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最大,对此我国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对外开放管理来避免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何问陶  傅晓初 《商业研究》2002,(12):140-14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动化的推进,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速度不断加快,对流入国的利率、汇率和货币政策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容量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其冲击则较大。各国政府有必要加强合作,协高有关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变得愈加频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更加显著。因此,国际资本流动也就成为了经济学家经常关注的问题。通过运用2006年至2011年的月度数据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的股票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主要诱因是中小板指数而非上证综合指数,这从2008年末中小板指数依然强劲的走势所产生的投资效应中得到解释。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川 《消费导刊》2013,(11):81-81
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逆转,由之前的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转为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资本流动方向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相悖,有关悖论的解释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一大挑战。本文拟从制度环境、人口结构、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外资利用水平、国际金融秩序领域进行悖论解释。  相似文献   

8.
面对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急剧增加的事实,借鉴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MK模型),以中美两国为例,从理论上和实际上分析资本流动自由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了对资本输入输出的限制。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出现双膨胀,流动性空前扩大,资本的地区倾向性也日益明显。特别是从1994年至今,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新格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但甚少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文章以我国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干扰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ARMAX检验的结果表明,金融危机降低了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水平,但不显著;考虑了GARCH效应之后的结果则表明,这一负相关关系显著存在,这表明,金融危机确实降低了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水平。此外,GARCH效应的存在意味着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模式在金融危机之后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1.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on a banking crisis. In contrast to existing works, we allow for capital restrictions while studying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on a banking crisis. Using firm-level lending and borrowing informa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 of syndicated loans; we generate aggregate measures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examine how countries with capital flow restrictions thrive in the wake of a banking crisis. We concentrate on basic network measures of integration for a panel of 62 countries that allow for capital restriction at any time within the sample period. Financial integration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a banking crisis, and capital restrictions worsen a banking crisis. However, capital restrictions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a banking crisis. Thus, financial integration becomes beneficial when countries allow for some forms of capital control.  相似文献   

12.
跨国人力资本作为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外溢重要载体的观点已被众多文献所探讨,但其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少被详细的研究过。本文首先通过一般均衡模型描述了多样化的跨国人力资本和有形资产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检验理论模型关于经济变量间关系的预测,采用中国1992-2007年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跨国人力资本流动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跨国人力资本变量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回归模型中,并运用SYS-GMM计量方法测算它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基于FDI的跨国人力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其他因素如人口和制度变量后,这一结果仍然稳健有效。  相似文献   

13.
资本管制能否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存在争论,本文通过构造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研究投资限制和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等资本管制工具对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安排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和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发现,采用逆周期金融交易税作为资本管制工具在抵御外部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设置投资限制的资本管制促进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使货币政策专注管理国内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通过不同政策安排下的福利分析可知,增加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对社会福利的增进起到负面作用,增加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的资本管制却可以减轻由投资限制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从而放松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福利。所以,在资本管制工具的选择上,采取逆周期金融交易税可能比采用投资限制更优。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的基本条件不断成熟,用金融交易税取代投资限制更符合浮动汇率制和自由兑换的资本账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唐朱昌  丁骋骋 《财经论丛》2008,106(1):43-50
本文通过对48个国家(地区)国际收支平衡表两个账户顺差、逆差年份的均值检验发现: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在国际收支表现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普通法系国家更多地表现为资本账户顺差和经常账户逆差,而大陆法系国家正好相反。作者认为法律制度由于影响到国际间资本流动,从而它是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法律不仅通过影响一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从而作用于国际资本流动,同时它本身就是一个影响资本流动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良 《财贸研究》2010,21(4):98-101
采用1978—2007年共90个国家数据,分别建立Logit和Probit模型,对影响资本流动突然大幅度减少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常账户/GDP的变化量极其显著地影响着SS的发生,汇率的变化率仅对所设定的SS的其中一个指标显著。  相似文献   

16.
国际资本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构建IBSS体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后,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国际资本结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未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加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还需要从稳定宏观经济发展和完善银行体系自身入手.  相似文献   

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财贸研究》2010,21(5):105-112
基于1998—2008年全球多样本国家宏观季度数据,对国际资本流动状况从相对实体经济发展角度做了考察,总体而言,国际资本流动呈加速上升趋势。基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的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典型的"自我强化"特点;其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相对更大的波动性;在国际资本大规模、加速流动环境下,利率在刺激全球经济增长和调控价格水平中的作用已经变得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8.
战佳  高静美 《北方经贸》2006,(12):88-90
本文分析了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在东道国的进口竞争性部门为资本密集型的情况下,外资流入对福利的效应问题。如果市场结构是外生的,那么资本流入会提高东道国的福利;然而,如果市场结构是内生的,由于资本流入导致新企业进入市场,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平均成本,这样,资本流入反而会有贫困化效应。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即研究了在考虑贸易中的一些限制性条件的情况下,资本流入对福利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北方经贸》2009,(1):101-103
建立中国长期和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协整方程,实证分析2000年到2007年底我国国际资本流动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发展始终是国际资本青睐中国的主要因素。而短期资本流入对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