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北京人经历了一件大事--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按照<方案>的设想,北京市在2020年的常住人口总规模应该是1 800万人.但是,2004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即户籍人口加上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已经达到1492.7万人,10年间年均递增2.87%.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未来人口和人力资本多区域预测”课题成果发布会上获悉:20年内,北京的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到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可能达到2000万人。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0年间,北京市人口总量的增长超过千万人。外来流动人口和户籍迁入人口的增加是主要来源,而本市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增长的贡献不大。报告认为,如果北京市人口规模在2020年达到1800万或2000万人,那么未来20年内,北京市净迁移人口规模应该控制在400万-500万之间。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规划》指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分析人士认为,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容量增长的持续动力。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2亿多人,乡村人口减少了1.3亿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这部分人口的住房需求十分庞大,假设人均住房  相似文献   

4.
正人口过快无序膨胀已成为制约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瓶颈。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户籍人口增至1316.3万,常住外来人口增至802.7万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2000-2013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年均增长42万人,户籍人口年均增长16.1万人;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部分区县经济量与人口量很不匹配、职住分离现象十分明显。北京人口规模调控之所以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一方面有  相似文献   

5.
吴伟 《上海房地》2008,(8):22-23
一、上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情况 (一)上海家庭有关总体情况 《2008上海统计手册》,截至2007年底,本市常住人口1858.06万,户籍人口1378.86万,户籍人口总户数,503.29万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23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2平方米。按户均2.7人计算,上海户籍家庭平均住房面积86.94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数字     
正人口城镇化率60%左右3月16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称,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1158亿元3月24日,财政部下发《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该专项资金包括中央财政对廉租房、公租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三项补助资金,今年共计1158亿元,相比去年执行资金数额增长了14.3%。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全市现有607万户籍人口,400多万外来暂住人口,总人口突破1000万人。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10万人,占总人口的51%;农业人口297万人,占49%;非农业人口从2004年起就超过农业人口。苏州市是全国最早实行城乡统筹就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苏州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坚持就业为民生之本,  相似文献   

8.
"十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超过3%(每年常住人口净增加60万人以上),提前10多年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1800万人口的目标。与人口急剧增加相伴随的是,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资源供给困难等所谓"城市病"日益突出。从各界的声音来看,多数认为北京的城市病肇因于人多。但我们认为,北京的城市病并非人满为患而是人挤为患。为  相似文献   

9.
《数据》2006,(4):46-46
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信息,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为1538万人,出生率为6.3‰,死亡率为5.2‰,自然增长率为1.1‰。与2000年相比常住人口增加174.47万人,增长12.8%,年均增长2.4%。同期上海市和天津市常住人口分别为1778万人和1043万人。常住人口中,  相似文献   

10.
养老进行时     
党俊武  李智勇 《数据》2013,(4):56-57
2013年,《数说北京》栏目在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的首播时间为每周日中午12:20,重播时间为次周日上午6:43。同时该栏目也在数字电视北京之窗、置业频道等多个媒体平台循环播出。背景故事:养老——您准备好了吗?俗话说,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北京的社会老龄化趋势已日渐明显。截至2012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069.3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86.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3.9%。  相似文献   

11.
周晓娜 《数据》2011,(5):24-25
免费逛公园、免费乘坐公交车、领取福利养老金、高龄津贴、优先优惠就医……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京城老年人的日子过得比以往更舒心了。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研究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26.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2%,这表明北京已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北京人口规模飞速膨胀,2009年底,常住人口1972万,不但远超北京"十一五"规划末1625万人的目标,也早就突破了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1800万人的目标。同样,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也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大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城市人口规模快速扩张,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没有完全跟上的情况下,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困扰,出现了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以及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苏南五市GDP总量达到了18505亿元。按户籍人口2346.2万人计算,人均GDP已经达到了78872元.折算为11548美元。按常住人口29891万人计算,人均GDP已经达到了61908元.折算为9064美元。  相似文献   

14.
《数据》2004,(1):38-38
2003年底,全市共有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1456.4万人,比上年增加33.2万人,增长2.3%,增幅下降0.6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为5.1‰,比上年降低1.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2‰,降低0.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1‰,降低1个千分点。据公安部门统计,2003年底,全市户籍人口为1148.8万人,比上年增长1.1%。  相似文献   

15.
《北京房地产》2005,(2):47-49
2004年北京常住人口约为1476万人,北京的外来流动人口已经突破了400多万,其中有300多万的人口需要通过租房来解决住房问题,如此庞大的租赁群体,为2004年北京房屋租赁市场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据“链家”统计资料分析,2004年房屋租赁成交量达到55万套左右,相比2003年的成交量上涨了25%,租赁成交量持续连年稳步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常住人口1961万,提前10年突破2020年控制规模;外来人口十年间增加四百余万;核心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3407人,人口分布严重失衡……随着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其解读的陆续出炉,那些令城市管理者焦虑、令普通市民感同身受的人口问题仿佛一下子摊在眼前,清晰得令人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17.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镇化影响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标:对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影响的地区差异,从动态演进中探索城镇化优化的人口模式。研究方法:运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与托达罗模型建立了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无论是常住人口城镇化还是户籍人口城镇化,其空间格局均存在地区不平衡现象,相对而言,常住人口城镇化在空间集聚的外溢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镇化基础经济水平的平衡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空间优化条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对城镇化的空间优化只能发挥稳定、润滑作用;从动态发展趋势判断,东中部地区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常住性流入城市、西部地区以户籍性流入城市,能够更好地促进东中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形成,同时借助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润滑平衡作用形成东西部夹击态势,有望促成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高水平空间格局的优化。研究创新:将户籍人口城镇化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中,既拓展了现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内容,也凸显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中的效应。研究价值:通过对比分析以及模型模拟,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数据》2011,(6):68-72
规模变动特点 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其中,外省市来京人员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为1197.6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16.9%,北京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使他们生活无忧、老有所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老龄化加速,未来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也给众多相关行业带来发展契机。根据权威部门统计,2014年北京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01万人,占2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5.3%。这意味着,5个北京人中,至少有1个是60岁以上老人。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43亿,2050年将达4.37亿。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北京金融街物业管理有限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