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企业通常依附于某个商业生态系统获取生存与发展条件,即作为利基企业存在。研究利基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战略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创业成功率。通过理论演绎和实例分析得出,利基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面临着随整个系统灭亡、被核心企业捕食、与其它利基企业竞争3种风险挑战。借鉴波特的战略定位理论,提出利基企业应选择核心技术具有生命力、顾客价值具有实质性、核心企业倾向骨干战略、机会-风险净值高的商业生态系统,同时应选择具备独特性、可持续性和防御能力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2.
独立唱片公司由于自身特点,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而利基战略是中小企业可以运用的成长战略。由利基战略理论,分析其对独立唱片公司的适用性,探索了独立公司怎样才能实现利基战略,以及如何构建各种壁垒,逐渐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一、中小企业实行战略联盟的重要意义 1.可以使中小企业赢得有利竞争地位,是中小企业在战略联盟中达到共生经济。我们可以通过博弈矩阵来分析。假定三家企业,其中A企业为大型企业,B和C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它们共同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竞争。A企业拥有最强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而B和C企业在这些方面都逊于A企业。当A、B、C都进入市场后,由于新产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都是有限的,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三家企业都可能实现规模收益,共同亏损,获利均为负值,分别为-6,-3,-3,而当A独占市场时(B和C不进入市场),A可获利20,而A不进入市场,B、C进入市场时分别获利10。若A、B、C之间不发生联盟时,A由于实力较强,能首先占领市场,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此时如果B、C认识到三家企业都挤入此新市场将导致共同亏损,所以有可能退出市场竞争。以上表述可用博弈矩阵表示为: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快速腾飞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种种原因,使其在与国际大企业的竞争中受到诸多限制.文章从小企业的自身特性和外部环境出发,结合利基营销理念,分析了中小企业实施利基营销的优势所在,并从利基市场的选择和市场防御体系的构建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中小企业应当从自身核心竞争力出发,选择适合的利基市场并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一个受到资源束缚的中小企业应当如何与大企业竞争?从波特的三类战略框架——差别化、成本先导、焦点战略中可以看出在中小企业缺少资源的情况下,只有关注于市场划分的焦点战略适合它们。 波特:三类战略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中小型企业并不是一个大企业的小型版本。因此,中小企业大量借鉴大企业的战略规划,即使不是有缺陷  相似文献   

6.
创新战略有利于企业构建新的价值链,模仿战略是对市场已有价值链的补充,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创新战略,对模仿战略关注不足,实践中很多新创企业通过模仿战略实现创业成功。特别地,中国转型环境下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不良竞争环境会制约创新战略,促进模仿战略。然而,实践中这两种战略对新创企业均存在积极影响,选择创新战略还是模仿战略事关新创企业创业成败。考察技术、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特征,剖析不同技术和市场环境下不良竞争对创新战略和模仿战略的调节作用。利用153份新创企业样本研究发现:创新战略和模仿战略均有利于竞争优势,但不同环境特征下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不良竞争对模仿战略的影响与技术、市场环境特征不相关;对创新战略的影响与技术、市场环境特征相关。创新战略和模仿战略并不存在孰优孰劣,是一定约束条件下新创企业战略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分标准通常是依据员工人数多寡或每年总营业额,并根据不同产业而异。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并探讨了许多中小企业失败的原因。然后,着重探讨了中小企业不同的竞争战略,此种战略将为其带来竞争力并进而成功。虽然本文是以美国企业作为案例,但其主要架构与结论也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之中小企业,因为不同国家的中小企业,有许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所谓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在较长时期(如5年以上)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战略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将成本因素同企业的竞争地位相联系,把成本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层次上,从战略手段对企业生产运做的总体成本进行定向了解、控制和改善,而努力寻求并创造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战略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9.
贺文洁 《经济师》2004,(12):168-168,170
当前我国会展企业多处于小、散、差的局面。加入WTO后 ,选择利基战略以增强中小会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阐述了会展企业应如何寻找利基市场 ,实施利基战略以加速企业成长 ,并就利基战略中的难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后发型特征。利基战略是一种后发战略,适合于中国企业的时代背景与战略起点,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长适用战略。中国后发型企业通过寻找利基市场,以差异性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某一特定的消费需求,有效避免与大型企业的过早恶性竞争,并不断做大做强,以壁垒强化其竞争优势,以多元化分散风险,扩大规模,从而营造出后发型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中小企业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奉文即是基本于作者所做的中关村中小企业的实践调查得出。文章首先论述了中关村中小企业与其它园区中小企业相比中所拥有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中关村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企业的融资战略与市场进入战略两方面提供可资中关村中小企业选择的战略及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现代成本控制的目标 1.配合企业战略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要配合企业为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控制的需要,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  相似文献   

13.
通货紧缩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和长期性的经济现实,这将改变几十年来企业业已习惯的宏观经济环境。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顺应这一大的变化,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在竞争战略、市场战略、财务战略、重组战略等方面进行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后发型特征。利基战略是一种后发战略,适合于中国企业的时代背景与战略起点,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长适用战略。中国后发型企业通过寻找利基市场,以差异性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某一特定的消费需求,有效避免与大型企业的过早恶性竞争,并不断做大做强,以壁垒强化其竞争优势,以多元化分散风险,扩大规模,从而营造出后发型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陈道荣 《经济师》2000,(3):119-120,123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而通过市场竞争所表现出的优胜劣汰的事实 ,也使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的内涵和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企业植根于市场 ,其生存与发展决定于市场竞争的结果。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变化的市场 ,企业应冷静地去寻求市场竞争致胜策略。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因素和方法很多 ,但关键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一、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体现。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 ,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 ,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  相似文献   

16.
柴丽俊  刘文涛  高俊山 《当代财经》2004,(7):98-100,109
通过对我国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及组织绩效的现状的分析以及将竞争模型与技术创新战略进行整合,提出应用博弈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竞争战略的设想,其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素萍 《生产力研究》2008,(13):142-145
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利基市场营销成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营销战略,如何选择利基市场成为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的利基市场选择方法多数为定性的方法,本文尝试将灰色定权聚类方法应用于中小企业,以期为利基市场选择提供一种定量分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作业成本管理与企业基本竞争战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庆兰  黎浩勇 《技术经济》2001,20(11):19-21
企业经营之成败,究其而言,取决于竞争之成败。所谓竞争是市场的竞争,是在有着众多同业的市场上企业为创出、巩固和确立自身地位的战略和战术行为的体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管理过程中选择并实施正确的竞争战略。作业成本管理正是一种立足于企业竞争优势战略的成本管理系统,是企业各种基本战略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市场,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到之后,如何培育使用,如何得其心,使其主动积极地发挥作用,这是每个企业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是何等的困难。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去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正是这篇论文的一个特点。本论文从中小企业的人才标准,到中小企业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再到对中小企业人才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最后怎样建立中小企业完善人才管理体系一一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竞争的目的是为公司获取竞争优势。但长久以来,在竞争战略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竞争的战略逻辑对抗性过强,导致企业下意识地致力于打败对方,而忽视了它们的真正使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本文比较了以竞争对手为中心和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两种战略,并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顾客价值创新的战略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