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房地产》2006,(1):4-6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相似文献   

2.
1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节能应遵循的原则 1.1 优化供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在进行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时,既不能以牺牲建筑功能,损害使用需求为代价,也不能盲目增加投资,为节能而节能,首先考虑的是适用性,也就是能够为建筑电气设备的运行提供必需的动力,建筑物内创造良好的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能够满足用电设备对于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能够保证建筑电气设备对于控制方式的要求,从而使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1.1优化供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在进行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时,既不能以牺牲建筑功能,损害使用需求为代价,也不能盲目增加投资,为节能而节能,首先考虑的是适用性,也就是能够为建筑电气设备的运行提供必需的动力,建筑物内创造良好的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能够满足用电设备对于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能够保证建筑电气设备对于控制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第76号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有关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凡应当采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和《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其建设项目的审批.设计、施工、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及物业管理,适用本规定。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筑节能的日常工作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建筑节能机构负责。第四条国家鼓励建筑节能技术进步,鼓励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禁止引进国外落后的建筑用能技术、材料和设备。国家鼓励发展下列建筑节能技术(产品):(一)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二)节能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三)集中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四)供热采暖系统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五)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六)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七)空调制冷节能技术;(八)其他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第五条...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评估》2006,(7):11-12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湖南房地产》2005,(12):57-59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民用建筑成为了建筑耗电的大户,这就对民用建筑电气的优化设计即对电气节能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民用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要意义已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从供配电系统设计、合理使用电动机、功率因数补偿、照明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管理系统、高效节能光源、灯具的选用等方面,论述了建筑电气节能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卢勇 《企业导报》2012,(11):281-282
近年来,随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节能关系到技术进步和缓解能需矛盾,是支持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降低民用建筑电气能源的消耗是大势所趋。电气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利用将大大降低建筑结构的能耗。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房地产》2006,(6):I0005-I0006
各区、县建委,各集团总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环保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等有关要求,现就加强我市民用建筑节能环保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浩 《活力》2011,(24)
建筑节能设计从分析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出发,将节能设计与建筑设计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相结合,使建筑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尽可能多地争取有利得热和减少热损失,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得热并利用自然能源,如通过利用自然通风等手段来加速散热、降低事温.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设计主要是对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建筑体型、太阳能利用、自然通风及建筑室外环境绿化、水景布置等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房地产》2006,(9):I0014-I0015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民用建筑工程符合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节省能源消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处理好建筑节能的几个关系、合理规划设计建筑物布局以及在建筑室采用相应节能技术等几个方面探索了民用建筑节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湖南房地产》2006,(8):56-57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民用建筑工程符合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建筑能源损耗主要来源于建筑外围护结构,外围护结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选择民用建筑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节能技术条件,指出传统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存在的节能缺点,着重阐述了外墙、外门窗和屋面节能施工技术及施工要点,并从材料、成品保护、质量管理及现场检测方面提出了节能施工的保障措施,对提高我国南方地区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施工水平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的节能降耗问题则更显得重要。文章根据节能建筑的设计要求以及电气设备运行的特点,从照明节能设计,降低线路损耗,空调系统的节能,合理选择变压器等几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提出了降低节能建筑电能消耗的若干节电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体系中的节能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体系对环境的危害,优化建筑体系与环境的关系,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将能源使用与环境资源结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活和生产空间。本文从建筑物的建造及其使用过程中分析能源的消耗和节能途径,对各种节能方法的使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住宅电气节能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少伟 《民营科技》2010,(6):246-24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的节约问题,接连出台关于节约能源的系列政策、文件,节约能源已成为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利用将大大降低建筑结构的能耗。在阐述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筑电气技术在节能上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建筑行业是一个耗能大户,一方面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为了在建筑物的内部创造一个适合人们生活、生产和开展各类活动的环境,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还将不断地消耗能源。目前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我国已专门颁布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正逐步上升到35%。因此建筑节能设计是每个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20.
申海涛 《民营科技》2009,(8):225-225
由于每栋建筑物的用途不同,采用的建筑材料不同,机电设备不同,管理方式不同,建筑能耗也有所不同,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比较。因此,节能的思想应该贯穿于建筑智能化工作的始终,应在规划阶段体现节能的规划,在建筑设备的运行控制中体现节能的控制,在建筑管理中体现节能的管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