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睿  梁海松 《英才》2009,(1):34-43
外界最想了解的新联通重组内幕,新联通未来布局。以及如何看待中国电信运营商们的“三国演义”,新联通董事长兼CEO常小兵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2.
严睿 《英才》2009,(1):96
千呼万唤的第三次电信业大整合终于尘埃落定。这一次,常小兵似乎抓到了一手好牌,不过联通的新生和中国电信业的改革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3.
沉浮     
《中国企业家》2010,(3):33-33
中国联通高层分工调整 1月16日—18日,中国联通在北京召开的2010年全国工作会议上宣布了高层分工调整情况: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分管董事会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高管人员部分;总经理陆益民分管综合部、战略投资部,人力资源部高管人员外的部分、国际业务部、联通研究院、国家工程实验室;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左迅生协助分管企业发展部、计划管理部。  相似文献   

4.
面孔     
《英才》2008,(9):16-17
常小兵将任新联通董事长;谭作钧接手中船集团;刘丰接任中再集团董事长;李峰离开奇瑞销售;方洪波挂帅美的洗衣机……  相似文献   

5.
7月下旬,联通史上最大规模的高管调动正在进行时,一系列的省级总经理、总部的部门经理互换位置。尽管大公司的岗位轮换属于公司治理的常见行为,但同样是仅仅上任半年有余.常小兵率先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不知王建宙和王晓初会作何感想。去年底,在国资委的主持下,三大电信商完成了大换岗。换岗带来的必然是换位思考.从中国电信的副总到联通的正职,独挑大梁的常小兵此次率先出手,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震撼力波及11省。联通“安内”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攘外”,未来的“3G决战”才是几大电信运营商思考的重中之重,也是联通此次调整  相似文献   

6.
《英才》2007,(1)
具价值经理人常小兵中国联通公司董事长他和他的团队稳健而不失进取精神,务实而保持长远眼光。2006年3月,联通启用新标识,吹响了联通迈向3G的进军号角。同时,他为联通积极引入韩国SK电讯等海外合作伙伴,抢占未来全球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一个更强大的国际化新联通日渐成型。高瑞彬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总裁他有强硬的一面:精兵简政,改革销售渠道,与家电连锁巨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准备在中国建成摩托罗拉全球研发与制造中心。他也有温情的一面:热心公益事业,捐建希望小学。他的强硬与温情,注解了跨国公司应有的价值与责任。郭可…  相似文献   

7.
面孔     
张军 《英才》2009,(3):12-12,14
新联通宣布高管任命 2月13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了高管的任命:常小兵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陆益民任党组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左迅生任党组副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涂彦平 《经营者》2014,(22):45-46
每一个豪华车品牌,在思考未来之路时,不能不顾及自身品牌价值观跟未来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契合度 买奔驰A-CLASS的车主绝对不会买沃尔沃V40,反之亦然。道理很简单,一个就是喜欢高调,一个则想要低调。这里的高调或者低调,既是车主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也是品牌所倡导的价值观。不同品牌的不同价值取向,实际上已经把目标消费者群体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11,(3):68-68
在中国汽车界,45岁的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企业家,他低调到公众没有记忆。他的舞台不在新闻发布会和镁光灯下,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汽车事业,致力于相关的学术研究,不张扬,不树敌,低调潜行,兼具儒商和豫商之遗风。  相似文献   

10.
姜含笑 《经营者》2009,(3):82-83
苹果是中移动和联通在3G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筹码,中移动和苹果的谈判一波三折仍旧未果,现在,新联通又向苹果示好,这被业界看作是联通在3G战局上向中移动和电信展开的一次反击。  相似文献   

11.
我终于来到了东京!当飞机一落地,我就感觉到我喜欢这座城市。而这座城市对于我仅有一丝低调的好奇:欢迎你,外国人。你在寻觅什么?现在是早晨6点,我在机场留下指纹之后,寻找能够带我进入市中心的巴士。  相似文献   

12.
最近,低调了半年的联通终于动了起来。“创新改变世界”的广告开始在中央六套等重量级媒体大规模投放。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各视频网站都已经有了关于电视片的新闻和视频。通信行业的专家更是热议热评。这则广告从70后、80后熟悉的铁环入手,从铁环到摩天轮;从照相机、投影幕手摇到自动摇臂摄像机;  相似文献   

13.
王玫紫 《经营者》2010,(4):42-43
新皇冠的设计运用了很多方形,有点霸气,在这个基础上又软化了一下,喜欢它的应该都是低调、内敛、年龄偏大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管理文摘     
组织提升篇史玉柱:在中国做企业要低调在中国做企业还是低调一点好,低调一点麻烦事少,太高调了麻烦事多。1997年是巨人最落魄的时候。之前我一直是很荒唐的一个人,不按经济  相似文献   

15.
平时,我们常能听到用“这人很低调”的话评价某个人。这是一句褒扬的话。不难想到,被评价者肯定是有其高人之处,其成就、才华、官职等应该是在一般人之上。但他没有把这些看作资本,故意显其高,而能做到居功但不自傲,出众但不张扬,位高权重但平易近人。所以,我认为.“低调”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分为高中低档,有人低调简朴,有人豪放奢华,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因此,对那些追求时尚和高档品的人,不能一概认为那都是“摆阔”、“奢侈”;而对于喜欢买高档品的人来说,尽管他们往往也心疼钱,但许多人更愿意享受那份心理满足。  相似文献   

17.
逛店亲历记     
李竞 《中国企业家》2007,(11):128-128
Zara:必胜客的比萨我喜欢Zara,毫不掩饰。因为Zara拷贝大牌不走样。在众多平价品牌中,Zara却走起了高端模式。在上海低调开张的店依旧保持着Zara的一贯风格,占据着最好的商铺:从南京西路到淮海路,再到浦  相似文献   

18.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4,(80):72-73
12月20日,受业界关注已久的竹韵山庄正式开盘,但除了在各媒体上简单的一版广告外,销售现场看不到浓墨重彩的开盘公告,整个过程非常低调尽管低调,但还是有不少消息灵通者闻讯赶来,以一睹这个主打“竹”文化楼盘的风采。山庄的负责人称低调开盘是为了给前来看楼者更全面的服务,避免高调引来众多看楼者,一个销售人员要面对多个客户蜻蜒点水式的尴尬。而且,该负责人还认为好产品自有欣赏者,无用过多宣传。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与市场》2004,(9):40-42
最近在国内的企业界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个现象常发生在跨国企业。本土经理人纷纷抱怨跨国公司的老板太低调,不懂得利用媒体的力量,甚至对是不是上中央电视台的广告都迟迟不能决定。另一个发生在桌大型国有企业。近些年该企业的领导锐意创新,同时在媒体曝光频率非常高,成为媒体公认的企业明星。这个时候,该领导却受到企业上级以及领导层的责难,认为该领导过分宣传自己,过分作秀,忽略了本业,也把企业过多的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给企业带来传播风险。这两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企业在媒体宣传方面,究竟是应该高调,还是应该低调?  相似文献   

20.
“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北京,这个月是不太可能了,太忙了。”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在全国各地出差考察,不断扩大修正药业“版图”,似乎成了他近期最重要的事。这是修涞贵的风格——经常独自一人在全国到处飞,这个办事直爽的东北汉子不需要助手的跟随。这个低调做事的富豪,不仅不喜欢张扬,甚至低调到独自一个人行走在马路上,而路上的行人竟然没有知道他是亿万富翁。“企业的名气越来越大,这就足够了。”修涞贵毫不忌讳的说。现在的修正药业,在中国已经无人不晓,这家当年固定资产仅25万元、负债却高达400多万的小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