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幅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自一季度开始增速逐季放慢的态势十分明显,但全年经济增长仍将达到10%左右.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了微调,调控目标由"两防"转为"一保一控".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美欧日经济平稳增长的情况下,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调到9.7%左右,2012~2015年将保持10%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2011年和2012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较大,CPI涨幅将超过5%。2012年以后食品价格和CPI涨幅趋于下降,但非食品价格仍将保持较快上涨态势,内在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可通过适度控制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和工资上涨幅度、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等措施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但需要处理好抑制物价上涨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放缓态势十分明显。二季度GDP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但同比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综合来看,经济虽然呈现小周期底部反弹迹象,但仍处于中周期甚至长周期放缓格局。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为确保经济"软着陆",提出以"稳增长"为前提的政策取向,从目前的政策力度看,仍有一定空间。但在"稳增长"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体制改革和技术创  相似文献   

4.
声音     
7.6%是水分较少的增长率,是在潜在增长水平区间内的增长率,充分反映了全球经济态势,显示两会报告设定的7.5%增长目标是合理的。而去掉了超过正常投资增长的过度依靠投资增长的增速部分后,是更扎实的、"水分"较少的增速。——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为防止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确有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但稳增长的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要高度一致,切忌过度的刺激违反规律推动短期过高增长。  相似文献   

5.
闾海琪 《数据》2005,(3):26-27
2005年,美国经济总体运行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但增速将比2004年有所放慢.支撑美国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长期低利率政策和刺激性财政政策使得经济积累了较强的自主增长力量以及企业投资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6.
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问存在一种正比关系.一个国家要使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一个合理的投资体制,投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投资来源既包括来自政府的,也包括来自民间的各种投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一直是我国投资的唯一主体,集体经济投资比例甚低,非公有经济投资几近于零.改革开放以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逐步形成,民间投资的地位日趋重要.据统计,1980年我国民间投资仅有165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8%,到2000年我国民间投资则高达150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5%,但由于认识不足、政策滞后以及市场等多种原因,民间投资近年来明显趋缓并显乏力.财政直接投资虽然见效快,但毕竟空间有限,当财正政投入一旦减缓,经济增长便可能下滑.民间投资的低迷和下滑,已影响到投资持续拉动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相似文献   

8.
黄朗辉  余芳东  刘冰  马岩 《数据》2006,(8):38-39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状况基本正常,依然处于经济增长周期之中。预计2006年下半年世界经济总体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增长趋势,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趋势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就业工作已摆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近年来,全省就业态势趋向好转,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辽宁就业形势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要充分利用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人口红利的契机,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变经济增长优先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并重,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促进就业增长和结构优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四大功能区入手,利用2001年~2009年北京市1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会引起相应区域经济分别增长0.50%和0.57%;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区,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则具有负面抑制作用,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会引起相应区域经济水平下降1%和0.20%。因此,为合理发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正视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面性",实施差异性的区域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1.
李战军 《上海房地》2013,(10):38-41
一、我国房地产投资总量、结构和原因 (一)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我国房地产投资最近十年整体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总体呈现下列特点。 住宅投资增长略快于房地产投资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略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但总体保持了同向,同步增长态势。房地产投资总额从2003年的1.02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718万亿元,增长了约7倍;住宅投资增长了73倍;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66倍。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住宅投资三者增幅年度间轮流交叉领先。这反映出因宏观经济状况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三种投资的影响在不同年度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世界》2007,(10):9-9
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动力,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投资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较决,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基本延续了近年来又好又决的发展态势。但经济在高位运行中进一步加速,使许多矛盾更加激化。在当前形势下,下半年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2007年高达14.2%,2008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降至9.6%,随后几年的经济增长呈现震荡徘徊的态势,今年第三季度增速降至7.4%。此轮经济增速下滑究竟是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阶段的转变还是短期经济波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事关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未来发展大局。因此,许多经济学者将经济潜在增长率作为求解的重要指标,从多角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相对收缩时期,对国民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因素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中,出口受亚洲、南美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诸多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增长;消费受买方市场的制约以及无法形成消费热点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连续第5个年头的快速稳定增长格局,初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为245582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5%,加快0.4个百分点。2008年,在世界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和国内双防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将可能出现高位稳中回落态势。考虑到流动性过剩仍在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消费需求依然旺盛,地方政府换届效应及对奥运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等因素,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十分强劲,预计全年 GDP 增长11%左右。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先扬后抑,增长4.5%左右。2008年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下,宏观经济政策重点要以抑制三过和物价过快增长为核心,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产业、土地、环保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快深化财税、收入分配、金融、资源要素价格以及民生等领域的改革,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本次中央政治局经济政策出台后,没有提“稳投资、保增长”,而是提出“稳增长”,这是经济政策出现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步入稳定复苏的轨道,2011年将延续2010年的复杂态势,但将呈现"复杂性"与"平稳性"共存态势.表现在许多结构性矛盾的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力量和上行力量同时存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将趋向稳健灵活,政策调整的空间依然较大,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全年CPI涨幅将达到4.5%左右,GDP为9%左右.  相似文献   

18.
《数据》2004,(1):43
全市生产总值将接近4000亿元 统计专家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分析后指出,尽管经济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如汽车消费政策的不确定;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增长的影响;央行信贷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滞后作用等,但总体上是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展望2004年,当前经济较快增长的趋势仍有望延续,全市经济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宏观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经济增长趋于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在国内外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温和调整是今年宏观经济增长的主基调,调整的主因在出口增幅的回落及其导致的顺差减小,并带动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不过,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增长仍然较为强劲,有力地支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一)出口增长放慢,外贸顺差同比减少,外需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经济运行的效果来看,投入产出的效率并不理想,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长期来看难以为继。过去的经济政策都是以拉动投资需求为主,没有兼顾长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