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改革,农信社的管理与经营状况有所改观,但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农信社工作实际,利用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对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深化、细化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经过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经营状况有所改观,但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张家界市农信社工作实际,利用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原理对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深化、细化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列举了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范式中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几种表现形式,深入分析了影响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决定农信社改革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4.
法人治理改革是当前深化农村信用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当地农村信用牡的发展状况后认为。统一法人改革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并指出了统一法人治理后农信社在经营模式上的变化以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国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已启动。本文依据改革试点的有关精神,结合广东农信社实际,提出了实行统一法人体制是当前农信社产权制度、组织形式改革的较好选择,分析了其原因所在,以及实行统一法人体制的好处,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解决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缺陷及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作为农信社管理体制基础的产权制度改革明显滞后,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始终未能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机制仍不健全,制约了农信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东茂名市为视角,从业务发展状况、产权关系与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支农服务四方面入手,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全面比较和评价十一五时期农信社改革绩效。研究表明:农信社改革绩效呈明显正向发展态势,且与个体差异无关;改革后期绩效出现边际效用递减。建议继续出台新政策,统筹深化农信社改革;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继续推进农信社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增强三农金融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农信社统一法人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信社统一法人经营管理模式,是我省农村信用社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对如何实行统一法人联社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广东省农信社改革六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剖析广东省农信社的特点,辨析省联社与县(市)级法人机构之间的关系,对今后省联社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指出加速转型、强化服务是省联社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龚勋 《财政监督》2014,(12):37-38
加快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是着眼于农信社长远发展的总体战略需要.是农信社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举措。但农信社在改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资产管理方面,制约着农信社改制的顺利进行。本文就湖北省农信社改制过程中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权制度是农信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产权形式在农信社实践效果尤其是完善法人治理效果的考察,指出股份制是农信社产权制度的最终归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农信社全面实行股份制的改革路径,展望了股份制下农信社及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合作社曾一度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所有权主体缺位、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其效率低下。2003年国务院"改革试点方案"实施以来,农信社产权模式有,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明确产权主体、合理重置股权结构的指导思路,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改革模式,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应是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来支持"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胥刚 《现代金融》2008,(2):10-11
股权结构的优化配置是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环节,它事关农信社转制后的法人治理结构效力、市场定位和经营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李晓峰 《金融与市场》2005,(7):46-47,52
本文通过对吉县农村信用社股金与法人冶理结构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山区县农信社资金支持试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信社改革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后,采取何种机构管理模式,如何有效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已成为现阶段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从现阶段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发达地区实施有别于其他一般地区的改革发展方略,采取先行一步以省为单位组建统一法人管理模式或改制以省为统一法人的农村合作银行,其他地区有选择地后续跟进的非均衡式步进改革路径,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农信社的效率与效益,而且可以藉此影响和带动其他地区农信社系统的改革试点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有效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推动“三农”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信社改革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宏业 《银行家》2005,(6):124-126
按照国务院要求,所有参加农信社改革的试点省份(8 21)要在年内完成改革工作。在国家政策扶植的基础上,各农信社要建立以县级联社法人为主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建立新的理事会、监事会,同时设立省级农信联社,对经营管理负责。另外,符合商业银行条件或股份制合作银行条件的可以建立相应的银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由省政府负责、银监局监管,产权明晰、法人治理合理的农村金融组织。如此看,改革思路是明确的,要求是具体的,条件是完备的,理应改出一个有活力的市场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但实际调查发现,由于一些难以摆脱的限制因素,导致农信社改革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作者从农信社的改革环境、路径等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农信社改革的目标之一,而法人治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理事会、监事会、股东及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制约关系,促使企业审慎经营,承担适度的风险,以便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足够的利润。农信社虽然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搭建起了法人治理结构初步框架,但形式大于内容,实际职能作用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张吨军 《现代金融》2008,(12):11-12
随着省联社与县(市)联社二级法人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信社第一阶段的改革已基本完成。虽然这种体制解决了农信社的管理归属问题.但是其产权、经营管理体制以及治理结构仍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终究会影响农信社在我国金融业中作用的发挥。因此,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必须对农信社进行整合,并确定合适的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19.
柯丹 《银行家》2005,(10):54-55
《银行家》:您认为这次农信社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山东农信社的定位是什么?农信社改革为山东的农民、农村带来什么?宋文暄:我认为,这次深化农信社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花钱买机制”,促使信用社通过改革建立自身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从而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强支农服务的功能,为“三农”提供更好的服务。省联社成立后,我们确定了“稳健经营、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省级联社行政管理模式导致省联社与县联社关系异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的出现和仍然存在,是目前我国农信社改革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