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仓供销社,依托"三农"求生存,服务"三农"增活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增强为"三农"服务,大仓供销社积极开办"庄稼医院",先后建立了62个服务  相似文献   

2.
王曦 《魅力中国》2010,(34):198-199
一、调查社区基本情况 大街乡嘎基村在属贵州省威宁县,在威宁县的北部.距离威宁县城五十多公里。全村共有人口2428人其中男性人是1201人女性为1119人,男女性别比为117:100。全村一共400多户,而二女户有76户,差不多占了五分之一。这里的居民由彝族,苗族,汉族组成,形成三个民族大杂居的态势,其中数彝族的人数最多。彝族有1147人,苗族有734人,汉族有547人。嘎基在彝语里面就是高高的山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王帅 《黑河学刊》2013,(2):43-44,46
康乾盛世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治世。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它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这一时期,清朝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顶峰。但是,在这一盛世繁华表象的背后,也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酝酿着动荡和革命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藏、蒙古、彝族的生态经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依靠社会群体一代代传承、保持和发展下来的,是民族存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藏、蒙古、彝族文化不仅表现在语言、艺术、习俗、宗教、法律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其环境及其变化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中。藏、蒙古、彝族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不同,因而其适应方式也不同,利用环境资源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从而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也不完全相同。藏、蒙古、彝族社会经济、生态、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各有千秋,但他们的生态伦理、文化习俗与生态经济原则密切吻合,充分…  相似文献   

5.
《重庆与世界》1994,(1):42-42
重庆著名青年画家周顺恺的中国画展览近日在渝开展。回族画家周顺恺是中国美协会员,市文化局创作室创作员,他从事绘画创作20多年,基本功扎实,尤擅人物画的创作。作品充满现实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出国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这次展出的45件作品,多是他近年的新作,以表现艺术家风彩、少数民族风情和戏剧舞台人物为主。如表现彝族同胞生活的《童叟图》,画面由一大一小两块墨团构成,一根下斜线将祖孙两人相连,用笔粗犷自如,又细腻传神,对比强烈,充满情趣。他的代表作《孔子衰年著书图》、《白石老人》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长期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探索和积累产生的最适合蒙古高原游牧经济生活及严酷的蒙古高原气候变化的服饰。它历史悠久,款式多样,外观高贵华丽且用途多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蒙古族服饰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8.
马伟  王白中 《改革与开放》2011,(20):136-137
文化是撑起民族精神的脊梁,也是统领民族精神的灵魂.研究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透过回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的了解,对于我们客观准确地认识回族产生形成的历史及发展过程,理解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旅游社区的建设越来越成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居民地方感会直接影响到民族旅游社区建构的积极响应,关系到文化展演的主体性问题.居民地方感与旅游支持度往往会受到政府政策、外来参观客以及旅游开发商的影响而呈现出基于原生情感的地方认同和工具理性的地方依赖.研究居民地方感对民族旅游社区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回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及其文化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文化既然是人类认识、适应、改造环境的产物,那么其中必然包含着人们如何看待自身所处环境、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种种经验和知识。本文在回顾人类学关于文化与环境关系研究史的基础上,从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民间禁忌、丧葬文化等不同侧面对回族文化体系中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观念、生态经验和生态智慧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以期对文化与环境关系问题的学术讨论及回族聚居区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李静 《魅力中国》2011,(11):247-247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与唐宋时期的开放程度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历史上伊斯兰文化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回族又是在中华大地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吸收和承载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并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再到国家高度认同的过程。本文试图从以上两方面对现代回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做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梁朝智 《魅力中国》2013,(16):127-127,129
舞蹈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彝族舞蹈《阿妹戚托》是彝族的特有传统文化,具有表演者的群体性和年龄性、性别性等特点。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学生中进行训练,不仅能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其想象力,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训练优雅仪表体态,增强弦子们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性律,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还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禹洋  郭佳怡 《魅力中国》2011,(20):61-61
本文通过对宁夏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了解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应该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回族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为宁夏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大支,"黑"在彝族中不仅是一种颜色,而且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文化,在彝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探寻彝族人重视黑色的源起,澄清"彝族尚黑"的误读,得出彝族喜"黑"最主要是源于祖先崇拜而非简单的族称等因素,并分析黑色在彝区流行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小荣 《魅力中国》2014,(27):92-9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她有着绵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春节成为我国多民族的重要节日。商朝建立,商王钦定以《夏历》十二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朔”起,一年一度的春节在中国的沃土上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这使得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有别于农耕文化的其他民族,有着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特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更具体的叙述兴安盟东部德伯斯镇--这个游牧民族文化浓郁的地方的春节习俗,力求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多民族国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所体现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左文彪 《魅力中国》2011,(17):342-342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民族学、美学、体育美学和宗教伦理的相关知识,阐述彝族体育中美的存在方式,包括隐含于内的崇高美、人格美和显现于外的的身体美、尚力美、技能美。揭示了彝族传统体育中的美与宗教、祭祀、节日节庆的审美关系,彝族传统体育中美是发展完善彝族体育更好的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民族的室内设计都因其个性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它以不同的造型,图案及色彩等,表现着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本文通过研究蒙古族传统室内的基本形态,从而对蒙古族传统室内设计风格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认为蒙古族传统室内设计风格与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赵璞 《魅力中国》2014,(20):121-122
彝族服饰是彝族生活的写照,历经长期的演变,逐渐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彝族服饰具备了不同支系外传识别功能、职业标识功能、地位识别功能、年龄识别功能、婚否识别功能。  相似文献   

20.
马是蒙古族社会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亲密朋友和战友,在蒙古族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建立过辉煌的功绩,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马文化”,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马的热爱和敬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