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王均瑶去世之日起.业界内外对均瑶集团的猜疑就没有停止过。王董(王均金)是在悲恸与被猜忌的双重压力下忍辱负重,一步一步让均瑶集团平稳过渡的。”在离均瑶集团不远的一家咖啡厅里.一位在均瑶集团工作多年.不愿透躇姓名的员工对《商界名家》记者说。  相似文献   

2.
何志毛 《网际商务》2004,(12):27-29
11月7日,一个企业家辞世了。他叫王均瑶。和很多民间创业型老板的心态一样,他给自己的基业取名时,直接用上了自己的名字,如“均瑶牛奶”、“均瑶广场”,虽然从专业营销的角度来看,命名“均瑶”丝毫没能增加产品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中旬,一条来自中国航空业的重要消息从湖北宜昌传出:以“胆大包天”遐迩闻名的温州民营企业家王均瑶经营的均瑶集团以5.5亿巨资金额购下湖北省宜昌机场!此举得到中国民航总局的批准。这标志着又一个中国国有重要产业的“垄断堡垒”——民用机场已被民营经济打破。 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百强之一的均瑶集团继去年3月20日出资1.26亿元,以18%股份参股改组中国民航武汉航空公司后的又一“惊天”之举。 至此,王均瑶创下了中国民航史上打破国有垄断坚冰的三个第一——第一个承包空中航线,第一个参股航空公司,第一个收购民用机场,继而成为我国民营资本全面进入民航领域的第一人。 王均瑶是如何屡破禁忌,进入我国民用航空业的?他为什么对航空业如此情有独钟,是胸怀某种“野心”,还是另有所图?都说航空领域垄断性高,钱好赚,王均瑶究竟赚到钱了没有?……对于这一系列问题人们知之甚少,让我们将关注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到王均瑶身上,来解开这一个一个的谜团。  相似文献   

4.
祁茂林  熊炬 《大经贸》2004,(12):90-92
1997年7月26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青年企业家陈星国在遵义开枪自杀。今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肠癌去逝,年仅38岁。震惊过后,企业家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开始被社会广为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18日,因“包机大王”王均瑶病逝,记者特地来到温州柳市采访了正泰集团的新闻发言人廖毅,想要他谈谈南存辉是如何做一个“健康老板”的?  相似文献   

6.
王世渝 《商界》2005,(1):27-27
2003年初,一位福建企业家说要约王均瑶与我见面,约了好几次,都阴差阳错错过了。好不容易约到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去打球,结果头一天晚上,朋友说王均瑶在广州公务没处理完,赶不回来了。没想到,就再也见不着了。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被称为“胆大包天”第一人的浙江温州企业家王均瑶因患肠癌在上海去世。年仅38岁。  最欣赏李嘉诚的王均瑶没有想到在自己的企业还在长大的路上他就过早地撒手人寰了。英才早逝,人们的目光再一次定格在企业家的“健康”上。  其实,在2004  相似文献   

8.
点击关键词     
《光彩》2004,(12)
人物王均瑶逝世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逝世”。王均瑶今年38岁。因为率先在国内开辟温州至长沙首条私人包机航线,而被喻为“胆大包天第一人”。王均瑶的经商史带有明显的浙商痕迹,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王均瑶1994年进军乳业,2002年均瑶集团以18%的股份参股东方航空武汉责任有限公司,使得均瑶集团在经过10多年发展后,从最初的产业多元化转变为目前的投资多元化,现已形成航空、乳业和置业投资三大板块的全国无区域集团公司。均瑶集团一直是浙江企业的典型,属于有名的家族企业。王均瑶还有两个弟弟,即担任均瑶集团副董…  相似文献   

9.
傅永恒 《浙商》2012,(21):66-66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说:要做百年企业,首先要防得住自己的底线。那么,当代企业家不能触碰的底线是哪些?  相似文献   

10.
事件     
《光彩》2004,(7)
私营企业成立“级别”最高的中共党委6月1日,中共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在上海成立,这是目前中国私营企业中“级别”最高的党的委员会。在上海29万户民营企业中,这是首家直属于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的私营企业党委。在成立大会上,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向集团党委赠送了一把金舵。“这象征着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纳入了党制定的航线。”37岁的王均瑶说。据介绍,中共均瑶党委成立后,一面要定期向中共上海市社工委汇报作,积极发展企业党员,开展组织生;另一方面要引导和监督企业依法商,做好“经营者的高参”。温州9家民营企业组财团6月2日,温…  相似文献   

11.
李涛 《中国工商》2003,(8):42-47
对于民营企业家王均瑶来说,今年上半年非常繁忙,既要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又放不开企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羊年刚到,一贯以独闯禁区而闻名的温州民营企业家王均瑶又一次引起中国商界同行的嫉妒,他“上天入地”的第三步战略———入主湖北宜昌三峡机场的构想不久就要实现。王均瑶成了中国商界敢“吃螃蟹”的专业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孙大圣”,他屡闯禁区均得手。一包航线震天响1991年7月28日,是中国航空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一名不起眼的温州小子承包了当时长沙———温州的航线。他叫王均瑶,时年25岁。1992年4月,王均瑶又创办了中国首家私营航空包机公司,并开辟了温州———上海的航线。经过几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王均瑶已承包了…  相似文献   

13.
从规模上看,王均金是中国民营航空业当之无愧的大佬,但从实效上看,三家航空公司有两家遇到大麻烦,被迫停航,只有一手创办的吉祥航空还在盈利。 兄弟创业 提到王均金,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大哥王均瑶,正是这位大哥,当年带着十八九岁的王均金离开家乡,来到湖南打拼事业,来到湖南后,王均金哥俩,当时正好赶上了北京亚运会  相似文献   

14.
与李海仓。王均瑶等人相比,乔金岭突然去世时.儿子乔秋生的接班似乎一切”顺理成章”,明显缺少外界对前者类似的期待和悬念。而在继承父亲家业之后.乔秋生对黄河集团的远景目标更加明确.并在主业之外采取了更加保守的发展策略.行事谨慎而低调,这一点从他“继位”后外界为数不多的报道就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7,(10):143-143
王均瑶,上海浙江商会前会长,终年38岁; 南民,上海浙江商会前副会长,终年37岁; 孙德棣,网易前代理首席执行官、终年38岁; 蒋筑英,出色的光学研究者,终年43岁; 胡可心,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终年38岁; ……  相似文献   

16.
哲商 《浙商》2005,(2):23-23
由于王均瑶不幸英年早逝,许多浙江人看来还有些神秘和陌生的郭广昌以浙商身份走到了前台——在即将告别2004年之际,众望所归出任上海市浙江商会的新一任会长。  相似文献   

17.
陈昭典 《浙商》2005,(5):154-154
当社会上重视保障妇女和儿童权益、关注妇女和儿童健康的时候.男人的健康问题却常常被忽视和遗忘。去年,年仅38岁的温州著名企业家王均瑶英年早逝,引起了极大的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男企业家应自己关注自己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袁岳 《商界》2008,(7):1-1
王均瑶我见过一面,后来直到他去世我再没有见过;我也见到过华罗庚教授一次,然后就再也没见过。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大部分的人我们在这一辈子只会见面一次。我曾在很多大学做职业演讲时给在座的同学说,“也许这是这辈子我们之间唯一的一次见面”。当我坐在从北京到洛杉矶的飞机上的时候,旁边是一位大约60多岁的老人家,1米8左右,很有风度,我猜想他是一位退休的商人。  相似文献   

19.
金少策 《浙商》2006,(11):36-36
事件:今年5月,均瑶集团把“东部快线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9月25日.均瑶吉祥航空首飞.首航线路为上海至长沙。之前.国家民航总局发布的公示称.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已完成对吉祥航空申请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据公示.吉祥航空注册资本1115亿元。选择的基地机场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一架飞机暂在虹桥机场运营)。目前该公司已有飞行人员15人、航空器维修人员26人。签派人员7人.乘务员副人.并租赁了3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最后一场雪。黄宏生被拘捕、王均瑶英年早逝、三九教父赵新先落马、一代枭雄倪润峰黯然“收山“、郑俊怀蜗居看守所感受铁窗外面的纷扬……在我国企业是是非非的一年,这些一度叱咤风云的人物.以不同方式谢幕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