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证担保:应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带来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使生源地助学贷款持续地发展下去,形成农信社的一项基本业务品种,弄清这些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决它。总结起来的问题有: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缺乏基础机制;生源地助学贷款违约比例较大;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成本高;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健全。  相似文献   

2.
发放助学贷款是用市场手段解决 贫困家庭子女人学困难的一种金融业务,其社会意义不言而喻。对农村信用社来说,发放助学贷款可以丰富贷款品种,扩展消费信贷领域,调整贷款结构。因此,助学贷款可以说是实现社会效益和信用社经济效益“双赢”的助推器。在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很不健全、助学贷款操作办法还不具体明确,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如何克服助学贷款期限长,贷款对象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贷款风险比较大的不利因素,确保助学贷款既放得出,又收得回? 一、选好贷款对象。发放助学…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以来,大学生数量持续攀升。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基本支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普通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有极大的负担,更何况经济条件较差的贫困家庭,而国家提供的大学生助学贷款大大缓解了家庭供养学生的负担。介绍了助学贷款的概念和国家推行助学贷款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发展的现存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自实施以来,大学生不及时还款成为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分别从高校、家庭、社会及个人四个层面提出应对之策,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建立助学贷款风险因素分析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助学贷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这项业务的发展,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助学贷款的风险太大。本分析了助学贷款的独特风险,并对助学贷款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经济资助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基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问卷调查显示:获得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助学贷款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呈现出显著的正效应,获得奖学金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要比获得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高,当过学生干部、是党团员,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要高。因此,高校学生资助应当将物质帮扶与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结合,真正实现资助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入学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前,笔者对福建省周宁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亟待规范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积极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至目前,全区93家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中,有77家开办了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业务,累计发放1.38亿元;有32家联社开办了生源地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累计发放2108.8万元。截至今年7月末,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余额约1.17亿元,生源地商业性助学贷款余额为601.97万元。  相似文献   

9.
最近两年来,国家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各地也纷纷推出新举措,开展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然而与此同时,媒体不断披露出的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等等信息却表明:我国助学贷款已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对本市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市场进行了一次调查,现综述如下:一、基本情况自8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助学贷款补充意见和管理办法以来;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切实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新规定实施后,由于贷款对象范围扩大,贷款方式灵活,贷款手续简便,贷款期限延长,贴息条件优惠,因此出现了借款学生排队申请的火爆场面,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据了解,仅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就与本市32所高校建立了协作关系,该行以运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为己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湖北省农信社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因费用问题而失学的现状,积极发展助学贷款业务,使大量贫困家庭子女因农信社助学贷款而改变命运,重新走进课堂。截至9月10日,湖北省农信社已向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累计发放助学贷款9600多万元,使14000多名学生喜圆学子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拓宽信贷服务领域,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的实际,大力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发放助学贷款2.1亿元,帮助近7万名孩子继续学业,密切了信用社与农民的关系,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广泛发动搞好宣传 助学贷款是一项新业务,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为使广大群众了解这一业务,熟悉有关政策规定,根据人总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精神,山东省结合各地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及助学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使更多的贫困生圆了求学梦,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创造了条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基层农信社开辟了一条新的支农途径,拓展了业务空间。近三年来,河北省信用联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额度每年均以一定的比例上升,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增长率分别达到34.8%和38.6%。由于该项贷款创办时间较短,而贷款期限较长,从表面看,贷款占用态势较好,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 银行等部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补充意见的通知》,人总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助学贷款的范围,简化了贷款手续,从而为贫困家庭的优秀青年实现“大学梦”铺平了道路。农村信用社对助学贷款持何态度?投放与管理中存在那些难点?为此,我们对安仁县部分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投放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投放状况 被调查的6个基层信用社对助学贷款是持积极态度的,他们一致认为,教育消费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助学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新的信贷亮点。华王信…  相似文献   

15.
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能说明农信社多年来形成的助学贷款业务已经终结,相反,作为支农的金融纽带农村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相媲美,只能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恰恰弥补了农信社多年来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缺陷,和政策的合理结合,许让农信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对申请助学贷款的具体条件做出了规定。《若干意见》中将助学贷款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国工商银行开办、国家财政贴息的 ,适用于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助学贷款。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或其直系亲属 ,或法定监护人发放的商业性贷款 ,财政不贴息 ,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均可开办。《若…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能说明农信社多年来形成的助学贷款业务已经终结,相反,作为支农的金融纽带农村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相媲美,只能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恰恰弥补了农信社多年来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缺陷,和政策的合理结合,许让农信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18.
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能说明农信社多年来形成的助学贷款业务已经终结,相反,作为支农的金融农村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相媲美,只能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恰恰弥补了农信社多年来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缺陷,和政策的合理结合,让农信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信用贷款与信用档案:从上海高校学生信用贷款想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8月,国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缴费困难的问题。出台了一种新的助学贷款方式——信用贷款。这种方式一改过去助学贷款手续的繁杂,推出了“无担保人制度”。时至今日,“信用贷款”在上海出台己近两年。而“信用档案”也成为一件新生事物,让成千上  相似文献   

20.
勤工俭学一直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勤工俭学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参加勤工俭学,同学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品尝了劳动的成果,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辛,激发了学习的斗志.尤其是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和就业观念的逐步改变,勤工俭学也由过去单纯为了物质回报,转变为大学生们迎战"就业难"的一次"实战演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