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陆无水港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刚 《港口经济》2009,(3):27-30
所谓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无水港是内陆城市兴建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一般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进行对外贸易。内陆无水港的形式主要包含公路港、铁路港和航空港。  相似文献   

2.
刘晓雷 《发展》2014,(10):12-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大构想,为畅通新亚欧大陆桥、实现亚欧经济一体化建设打开了国际通道。无水港是海港功能的内陆化延伸,依托区域经济、口岸环境、综合交通和管理体制上具备经济性条件的内陆节点城市,通过多种运输方式连接沿海港口,以"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便捷通关"为特征,开展集装箱的运输、装卸、仓储和中转服务的物流中心。本文以无水港作为完善国际运输线路的基础,研究如何发挥内陆无水港作为"港口"应有的作用,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广州无水港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建议重点依托珠江水系和铁路枢纽,以粤东西北以及云南、贵州、湖南、广西、重庆、江西等地区为重点,加快内陆无水港布局,把广州建成国家"一带一路"航运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相似文献   

4.
无水港"黄金水道"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着我国内陆城市纷纷建设无水港,但是无水港在建设和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信息水平低、服务能力薄弱、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瓶颈问题。基于这些情况一种新型的无水港发展模式——无水港虚拟一体化联动发展模式被提上日程,即无水港、合作海港两港中间构建一个虚拟的港口整合两港资源,两港以虚拟港为平台,在政策、空间、电子口岸三方面一体化。这一模式在资源协同、成本降低、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安全保障、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实现以无水港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无水港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着我国内陆城市纷纷建设无水港,但无水港在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信息水平低、服务能力薄弱、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承载量跟不上集装箱增长速度以及相关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于是一种新型的无水港发展模式———无水港虚拟一体化联动发展被提上日程。文章分析了这一模式在资源协同、成本降低、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安全保障、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创新优势,以期通过挖掘无水港的发展潜力、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提高无水港物流效益和质量,来实现以无水港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无水港与沿海港口联动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水港是指在港口腹地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内陆运输网络中主要承担将货物预先集中,进行拆装箱、保管、中转以及办理海关和“三检”的相关业务,是为船公司和当地客户服务的内陆海运集装箱中转站。无水港有力地拓展了港口经济腹地,使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成为沿海港口拓展货源的重要潜在市场。同时,无水港也成为内陆地区进出货物的陆路物流中转基地。  相似文献   

7.
陆岚 《港口经济》2010,(3):32-34
当前,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无水港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已引起广泛重视。传统的无水港建设主要面向内陆与海港联动,目的是为海港提供更多的腹地货源和中转运作场所。而本文认为,无水港的真正需求来自于开放经济条件下供应链的需要。因此提出基于供应链思想建设无水港的思路,并相应提出在供应链思想指导下,结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结合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无水港的对策,以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依山傍水、江峡相拥的重庆,是山城也是江城. 近年来,重庆的两江四岸新增了不少观景台,不仅改善、优化了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也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看山看水的"城市阳台".  相似文献   

9.
桂欣 《港口经济》2011,(12):22-22
2010年底,广西出台了《关于建设“无水港”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体系的意见》,计划“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以北部湾港为龙头,以南宁为中心,覆盖西南、中南各大产业中心城市和物流中心节点城市的“无水港”和保税物流网络体系。广西还把“无水港”建设的触角延伸到周边省份,“十二五”期间力争在昆明、贵阳、成都等地建设“无水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秦静 《港口经济》2010,(9):21-23
无水港(dryport)是相对于“有水港”而言的,它是建在内陆地区具备类似港口功能的货运站,设置有海关、检验检疫局等监督机构和货代、船代、港口等企业的分支机构。与传统内陆场站相比,货物可以在无水港内“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签发提单、换单、堆存、提箱还箱,实行“异地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相当于把海港搬到了内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