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中央给天津的城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核心内容是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如何才能在加快建设北方经济中心的过程中,带动环渤海和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天津港口经济,并与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九大报告当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新经济常态之下,发展海洋经济势在必行,切实有效的将海洋战略发展到国家层次战略中,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理念。文章针对新常态下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特征以及新常态下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新常态下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港口作为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枢纽,在陆海统筹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龙头和引擎作用。当前,全球经济仍呈现十分复杂多变且不稳定的状态,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建设港口的理念、思路和战略必须与之相适应,更加自觉地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集各方智慧,谋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陆海统筹”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始终体现了"陆海统筹"的思想。目前,要准确把握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促进"陆上山东"与"海上山东"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王欣 《走向世界》2011,(32):22-23
新年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迎来了干载难逢的发展机遇: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分析了江苏盐城港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港口腹地空间范围狭小且经济发展滞后、在与周边港口竞争中处于劣势、集疏运体系不健全。在此基础上,文章把盐城港定位为最接近日韩的外向经济口岸、发展中的南方航运中心北翼深水港、富有潜力的淮江区域"海上新门户"和东部沿海特色工业港。最后,提出了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发展路径:河海联动编织内陆港口网络,拓展港口腹地空间;立足港口优势做强临港产业链,陆海统筹培育港口物流新需求;以"共建共赢"为指引构建港口战略联盟,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港口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正式启动,广西应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契机,借力推动地区经济迈上新的台阶,而大力发展沿海港口经济可以说是极好的着力点和抓手.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2011,(10):66-6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港口是宁波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目前宁波港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及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港航强省战略背景下,如何打造宁波国际强港是当今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深水港口资源是宁波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瓶颈制约不断加大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正成为宁波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李靖宇 《东北之窗》2011,(14):22-22
21世纪呈现出人类社会发展新阶段,主要标志是积极有序地展开新一轮海洋经济大开发。在中国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脱颖而出的大连,应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发挥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带动作用,也要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不断地释放出辐射功能。为此,大连要在海域经济开发中注重推展战略性大项目。  相似文献   

13.
继山东获批之后,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为浙江发展开启了新引擎。这一重大战略举措,昭示我国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进入陆海统筹发展新阶段。国家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将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深化沿海开放战略,将使我国经济的开发开放踏上新的征程,使我国迎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4.
统筹区域发展,是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全国整体战略布局中,东部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西部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东部地区的发展首当其冲的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概念虽然提出很早,但与上述两个地区相比,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具有强大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经济核心。十九年前,小平同志在视察天津时说:“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的荒地,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  相似文献   

15.
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间的梯度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产业推进的空间扩散与转移是不可逆的历史过程。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该区域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选择,处于该区域核心的河南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中心城市,青岛应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为青岛发展海洋经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动力。未来五年,蓝色经济将成为推动青岛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促进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是滨海新区功能作用之一,同时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也是实现滨海新区战略定位的重要途径之一。滨海新区以其综合实力和对区域发展的服务能力,延伸产业链和物流链,逐步实现与港口腹地发展战略的对接,形成与港口腹地经济的联动,带动和促进腹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国家战略,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必要条件,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辽宁省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发挥港口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和国际贸易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港口、特别是作为交通运输枢纽的国际性港口,在发挥多种运输方式必经转运点作用的同时,组织外贸的战略作用也日益增强。作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型的港口经济,在一个国家和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港口作为综合运输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正在成为强化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区域整合、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合作用区域是指有内聚力的地区,它以地域内部的同构型和功能一体化为特征,具有经济上的密切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  相似文献   

20.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4,(13):55-56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现实进程,将世界海洋领域革命性潮流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融合势在必行。特别是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与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国土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海洋强国的远大目标,注重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统筹兼顾,实现一体化发展。更有专家呼吁,应当继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之后,及时把陆海统筹上升为国家的第三大战略,进而完善国家战略体系。作为横跨黄、渤两海的辽宁,无论是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整个国家来看,都要成为陆海统筹开发战略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