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后,外资的大举进入和民族资本的积极涌进拉动了汽车产业的进步,尤其是跨国汽车巨头的进入,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纷纷扩大在华的生产规模,抢占中国市场.继198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汽车合资公司之后,中国汽车产业历经近30年的合资战略正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开始进入追赶合资品牌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时代正悄然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2.
从整个中国车市来看,2006年延续了自2003年以来的高增长,但2007年中国车市还会井喷吗?2006年的车市降价风席卷了整个车市,明年降价风潮还会继续发飙吗?2006年是自主品牌从“配角”变为“主角”的蜕变之年,2007年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势头又如何呢?2007年,要不要买车,要不要换车,买什么车,换什么车?  相似文献   

3.
《新财经》2011,(5):32-34
在合资企业"技术换市场"战略几乎可以宣告失败,本土自主品牌频频遭遇天花板的201 1年,这些由实力雄厚的合资公司推出的自主品牌,能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打通未来成长空间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4.
李睿 《新财经》2011,(5):26-28
合资自主品牌群起而兴之,再一次唤醒"换技术"的想象。这一次,中国汽车产业真的能用合资自主的方式换来技术吗?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了自主品牌"宝骏",东风日产在北京发布了自主品牌"启辰",而广汽本田的自主品牌新车理念S1则率先于今年4月17日在全国正式上市。此外,北京现代、东风本田、长安PSA、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等合资车企,也纷纷表示要开发自主品牌。合资汽车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似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新财经》2011,(5):6-6
4月,人潮涌动的上海车展,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热度。上海车展已经俨然成了全球汽车厂商各展绝技的舞台,因为这里——是全球汽车业现在也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大国,汽车厂商们在中国市场里的博弈,已经成为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而在庞大本土市场的滋养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参与者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角力中。其中,合资自主品牌的不断涌现,就是中国本土大型汽车制造商希望争取更多产业话语权的行动之一。继广本理念、东风日产启辰等之后,南北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主流合资公司,也都宣布计划推出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这些品牌将逐渐在低端市场对现有外资品牌进行替代和补充。在刚刚闭幕的上海车展上,新登场的合资自主品牌们成为车展上不可忽视的一支经济型汽车主力军团。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外资合资二十七年,建立了完备的零部件体系,也培育了中国汽车产业庞大的人力资源。但是,中国如约给了市场,而技术却没有换来,战略上的一相情愿和战术上的各自为政,中国用全球产销第一的汽车大国,换来的是外资的竞技场。来看两个有趣的故事,最新的故事发生在广汽本田——这家十年来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之一。理念S1从2007年7月份宣布到最终面世,在等待了接近四年之后,历经坎坷。合资自主——一种拗口但是鲜活的品牌类别诞生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合资自主是一种创新,它为中国汽车合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不久前这样解释合资自主,"不走合资  相似文献   

7.
自去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也正是在此背景之下,许多自主品牌为了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而选择了出口之路。国内媒体从年初频频传出有关中国计划出口汽车的消息。比如奇瑞汽车公司宣布与美国梦幻汽车公司合作,到2007年,出口美国最高达25万辆,等等。因此有人说,今年是自主品牌汽车打响出口战的第一年,也是自主品牌在市场困难的环境下进行腾挪的关键一年。如果腾挪成功了,自主品牌就有生存下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2001年,我国进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国人对外强我弱的汽车工业无不担心:一旦放开闸门让外资品牌进来,中国汽车工业或将面临灭顶之灾。最终,我国选择了合资引进外资品牌的战略,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获取自主品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过去的12年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存活下来,中国老百姓也享用到了品牌多样、价格适中的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新财经》2005,(9)
国产汽车海外之路荆棘密布自去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也正是在此背景之下,许多自主品牌为了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而选择了出口之路。国内媒体从年初频频传出有关中国计划出口汽车的消息。比如奇瑞汽车公司宣布与美国梦幻汽车公司合作,到2007年,出口美国最高达  相似文献   

10.
文岩 《上海经济》2012,(12):49-52
今年以来,中国车市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使竞争空前激烈,——各火车系在这里拼抢厮杀,各方利益纷争角逐,好戏连台。现在,2012年已进入尾声,经过一番拼体力、拼内功的剧烈搏杀之后,国内车市继续上演着分化的格局。据厂商已经公布的消息,美系稳步增长,韩系、法系乘势火涨,华系(自主品牌)稳步回升,日系品牌依旧低迷。要想在这个市场取得先机,谁也不敢怠慢,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必将展开新一轮逐鹿大战。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中国车市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使竞争空前激烈,——各火车系在这里拼抢厮杀,各方利益纷争角逐,好戏连台。现在,2012年已进入尾声,经过一番拼体力、拼内功的剧烈搏杀之后,国内车市继续上演着分化的格局。据厂商已经公布的消息,美系稳步增长,韩系、法系乘势火涨,华系(自主品牌)稳步回升,日系品牌依旧低迷。要想在这个市场取得先机,谁也不敢怠慢,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必将展开新一轮逐鹿大战。  相似文献   

12.
进入90年代,外资的投资形式和领域产生了重大变化。与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特别是民用企业)合资,利用其原有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信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消融中国品牌;赚回投资和利润,为外资投资涌入中国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新形式。外国公司的合资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外国公司合资的重点为民族日用消费品行业,瞄准中  相似文献   

13.
<正>"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产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为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而在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此消彼长的博弈中,如何在未来5年中使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质的突破,将是各大车企闯关"十二五"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沃尔沃与吉利汽车合资的事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李书福收购沃尔沃近两年以后,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国产化终于要正式启动了。不过,这次沃尔沃的国产化,好像又与沃尔沃品牌无关。因为,按照沃尔沃与吉利方面的说法,合资生产的品牌,既不是沃尔沃,也不是吉利,而是全新的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新的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5.
《浙江工商》2007,(12):38
2007年11月16日,德力西集团与施耐德电气在乐清市为双方的合资公司德力西电气举办揭牌仪式,正式确立合作伙伴关系,合资公司将致力于面向其中国市场及客户开发有价值的品牌、有效的管理流程及创新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还陶醉在北京国际车展上明星和豪车的光环中时,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已经开始全面抢占中国市场;当人们还在2014中国汽车论坛上为中国汽车“世界产销第一”的数据洋洋自得时,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17.
何毅 《辽宁经济》2009,(6):54-54
预见性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我公司的使命.引领国内主流市场的发展趋势.推动中国自主商用车、客车及工程机械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是我们的责任。从引进技术到合资合作,我们在确保世界动力——道依茨产品质量达到德国道依茨公司同步水平的前提下.努力降低道依茨产品生产成本,积极开拓国内、  相似文献   

18.
资生堂于1981年开始在中国的业务,1991年成立了合资公司“资生堂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开始销售欧珀莱化妆品。欧珀莱作为中国顶级的化妆品品牌。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支持,并且成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正式指定的化妆品品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11,(2):53-53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华信联合发布“2010年中国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报告”。该报告调查品牌范围涵盖国内市场主要量产销售的品牌74个,其中乘用车品牌51个,包括进口品牌12个、合资品牌20个、自主品牌19个。在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厂商只有加强对经销商的支持,才能使市场与经销商管理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业自主创新路径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翁华强  郭凤典  管名 《特区经济》2004,(12):243-244
自1983年克莱斯勒与北汽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以合资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汽车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汽车业的制造水平、营销体系、服务网络都有了质和量的提升。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挂着外国品牌的合资轿车,在体现国家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轿车生产领域,中国的中高端轿车市场几乎被汽车合资公司完全占据。一个依赖外来品牌和技术来发展本国汽车产业的国家是无法在全球汽车体系中赢得一席之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