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企业中,职工文化活动显示了整个企业群体的精神文明程度。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不仅可以使职工获得更多的知识。更是职工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培养职工的道德修养,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阐述了目前煤矿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针对业余文化生活对煤矿职工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供参考。以期达到职工与企业和谐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生活对现代社会和家庭来讲,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同样至关重要,它反映着职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的形象。职工文化生活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生产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担负着生产活动的重要任务,他们除了生产活动,又需要文化生活,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寓教于乐的职工文化生活亦不可轻视。开展职工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群众性的文体活动,  相似文献   

3.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工会准确把握工作规律,根据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以打造具有现代文明品格的职工队伍、推动职工品质生活为目标.丰富职工文化活动,充分彰显中外合资企业文化魅力,为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凝聚正能量,充分体现了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职工文体活动作为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改善人际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国有企业工会岗位人少活多,必须创新管理思路,通过加强职工文体协会活动领导,健全考评机制,充分发动员工做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受益者,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同时,巩固工会组织阵地,营造良好活动氛围,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5.
吴志民 《活力》2014,(2):63-63,126
近年来,铁路企业离退休职工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健康成了新时期广大离退休职工生活的重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又成为增强离退休人员健康的根本方法和有效途径,而活动站点又是开展丰富多彩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因此,适应新的形势,研究铁路企业离退休职工文体活动的现状,加强和改进离退休职工文体活动站点建设,应该成为铁路企业各级离退休职工服务管理部门和工作者认真探索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职工文体活动作为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改善人际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国有企业工会岗位人少活多,必须创新管理思路,通过加强职工文体协会活动领导,健全考评机制,充分发动员工做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受益者,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同时,巩固工会组织阵地,营造良好活动氛围,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职工体育活动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对职工体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论述,力求为企业更好地开展职工体育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创新工作方式,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新老员工的交流学习,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开展“职工大讲堂”活动,并以此为平台激励干部职工讲奉献、传经验、增意识、促发展,引导广大职工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建波 《管理观察》2017,(13):46-47
工会电影进企活动,是工会面向乡镇企业职工开展的电影放映报务活动,对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职工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进企活动受到种种困扰。工会须加强调查研究,要扩大覆盖面,尽可能普惠到中小企业职工;要突出针对性,在片源管理,放映形式上进行探索,尽可能符合职工多样化的需求;要注重长效性,在资金投入、设备更新、制度管理方面下功夫,使工会电影进企活动能持续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厂职工集邮始于50年代表。1984年7月成立了工厂职工集邮协会。16年来,厂邮协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开展集邮活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为工厂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厂邮协曾多次获得省、市“基层集邮先进单位”称号,刘浩同志曾多次获得省、市“集邮先进个人”称号。集邮文化和企业文化在我厂是如何结合的? 集邮文化与企业文化同属文化范畴,它们对社会和职工都具有导向、凝聚、激励之功能,并对外有桥梁和纽带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集邮文化主要以图案艺术形式反映社会意识形态,而企业文化则重点体现本…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实现不断提高职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为目的,以充分调动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为根本任务的一切非暴力性的活动。企业文化建设是指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各种企业活动运作形成的一种组织文化,包括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发展理念、企业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区是企业的后勤,自然承担了广场文化开展和组织的工作。广场文化活动不仅是企业文化精神所在,更是传播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阵地。它既满足了社会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使企业的职工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振奋精神,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提高职工社会素养、建设和谐的社区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职工文化生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企业活力,关爱职工,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实现员工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力量同聚的重要标志。如何更好地发挥出职工文化生活的作用,使其更好地起到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职工文化生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作为一名工会管理干部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在职工文化生活中注入个性化的文化元素,既丰富职工文化的内涵,又达到挖掘职工的潜力,凝聚团队,提升企业活力的作用,从而推动企业前进的脚  相似文献   

14.
<正>在长期实践中,中交一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装公司)工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是职工获得知识的肥沃土壤,是职工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是职工培养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和职工企业归属感的有效途径。丰富和规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使广大职工群众在愉悦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启迪、激励和鼓舞,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维系职工与企业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安装公司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一航局《项目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实施纲要》,在局工会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  相似文献   

15.
王娜 《企业导报》2014,(2):192-193
企业职工体育活动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手段之一。目前,对企业职工体育活动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职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认为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强化职工积极乐观的工作和生活理念,企业通过正确引导职工参加体育活动并进行科学地锻炼,将有效增强职工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密切人际关系,强化团队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由此为企业的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历来来十分重视职工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快乐工作、和谐发展"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假日有活动、节日有晚会、人人搞体育、处处有歌声"是公司职工快乐文化的缩影,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的精神生活,提升了职工的文化素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7.
姜丽丕 《活力》2005,(5):296-296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工会积极配合党委、行政。从工作职能出发,找准位置。体现特色,形成全面上载体、努力建设企业文化的良好态势,从而弘扬正气。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施根昌 《上海企业》2010,(12):80-8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自身开展的职工进行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素质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活动,是培养"四有"职工,动员和发动职工的实践活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培育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局面。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在一起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今年3月份以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在全体职工深入开展了"感恩唐钢,珍爱岗位"主题活动,意在培育和建设感恩文化,在干部职工中形成"感恩、忠诚、责任"的文化品质,打造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关爱职工夯实感恩之基感恩文化培育的前提是企业关爱职工,让职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唐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视职工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不断加大关爱职工的力度,从多方面努力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面对不断恶化的钢铁市场形势,唐  相似文献   

20.
企业做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细胞,在人、财、物的投入中,也包括绿化、美化环境在内的“绿色投入”。通过厂容的绿化美化和环境治理,塑造“绿色企业”,不仅是企业全体职工生产和生活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衡量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联系首钢厂容和环保工作的变迁,我们深深感到,厂容美化绿化对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绿色也是财富改革以来,首钢厂容厂貌的巨变,激发出职工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来过首钢的人都会看到,在首钢厂区参加业余文化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职工们观花赏景,拍照垂钓,健身养性的情趣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