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业转移理论对中部经济崛起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企业追逐利润目标的产物,也是企业实现其规模扩张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深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及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河南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根据经济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科学构建接受产业转移通道,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努力营造产业转移环境,积极促进区域内产业集聚。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上,重新定位区域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立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区域特色产业体系。进而河南省才能够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3.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辽宁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是未来几年辽宁经济发展的主线。为此,需要了解和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抓住机遇,以国际产业结构转移为契机,调整相关政策,加快辽宁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辽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产业一体化是当前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普遍现象,产业一体化逐渐成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核心,也是加快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区域只有目标明确、加强协作、积极推进产业一体化的进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产业集群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以及产业融合理论在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是未来几年辽宁经济发展的主线。为此 ,需要了解和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抓住机遇 ,以国际产业结构转移为契机 ,调整相关政策 ,加快辽宁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辽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是当前处在"中部崛起"战略大背景下的中部地区实现产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梯度转移理论进行产业转移,将有可能会导致中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有必要对反梯度理论进行相应的研究。文章对反梯度转移相关理论及适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编制了中部六省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表,确定了中部各省的优势行业;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针对中部地区产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承接产业反梯度转移的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经济活动,并日渐成为强化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的一种常态现象。我国自近代工业产生以来几次较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呈现了特有的规律特征。作为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正面的积极效应,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新一轮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正在酝酿之中,未来的区域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经济活动,并日渐成为强化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的一种常态现象。我国自近代工业产生以来几次较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呈现了特有的规律特征。作为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正面的积极效应,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新一轮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正在酝酿之中,未来的区域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趋势,承接产业转移既是绝好发展机遇,又是艰巨的挑战。中部地区应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把握时机,科学、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本文提出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着力提升综合优势、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深化和整合等方面的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从东部向中西部集中转移,且转移方式多元化,“抱团转移”趋势明显;转移产业的层次提高,技术资本转移的趋势加大,产业转移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宏观引导也得到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正逢国内外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契机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好等优势,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科学理性地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应强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东部地区政府间的有效合作;要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通道,充分利用“长三角”平台,以产业优势为基础,加大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快江西经济在中部崛起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江西经济发展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江西经济在中部崛起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加快江西经济在中部崛起的对策,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扫除开放与发展道路上的意识障碍;二是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为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创造条件;三是实施后发优势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四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的开放度和服务功能;五是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发挥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中亚地区在经济、地缘、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在经贸合作中,双方在许多领域有较强的互补性,恰逢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应充分利用双方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3.
经验研究表明,第二、三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第二产业的资本投入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第二产业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提升和资本投入双重推力促进第二产业成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演进的主要路径。概言之,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确保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企业虚拟化运营的深刻内涵,对中部地区企业实行虚拟化运营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中部地区实行企业虚拟化运营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部崛起”战略下的江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江西与中部其他五省在GDP及其增长率、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化水平、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的对比分析,考察了江西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表明,江西经济已呈现初步崛起态势,但距离实现江西经济在中部地区的完全崛起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中部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在下降,在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在下降,特别是其内部的关联性或其内在的经济空间正在衰败成一个非密集的状态,即“中部地区边缘化”。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是中部地区突然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区域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为“中部崛起”创造了条件;发展新经济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家电业转型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 ,企业竞争由局部竞争转向全面竞争 ,由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 ,进入结构趋同、产品过剩、技术更新和资产重组的战略转型时代。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 ,企业如何根据国内外竞争现状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变化 ,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如何通过寻求独特的发展空间 ,推进企业的战略转型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现代服务业兴起。产业的相对集聚使现代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城市兴起,企业业务外包和现代制造服务使现代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也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兴起,给中部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部地区应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利用科教优势成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9.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快餐业在福建省本土却远远不敌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占据一半以上的快餐市场。从海西中式快餐业经营的各项数据出发,剖析海西中式快餐业发展现状,对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式快餐业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继2003年江西经济发展呈现一些转折性变化之后,2004年又显现一些阶段性特征。2004年,江西主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人均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千美元,国民经济呈现既快又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展望2005年,在国际、国内环境总体趋好的大背景下,江西有可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