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罗慧 《开放时代》2012,(5):5-26
本文从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评价谈起,跳脱不同评判方式所隐含的对民众发现与讨论社会问题时所彰显的民主主体性既肯定又质疑的矛盾性认知,进而将互联网与民主的生发放置于历史性的全球政治经济结构之中来探讨网络民主与参与式民主话语在中国互联网上兴起的背景、内涵以及与中国作为政治制度最根本层面的人民民主的差异与契合,从而通过反思“郭美美事件”中民主参与在网络上实践的主体、内容和结果的具体表现,从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两个维度来解构将民主潜力抽象性赋予给互联网所塑造的网络民主神话.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已经超越其原有范畴,成为人们经济、政治和生活的重要载体。而网络民主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在对执政的共产党提出了新的要求的情况下,对新形势下的民主党派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民主这一新的实现形式,加强自身建设,扩大自身影响,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加强参政党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是民主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它从价值层面建构了一个“平等、包容、公开、理性”的理想的协商模式,并在中国引起了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4.
关颖  李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236-238
参与式民主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范式。参与式民主通过倡导基层民主,主张公众参与,培育公众精神,在沟通、协商、妥协中实现公共利益。通过公众的讨论,倾听他人的观点,完成了民主内涵,这无疑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公众精神。它的这些精神对当今中国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应然层面的发展目标与价值诉求,更是实然层面可感可知、不断完善的制度过程与政治体验。民众关于其制度优势的主观体验,不仅是一种政治心理意义上的结果,也将反作用于民主体系本身,从而构建民主政治的民意基础。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整体而言,我国民众对全过程民主各面向的积极体验比例均远高于不充分体验,但存在不同维度之间的差异性与群体之间的多样性。相较于理性绩效与文化取向的既有解释路径,民主政治的民众体验能够显著促进个体的民主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全过程”优势,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的结构性过程之中,也体现在民众民主政治心理各环节的相互促进之中。  相似文献   

6.
民主是人类的普遍追求,选举是民主的重要内容。协商民主的出发点是破解选举民主的困境,弥补选举民主的缺陷。这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制度。中国必须把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才能在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中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在中西方有其各自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诉求。西方学者对协商民主的阐述极大地推动了民主理论的发展,为改善和提升政治与政策过程的品质提供了新的路径。在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价值和定位还存在不少争论。但可以肯定,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有其现实的实践需求和理论需要。面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背景,协商民主的发展特别需要开掘其"治理"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是民主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它从价值层面建构了一个"平等、包容、公开、理性"的理想的协商模式.并在中国引起了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9.
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光 《开放时代》2014,(2):152-174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既然如此,一国人民如何看待"当家作主"的含义、一国体制如何落实"当家作主"就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上区分了两类民主: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依据实证材料,本文提出三个论点:第一,中国人民期待一种不同形式的民主,即实质性民主,而不是形式上的民主。这是民主的需求方。第二,中国已在理论和实践发展出一种不同的类型的民主,即代表型民主,而不是代议型民主。这是民主的供给方。第三,尽管中国的政治体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基本上符合中国人民对民主的期待,使得中国现在的体制在老百姓心中享有较高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民主作为现代化的一种特质,随着现代化的全球性展开,表现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但不同民族国家实现民主的道路、实现民主的具体样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板,必然有自己的特殊性。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历史文化.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应是中国民主化道路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公民意识教育与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勇 《经济研究导刊》2008,(16):178-18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所有国家,政府不过是人民教养程度的另外一种表现而已。这揭示了公民意识教育和公民素质与政治建设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表明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深化民主政治理念作为执政党的重要任务,这是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当前已经成为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政府预算的民主与透明是政府预算发展和进步的内在要求,政府预算透明度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制度,对于建立预算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转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公开透明的预算能让公众在财政事务中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实施监督,民主的预算则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制度,民主与透明的政府预算制度能够反作用于政府,从而实现公民权利、铲除腐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民主政治、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推进市场化改革,夯实民主建设的基础;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处理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发展党内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民主     
文章认为市场民主是作为一种社会管理体制的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贯彻,是市场领域中的一种公众参与机制。文章从参与主体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市场民主的评价尺度问题;并分析了实现市场民主的三项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协商民主在中国农村的具体表现,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是民主政治在农村社会发展的最广泛实践,对农村的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实现农村社会善治的一种调节机制,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可想而知.但是,现今的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缺乏法制保障和细节规范,在制度落实、运行和决策上都存在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困境,进而提出推动其制度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企业经济民主理论是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管理理论的兴起和演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一般的管理理论着眼于管理过程和组织结构不同,企业经济民主理论着重从对人的行为认识、信息沟通和组织结构、管理者的决策方式以及民主制度的安排等四个方面,分析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论文根据西方企业管理理论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从影响企业经济民主进程的四个基本要素出发,对企业经济民主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深化过程进行梳理,以期能够为我国企业经济民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推进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其影响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为全面突破传统民主形式的局限注入了新的生机,对民主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的网络民主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本身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通过对网络民主的定义、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加以分析研究,进而对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完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政务微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公共治理手段,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网络回应。当前,我国政务微博传播机制存在着诸多缺失,需要我们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19世纪中期开始,伴随亚非惊人的殖民地化进程,在帝国主义蹂躏下中华民族一步步支离破碎。伟大的中国人民含辱饮恨兴起学习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潮。近代中国这种价值取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升华汇聚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孟新超 《经济研究导刊》2013,(24):220+226-220,226
发展协商民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发展协商民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而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如何促进协商民主发展也是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