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丽军  王玉华 《经济师》2014,(12):22-24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哈大齐工业走廊精神文化,是结合全球化背景下哈大齐工业走廊整体实际情况,对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大城市的精神文化进行总结与提炼,是对原有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精神文化的研究,是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增强黑龙江精神文化凝聚力,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精神文化品牌,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以饱满的精神与国际和谐接轨,以最终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哈大齐工业走廊一体化理论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玮玮 《当代经济》2008,(5):104-106
黑龙江省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构想,在黑龙江省情、政情的基础上.研究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思想为主线,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为对象,分析区划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复合行政观点,引入到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已经发展成为当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独特而广泛的现象,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在实质上就是黑龙江省重要的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也必将被打造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的SWOT分析,提出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打造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及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实施的日益深入,给规划范围市乃至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优势不突出,劣势依旧的严峻挑战。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影响哈大齐地区经济发展的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哈大齐工业走廊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45-146
围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黑龙江省实施了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战略,编制实施了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近几年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经济发展迅速,令世人瞩目。但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加快走廊的一体化进程,关键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快实施走廊产业布局整体规划,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建立有序统一的共同市场等。  相似文献   

7.
运用一种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工具———钻石模型,对哈大齐工业走廊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哈大齐工业走廊服务外包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在高级人才要素、企业规模、竞争能力、供应商能力、专业化生产程度等方面与国内发达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政府作用在哈齐大工业走廊建设中至关重要,它是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决定因素。政府在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哈大齐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的核心经济区,因此,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快速发展,实现福民强省,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同时在服务方面也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提供公共产品、加大信息中介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鲁河  张茜  陈晓红 《经济地理》2011,31(10):1710-1717
将点轴开发的典型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研究区域,在指标体系构建和模糊数学理论的支持下,建立协调度模型,深入分析哈大齐工业走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并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解,以探讨影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协调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哈尔滨和大庆的协调度经历了3个阶段,即上升-下降-上升,齐齐哈尔只经历了上升-下降2个阶段;除了哈尔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在2006年属于濒临失调以外,其他的均属于协调类型;哈、大、齐的社会经济指标对生态环境发展的影响大小不同,3座城市影响最大的指标依次是: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油消费量,生态环境指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影响最大的指标分别是:工业废气排放量、交通噪声平均值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调整这些方面,才能使哈大齐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哈大齐工业走廊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物流系统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明确物流信息平台的使用和推广是实现哈大齐区域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针对哈大齐区域物流信息系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构建哈大齐区域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同时,根据区域物流发展对物流信息平台的实际需求,着重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信息平台各项基本功能进行了研究,为区域信息平台的最终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辽西走廊地带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其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在充分研究辽西走廊地带的区域特征基础之上,分析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2.
制定干线公路物流港主导服务产业筛选的基本原则,并利用该原则从制造产业和商贸产业两个方面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将汽车、钢铁、综合家居、邮政快递等作为物流港主导服务产业,并基于对物流港货运吞吐量和用地面积估算,利用物流园区布置设计方法,将干线公路物流港划分为若干个综合第三方物流园区和各专业物流园区。基于物流港内各园区的布局,本文对物流港内的内部通道和外部通道进行规划,对通道所应承担的客货流功能进行划分,进而对物流港内的货流通道通行能力进行测算,估算货流通道的负荷情况,最后对物流港的货流出入口进行组织设计。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对小城镇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小城镇发展与农民收入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相关性,对工业和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小城镇建设对农业、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力。为防止出现“空心镇”现象,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应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优化三峡库区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三峡库区第三产业,提高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全方位拓展三峡旅游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调整库区网点与业态,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口支援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构建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三峡库区城镇市政设施系统和社会事业发展系统,落实优惠扶持政策等方面,探析了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功能恢复重建及完善提升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Freeway town in Yunnan is driving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ies.The development along the highway in the town will become the central point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around the gradient the proliferation Point and Area.The highway town will develop to speed up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China sh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eway town .Encouraging farmers will shift the highway town where some good conditions will build to form 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is will be the promotion and inevitable choice of progress and rational way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sperity.In particular,freeway town will bring more added value of other social services of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industry of wholesale and retail of transportation and warehousing.Highway town and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will increase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in to improve agricultureal products value and will enhance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in Yunnan.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of the specdway town will form pillar industries of highway town and will promote of tertiary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hotels of insurance of finance of business of sports of culture of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of transportation.Rural areas of Yunnan will adjust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It is estimated that a total 10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town of Yunnan will increase 08-1 billion yuan revenue each year.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乡一体化评析及公共政策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袁政 《经济地理》2004,24(3):355-360
对城乡一体化理论、概念及其形成背景作了讨论,对我国一些地方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结果作了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根据若干文献资料对我国一些地方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作了评价。并得出结论:从制度、机制角度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在实践中发生了概念性误偏,畸变成了物质环境布局的一体化,结果未能收到预定成效,反而影响了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了实施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若干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对环境压力较小。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活动的频率增高和范围的加大,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来。凤凰古城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近年来已经成为全国的旅游热点古镇,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凤凰也不可避免地被旅游的负面作用影响,旅游污染日益突出。通过分析凤凰古城的污染现状,提出了关于治理旅游污染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作为城镇化重要内容的小城镇建设,如何解决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布局规划不合理,规划建设随意性大,小城镇产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国外小城镇建设早于我国几十年,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为此我们应当坚持扬弃吸收原则,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推进我国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柳  俞乔  鲜荣生  李志铭 《经济地理》2012,32(7):141-146,134
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经济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空间组织关系的集成反映,其合理性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显著。立足于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以"核心—边缘"理论为指导,通过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状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指标体系划分了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构建了"一带、四点"空间布局结构,并提出了强化区域空间发展定位和联动发展、加强特色产品开发等实现空间结构布局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荣成市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成市是全国小城镇建设六个试点市之一。本文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讨了荣成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及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本文还就小城镇建设中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开发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渔业小城镇和旅游小城镇问题以及小城镇建设中充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