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达的浙江绍兴、宁波等地区今年早稻收购市场上冒出了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怪”现象:近10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优质早籼品种而受到加价待遇的长粒型早稻,如嘉早312、舟优903、嘉早935、Z96-12等的收购价格如今不仅没能高于常规圆粒型早稻,有的县市甚至比常规品种还要低10%左右,而最好的境遇至多也仅仅是与常规品种价持平而已。例如,在绍兴市区,眼前订单外每50kg中等质量标准常规圆粒型早籼谷收购价高达51元,而长粒型优质早籼谷的收购价仅为45元。与往年的情形相比,显示出强烈的反差。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  相似文献   

2.
湘米依靠科技,主攻品种优化。近日,湖南省启动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攻关,计划用5年时间,培育一批品质更优、产量更高、抗性更强的高档优质稻品种,提高湘米的竞争力。“十五”期间,湖南省成功选育出湘晚籼11号、13号,天龙香103, 益晚籼8号,爱华5号等优质稻主  相似文献   

3.
湘晚籼12号是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长粒籼型特种优质晚稻新品种。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2001年通过湖南省审定。2003年底通过国家级审定,并成为国家首批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品种。目前该品种已推广40万亩左右。 湘晚籼12号平均亩产420~470  相似文献   

4.
湘早籼26号是湖南省湘潭市农科所从优质迟熟品种湘早籼15号(湖南软米)的早熟变异株中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于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株高85厘米,株型松散适中,叶色淡绿,颖尖无色。全生育期109天,属多穗型中熟早籼品种,苗期耐寒,分蘖力强,后期不早衰,抗倒伏,落色好。每穗总粒数90-95粒,结实率80%,千粒重27克,稻米品质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在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为4667公斤/667平方米,分别比湘早籼1号、湘早籼19号增产38%和12%,全生育期分别比湘早籼1号和湘早…  相似文献   

5.
针对晚籼入库水分偏高、储藏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了在高温、高湿季节利用生石灰吸湿,晚间低温、低湿时利用排风扇降温降温的试验方法,达到粮食水分解吸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信息短波     
2005年全国水稻 50个主导品种 华南稻区:Ⅱ优128,粤香占、齐粒丝苗、金优253、Ⅱ优15、博优998、博优253 长江流域稻区--早稻:金优402、金优463、金优974、中鉴99-38、湘早籼31号、鄂早18、早籼14。 长江流域稻区--中稻:Ⅱ优725、D优527、宜香1577、Ⅱ  相似文献   

7.
今年,在浙江省许多县市的早稻收购市场上出现了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现象: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优质”早籼品种而受到加价“优待”的长粒型早稻,如“嘉早312”、“舟优903”、“嘉早935”、“Z96-12”等品种的收购价格如今不仅没能高于常规圆粒型早稻,有的县市甚至比常规品种还要低10%左右,而最好的“境遇”至多也是与常规品种价持平。例如,绍兴市订单外每50公斤中等质量标准常规圆粒型早籼谷收购价高达51元,而长粒型“优质”早谷的收购价仅为45元。与往年的情形相比,显现了强烈的反差。  相似文献   

8.
早籼稻米是粮食中的一个季节性品种,其市场前景取决于粮食总量和稻米占粮食的比重。虽然早籼稻品种更新换代,品质不断改善,但由于夏秋气候不同,同一品种的晚籼品质必然好于早籼。早籼稻米在稻米及粮食总量中占有一定份额,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南方很大一部分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国家在制订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时,既要考虑总量,也要考虑品种;既要保护粮农利益,又不能刺激过饱和的品种扩大,更要有利于淘汰劣质品种;要更好运用市场调节功能,优化粮食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9.
肖群 《农家之友》2009,(26):9-9
文章从播种、移栽、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湘杂油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农民科技培训》2011,(4):30-30
品种来源:株1S×华819 审定情况: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 审定编号:湘审稻200501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两系杂交中熟旱籼稻,全生育期106天左右,比对照湘早籼13号短1天。  相似文献   

11.
早稻是国家粮食储备的主要品种之一。今年浙江省上虞市用于储备轮换的"订单"早稻的收购入库工作不仅进度快、质量好,而且订单履约率达到100%,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这其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就江西粮食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存在的问题1 .粮食生产的结构不合理。首先。粮食种植结构不太合理。 1 998年 ,全省早稻种植面积为 1 32 7798公顷 ,占稻谷播种面积的 4 5.35% ,且基本上是劣质稻。生产仍然是单一的供人们直接食用的粮食 ,对于转化型粮食如饲料用粮等生产非常少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其次 ,粮食的品种结构也不合理。我省生产的籼优系列、威优系列的稻谷在广东市场、福建市场甚至在江西本地市场竞争不过东北大米、江苏大米、泰国香米 ,就是因为品质不行 ,市场不接受。所…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11,(8):14-14
2011年6月,丰乐种业水稻品种“丰两优四号”被国家列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筛选试验对照品种,“丰两优香一号”被湖北省列为中稻区试的对照品种。今后审定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筛选试验新品种和湖北省中稻区试新品种,在产量、品质等方面将分别以“丰两优四号”和“丰两优香一号”为标准,进行对比审定。  相似文献   

14.
红优2号是云南省红河州农科所选育出的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的籼型常规稻新品种,是继红优1号后选育出的达到国标优质稻标准的一个优质高产籼型品种,该品种米粒细长,米饭清香、软润、冷不回生,深受广大农户、消费者喜爱。2002年被评选为云南省第三届优质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订单粮食”这种新型的集生产、加工、流通于一体的组织形式悄然兴起,据媒体报道,在一些起步较早的地方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然而,这在产粮大县——湖南省南县的几年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少困惑而难于顺利实施。困惑之一:市场认可的优良品种难寻觅“订单粮食”发展的关键是要有市场认可的好品种,市场不认可,“订”得再多,也只能躺在仓库中睡觉。前几年,南县在大力发展早稻优质稻“订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种”出多门,品种繁杂。由于种子供应多渠道,农民四处购进种…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早籼中鉴99-3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联合育成的优质早籼新品种.在湖南省区试中,表现米质优、中熟、产量较高、抗性较强,是粮食企业基地种植和加价收购早籼优质品种,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国家育种攻关补助,已被农业部推荐为50个全国水稻主导品种之一,该品种已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在认真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我们将其作为优质早稻主推品种在全市进行了全面推广,由于各项技术措施过硬有力、落实到位,到2005年全市推广种植中鉴99-38累计18万多亩,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其中2005年种植12万亩,占早稻面积的27.8%,是我市优质早稻重要的主栽品种,预计仍有较大的上升发展空间.中鉴99-38种植户每亩平均增收51.9元,实现了种粮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同步.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上虞的早稻收购工作是在遭受台风和阴雨的恶劣气候影响、粮质把关难度增大、多渠道冲击严重、市场管理困难等等的不利条件下展开的。开秤以来,我们坚持以省局布置的“创建粮食收购先进单位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保障粮食安全为宗旨,咬定目标不放松,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粮食收购工作的好成绩。截至8月底,共收购新早稻1750多万公斤,其中订单收购1504万公斤,已完成早稻订单的97%,超出省定指标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粮食局、财政厅和农业发展银行日前联合出台了《浙江省国家定购粮和保护价议购粮费用利息补贴暂行办法》,内容包括:补贴范围:省内按国家定购价、定购基准价和当地政府确定议购保护价收购的小麦、大麦、早籼谷、晚籼谷、晚粳谷等,以及按计划调入(含省外)的定购粮,凡收购价或调入价高于市场价的周转性库存粮食,由当地财政按本办法给予费用利息补贴;各级政府储备粮油补贴仍按现行政策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9.
1 2005年全省粮食工作回顾 1.1 服务“三农”,执行政策,粮食收购创近年新高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是贯穿全年粮食工作的一件大事。湖南省于2005年7月28日和11月8日先后启动了早稻和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早籼稻、中晚籼稻市场收购均价分别由启动前的每50公斤65元、68元上升到最低收购价以上,较好地保护了粮农利益,做到了政府、企业、农民“三满意”。全年累计收购粮食51亿公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6亿公斤,均创近年新高。按最低价收购粮食 29.35亿公斤,居主产省前列。仅最低价收购一项,为农民增收3亿多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给粮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从1999年开始,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基地+农户为模式,大力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狠抓优质粮油开发,实施“订单农业”,打造品牌,推进粮油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粮油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2001~2002年,全县发展优质稻2万公顷,其中,高档优质稻0.67万公顷,涉及20个乡、镇,落实订单0.35万公顷;中档、大众化优质稻1.3万公顷,涉及50个乡、镇,落实订单0.93万公顷。发展优质油菜2万公顷,落实订单1.3万公顷。落实主要品种有:胜泰1号,E优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