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人     
<正>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他所著的《国富论》,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因而被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是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斯密提出  相似文献   

2.
工资决定理论: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资决定或工资生成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历史演进过程看,先后出现了以配第和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及流派众多的现代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本文概述了有代表性的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及现代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简介了其产生背景和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维度比较了两种工资理论的异同,提出了对探索和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可资借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命题以来,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界谈论比较多的热点话题。各国经济学家在他们的专著中比较系统地论证了国际贸易所带来的静态利益,同时还认为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出口的快速增长,会带来间接的动态利益。其主要理论代表是:英国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亚当&#183;斯密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李嘉图创立的比较优势理论与穆勒所发现的贸易动态利益;  相似文献   

4.
企业组织本质问题就是一个企业组织为什么产生及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学中,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斯密用分工和交换理论启蒙了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的研究,而随后的“李嘉图偏离”使这一问题淹没在“只注重市场交换”的浩瀚海洋之中。科斯重提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但其理论的基础还是市场交换,使其陷入了“交易费用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新兴古典经济学复活了分工理论,使得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的研究得以真正登场亮相。于是,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完成了经济学视角下企业组织本质问题研究的述评。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学的“异域情缘” 经济学简直是一个多情种。在经济学“鼻祖”亚当&#183;斯密时期,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国民财富的增长”。到了马歇尔,这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经济学则成了“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西方金融治理在理论发展与实践发展上存在截然相反的过程:理论发展经历了从重商主义强调政府干预到古典政治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作用的转变,实践发展经历了从复本位制到金本位制再到纸币本位制的转变,这意味着金融治理实践从自由走向干预.这种"悖论"在英国金融治理中表现的特别明显,文章以此为例,深入剖析了19世纪中叶以前"自由"金融治理的思想史演变,提出古典政治经济学"自由"金融治理的洛克-休谟模式和斯图亚特-斯密-李嘉图模式过于强调古典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对立,但就宣扬"自由"金融治理而言,这两者的目的 是一致的.英国货币金融治理的实践发展表明,国家干预才是历史的主流,对英镑的干预是英国能够引领现代金融发展的决定性前提,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强力干预,英国古典经济学才会产生对自由市场的渴望.  相似文献   

7.
杨小凯所著的《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是起始于他与黄有光合作编撰的《专业化和经济组织》的开创性工作的一部最新专著。建立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yang(1988)),信息是相同的:主要关心资源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从来没有领会亚当·斯密关于专业化在决定经济被组织方式中的角色这一预言。主要关心经济组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带动现代数理经济学更接近它的斯密遗产。  相似文献   

8.
新古典经济学与经济学创新李衍龙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该学派因假设行为最大化并以机械均衡为理论核心而招致诸多批评。在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同时,人们也在试图改革和创新经济学。目前,就经济学创新问题人们远未达成共识,但探讨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走,...  相似文献   

9.
交易过程与交易成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交易作为基本的经济活动,其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形成了交易成本定义的多样性。人们对交易成本理解的分歧,使得在解释经济现象和构造经济理论时,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两种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斯密的方法论具有二重性,他既应用科学抽象法分析经济现象间的内在结构与联系,又通过归纳法将各种现象间的联系描述出来.这样的研究方法使斯密得出了许多超越前人的结论.但他的研究存在着无法从抽象回到具体的缺陷,而李嘉图在着重发展抽象法的同时,强调不仅应重视分析,还应重视综合,通过同时应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使描述从抽象回到了具体,克服了斯密的缺陷,使经济学方法论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李嘉图的一元方法论过分追求逻辑的严密性,而忽视了经济学的社会性与历史性,使其理论空有严密的外衣却脱离了实际,这也被美国学者熊彼特称之为“李嘉图恶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