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露易丝在得知丈夫去世消息后一小时的心路历程。2018年全美最畅销书籍《成为》是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书中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政治生涯,展现了一位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将出版跨度达一个多世纪的《一小时的故事》和《成为》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婚姻、家庭以及个人的追求,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以期展示女性意识的变化轨迹,启迪每一位女性都要做好自己,追求并最大化挖掘自身的价值,努力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相似文献   

2.
杨翔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216-217
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在初次出版时,受到了当时社会的严厉谴责。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者则对这部作品持高度赞扬的态度,并且将作者列为女性主义作家。进入21世纪初期,人们又对这部作品重新反思。对于一部作品的评价,不同时代观点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完全相反。从作品本身和时代背景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亨利.詹姆斯在《德莫福夫人》中刻画了一个被忽视、被压抑的女性形象——德莫福夫人。她深受男权制统治的压抑和扭曲,但却一直努力为追求自我而进行本能的反抗。通过描写德莫福夫人对夫权制的反叛和颠覆的女性故事,作者亨利.詹姆斯表明了其鲜明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对男权社会的积极挑战。  相似文献   

4.
刘琼 《大陆桥视野》2016,(20):341-342
《简·爱》(Jane Eyre)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仔细分析小说的内容不难发现,主人公简·爱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作出了顽强斗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来自维也纳的陌生女人用其短暂的一生苦恋作家R先生的故事,塑造了一位为爱甘愿奉献自己、牺牲自己的女性形象。试图以女性主体意识为理论基础,来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做一个新的解读,不难看出,在这部作品中茨威格选择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表达一位男性作家对女性的同情、怜悯之情。  相似文献   

6.
张愿贞 《时代经贸》2010,(24):276-276
张爱玲和艾丽丝·沃克分别为20世纪东西方著名女性作家,关注女性命运,展现女性意识和女性自觉是她们作品创作的重要特色。本文从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比较两位作家的主要作品及其思想,探究她们笔下共同的女性自觉意识和不同的女性独立。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在《金锁记》中以她自己最犬儒的方式写出女性的权力和欲望,女性怎样采取一种极端方式和当时男权社会抗争.从而显示出女性的力量,也折射出张爱玲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8.
印度当代著名作家艾拉·萨克塞纳的小说《草的诅咒》叙述了比什诺伊村落的女性为保护树木不被砍伐而紧抱树木、与树同生共死的故事,堪称一曲护树女斗士的悲壮赞歌。该作品蕴涵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比什诺伊女性与自然和谐相生;比什诺伊妇女为拯救树林而壮烈牺牲;比什诺伊女孩为拯救树林而积极贡献力量;大自然以土地的贫瘠报复征服者。这些思想对发挥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和艾丽丝·沃克分别为20世纪东西方著名女性作家,关注女性命运,展现女性意识和女性自觉是她们作品创作的重要特色.本文从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比较两位作家的主要作品及其思想,探究她们笔下共同的女性自觉意识和不同的女性独立.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的美国,在女权主义盛行的情况下,许多女性作家也开始写作缺乏艺术性的通俗小说,并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追捧。很多作品在时间的考验下,慢慢地丧失了吸引人的光芒,但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仍光芒四射。对此,着重介绍《小妇人》的创作背景,《小妇人》的基本内容,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基本情况,最后分析《小妇人》中的女性主义,以期挖掘《小妇人》的写作立意,实现读者对《小妇人》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是英国最重要的战后作家之一,她继科幻小说创作阶段后,回归现实主义的一部杰作《第五个孩子》讲述的是一个被称为"异类"而被社会甚至家人抛弃的孩子的生活经历的故事。其中所描述的人性的关系看似虚伪残忍,却也正是这个时代之下活生生的写照。希望从分析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的成因,来解读当代人性的冷漠与孤独。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代产生一个时代的人,从人所构筑的文学作品来看,其中既闪现着作者内心所思所想的艺术光芒,也能够看到一个时代的发展脉络。在当代女性作家中,铁凝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力,用她那敏锐的目光,从女性视角出发,完成一次又一次男权社会下女性真实生活境况的书写,在书写时使生命本相被揭示,社会现实被映射,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作品中女性文学形象的鲜活动人。其发表于2021年第8期《小说选刊》上的短篇小说《信使》,很好地说明作者对极为深刻女性自觉意识的彰显,以及彰显过程中的女性文学形象的体现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卢黎 《大陆桥视野》2011,(24):113-115
《呼啸山庄》和《荆棘鸟》两位女作家都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情投意舍、心心相印,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反对讲究门第等级的婚姻观念。不同的是,考琳·麦卡洛主张在遵守社会既有规范下的人间之爱,艾米莉主张超越世俗、超人间的灵魂之爱,精神之爱。艾米莉和考琳·麦卡洛的小说都体现出反抗男权制歧视欺压女性、争取女性权利、追求女性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女性观。不同之处在于,艾米莉的女性意识比考琳·麦卡洛更坚决、更彻底,考琳·麦卡洛认同男权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观点,遵循传统只是反抗其不合理。不公正之处;艾米莉对男权社会却是坚决的反抗,以叛逆者形象出现。考琳·麦卡洛是不完全的女性主义者,她的观点较现实,能够被认同和接受。艾米莉是比较彻底的女性主义者.但是她的观点在当时不会被接受也行不通,只能是绝望的反抗,无力的叛逆。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不失为一个研究小说《磨砺》很好的切入点。小说的女主人公罗莎蒙德一系列离经叛道的思想与行为——将男性边缘化,使其成为女性的“第二性”与“他者”以及用母爱取代性爱作为其精神独立的主要途径——蕴涵了德拉布尔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表明了她既不同于传统女性又有别于激进女性主义者,在倡导女性独立的同时又强调做母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旅居荷兰的台湾女作家丘彦明曾以《浮生悠悠》和《荷兰牧歌》为华文读者所熟知,现如今又有一本同样题材的散文集《在荷兰过日子》问世。她在荷兰生活多年,一直以那里的田园生活作为写作的土壤,夫妇二人过着令人羡煞悠闲自在的隐遁生活。  相似文献   

16.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在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强调了女性务必要有一种自我觉醒与自我表达的精神,建立独立于男性世界的自我意识.而女性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就在于自我意识的苏醒.  相似文献   

17.
石萌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72+290-272,290
女性主义并不是一种批评方法,而是有助于认识媒介活动中性别的"刻板印象"。其中,女性是被建构的、男权社会的一种内化。在社会性别秩序中,所谓的"女人"都是固定的角色,而《末路狂花》从当代女性主义出发,探讨讲求多元发展和差异,强调理论和实践中关注因种族、阶级、年龄、性取向、性别认同而在女性之间出现的差异,并且拒绝以白人、中产、异性恋的女性主义的声音视为普遍和唯一的标准,要真正的发出女性的声音,拒绝歧视,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让更多人看到女性本质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谈张抗抗作品的人性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抗抗作品中关于人性的描写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对知青生活的自审和反思、检讨;对当下生活中人性的重新认识和评估。知青生活体现出的人性色彩主要体现于几部短篇小说如《淡淡的晨雾》、《白婴粟》以及长篇《隐形伴侣》等.这是对人性中“恶”、“矛盾”、“谎言”等的揭示,表达了知青思想的复杂性。而80年代的创作包括《情爱画廊》、《作女》等,张抗抗视野转变,关注都市知识女性的思想生活,凝结了对当代女性生存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羊脂球》和《月牙儿》两部作品的题材均来自于"妓女故事脉络",是两个作家对早已存在的妓女故事、情节、事件和行为的再次加工.两部小说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吃人"的社会,也让人们对黑暗社会有着无比的痛恨.本文主要对《羊脂球》和《月牙儿》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形象之进行比较,从而探求两部作品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相似文献   

20.
女作家张爱玲是一位生活在旧中国的知识女性.她对当时知识女性的生存状况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几位年轻的知识女性形象,讲述了她们悲凉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知识女性艰难的现实生活和艰辛的情感经历,并引导人们去思索让知识女性生活幸福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