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建立,区域“三线一单”划定越来越受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关注。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为研究区,结合环境要素分区,对比分析基于拟合行政边界和拟合国土空间规划边界的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成果,以期更好地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相似文献   

2.
《山东建设》2005,(2):10-11
根据《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和评选办法》,经部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授予海南省海口市、山东省烟台市、江苏省扬州市等3个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授予“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建设”等29个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相似文献   

3.
李茜  毕如田 《科学决策》2011,(12):72-83
煤矿区作为城乡经济发展集聚区,构建煤矿区城乡生态化建设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煤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内容,构建煤矿区城乡生态化建设内容:依据煤炭资源开发中经济变量,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及城市和农村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发展规律,提出煤矿区城乡生态化建设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寻求山西省煤矿区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稳定协调。为优化资源环境经济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对保障煤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和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涵,意味着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和乡村生态系统的良性平衡,城市有乡村的美景与生态,乡村则做到基础设施健全和生活便利,城市生态环境乡村化,乡村环境城市化。与这一要求相契合,《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把生态作为城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规划到人居环境改善等各个方面,全面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5.
《结构调整信息》2004,(3):F002-F002
近年来,门头沟区始终以建设首都西部生态屏障为功能定位,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该区人民发扬革命老区精神.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城市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人民医疗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去年,该区第九次党代会贯彻十六届三中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制定了“一城带四区”发展思路,即:以现代化生态山城建设为龙头,  相似文献   

6.
翁孟迁  叶波 《特区经济》2010,(11):155-156
城市的形象定位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品质和速度,科学合理的城市形象设计对城市形成核心竞争力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从海口市资源环境和城市发展现状出发,提出转变海口市城市经营模式的必要性,进而勾勒海口市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初步构想,最后提出海口市建设海湾型城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总体上己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本文围绕新农村建设,从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发展不均衡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构建城乡一体的绿色生态网络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等方面对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崛起,是海口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文章以相关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海口市在绿色崛起战略的影响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得出海口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着人均GDP偏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处于低位、所辖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明显等问题.提出了绿色崛起背景下海口市扩张总量、加快人均GDP增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丹江口水源地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其生态环境地质变化影响南水北调终端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本文以丹江口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易发性、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建设适宜性等进行系统评价,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地质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正梁平县在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中被划定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后,及时优化调整了全县"137"发展战略(即围绕"富民强县、全面小康"这一总体目标,紧扣努力建成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产城融合先行区、统筹城乡示范县"三大发展定位,聚力推进"城市建新区、工业拓园区、旅游造景区、统筹城乡建示范区、效益农业抓龙头企业、商贸流通建专业市场、对外开放抓招商引资"等七项重点工作),以此构建"七项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报告》2007,(107):1-23
湖州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坚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本报告基于对湖州市三县(区)、145个村庄的调查,分析了湖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总结了湖州市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的基本经验。本报告提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完善农村各项建设规划,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发育农村各种自治组织,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丽 《理论观察》2013,(2):121-122
做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特殊地带的城乡结合部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教育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教育在政策资金、内外环境、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方面的现状,并对存在问题简要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使更多人关心、关注城乡结合部的教育情况,促进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07,(23):49-50
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趋势,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融合、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而中心镇是城市发展和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要素梯度集聚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社会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转变,城乡关系也会经历“城乡分化”、“城乡分离”、“以城带乡”、“城乡交融”、“城乡一体”五个阶段。其中,在以城带乡阶段,客观上城市资源有着强烈的参与乡村建设发展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龚锐 《重庆经济》2006,(9):45-45
与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直辖市最典型的特征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针对重庆市只有主城区一个特大城市,其经济辐射力、影响半径难以覆盖整个重庆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成六个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大中城市,形成城市群,来传递主城特大城市的影响,增强其他各类城市的辐射力,加快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这样的决策对于加快重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很好的作用。但也可以采取缩小农村面积、减少农民为出发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与城镇化建设措施相配合,统筹城乡、协调区域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提供条件:可以从人口数量上补充城市发展过快而后劲不足;可以增加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  相似文献   

16.
城乡联动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各自的优势出发,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依赖,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繁荣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它把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但对某些缺乏工业支撑、缺乏城市带动能力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县一级地方政府而言,落实起来较为困难。本文就武陵山贫困落后县如何利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在工业匮乏、城市反哺力弱的情况下,探讨了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苟永兵 《魅力中国》2014,(8):259-260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因城市扩展、土地利用的改变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完美应对模式,是各个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成长最迫切的需求。必须将恢复生态学和生态恢复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思想贯穿于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一建造一管理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的省会海口市,是一座终年椰林葱翠、四季如春的海滨城市。 海口行政区面积236.4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3.64平方公里,1998年全市总人口63.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2.79万人。 1998年,海口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10.27亿元,GDP增长8.6%。199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年财政收入14.04亿元。1999年上半年,经济各项指标均比1998年有所增长。特别是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经济结构调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海口市经济的发展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海口市坚持高标准进行城市环境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曾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20.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不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一致的。城乡融合发展,让城市和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通过推动城乡融合,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才能让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过上美好的生活。对重庆而言,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市情特点,也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要解决的工作重点,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