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藻暴发是太湖面临的重大水安全问题,通过分析蓝藻的生理特性,结合太湖的气候特点,得到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为营养盐和气象条件。水体污染造成的富营养化是蓝藻生长发育和暴发的基础,而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条件是蓝藻暴发的必要条件。只有上述条件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蓝藻暴发。现有的蓝藻治理措施主要有源头控制、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态修复等。  相似文献   

2.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的突飞猛进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得人们的生存经受着强烈的考验。而当今污染体现严重的蓝藻水华中含有大量的微囊藻毒素,对人们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讨论了蓝藻水华的成因和危害等,并从外源削减与控制、内源削减与控制、湖内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方面阐述了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江苏宜兴市政府近日宣布,该市将陆续投入5.74亿元全面整治箨鞯莳可,重点组织实施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五大工程29个项目,以有效改善沿河生态环境,提高入湖水质。  相似文献   

4.
正政府耗资近亿元,湖南湘和化工厂镉污染治理未果村民人均补偿最高仅3800元,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62亩重金属污染土地,711名镉超标村民,3000多名受害群众,19名异常死亡村民,十年污染,六年治理,耗资亿元,还是未能阻断污染的蔓延,双桥村民的噩梦仍然在持续。作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项目,湖南浏阳市长沙湘和化工厂镉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报告》2006,(246):1-16
我国长江三峡建设已基本接近完成,为深入治理和科学开发利用洞庭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宜改变治理洞庭湖的思路和支持发展方式,规范建立科学防洪和利用洪水资源化的新样板,把洞庭湖列为国家生态湖重点进行治理,并全面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和现代化建设。本文对洞庭湖流域提出水资源保护,防止水质污染,建立和完善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政策措施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居民参与污染治理一直以来部备受关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鳌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居民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对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进行价值评估,平确定当地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研究蘑菇湖水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d、Hg、As、Cu、Pb、Cr、Zn、Ni的污染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污染主要来源,以期为蘑菇湖水库沉积物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要扭转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必须对各类污染实施有效的治理,针对我国现行环保基础设施薄弱、排污源头大、污染治理运行效率低下、环境监督难的实际,将“谁污染,谁治理”改变为“谁污染,谁付费”,走环保设施运营的市场化和工业污染治理产业化道路,才能有效保证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有效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因子评价法和污染指数法的郑州大学眉湖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pH、DO、COD、BOD5、氨氮、总磷、铜、总铬等水质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污染指数法对郑州大学眉湖水质进行评价,2种方法所得结果均表明眉湖水体功能明显受到制约,部分水质指标超过甚至严重超过Ⅴ类水体对应的浓度限值。以此对保护眉湖景观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尤其是河道水环境。灵活应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有利于改善河道水环境,因此本文利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研究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相比其他技术手段,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减少河道水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降低水环境的污染物浓度。因此,要合理利用该技术进行外源污染与内源污染控制,构建人工净化体系与水体自净体系,进一步优化河道水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浙江面临较为严峻的地表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和废气污染,为加大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不少县市把“谁污染、谁治理”作为重要指导原则。相对“有污染、无治理”、“一家污染、大家清理”,“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具有较大进步意义。但该原则存在理念上的缺陷和操作上的困难,不利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开展、长效坚持和环境质量的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12.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14):30-30
又到盛夏时节,本是嬉水畅游的好时光,但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屡屡耳闻目睹的却是水污染、水危机厂——太湖蓝藻暴发尚未结束,巢湖蓝藻污染又接踵而来;湖北宜都因上游工业污染导致全市停水“一波未平”,江苏沭阳饮用水源受污染、城区20万人断水“一波又起”。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痛陈时弊的的一番话,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两年前的松花江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事故高发期;而今年夏天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如何治理太湖污染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太湖富营养化是这次太湖蓝藻大暴发的根源,资源化脱氮脱磷是治理太湖蓝藻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蓝藻打捞资源化利用、水草种植资源化利用和湖泊清淤资源化利用三大具体措施。文章最后指出,既要严格控制好源头氮、磷物质排放,也要采取切实措施脱氮、脱磷,太湖水体污染的这一痼疾才能得到彻底根治。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苏省太湖流域15条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负荷占太湖入湖污染物总负荷的80%以上,开展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对于太湖流域水环境和湖体富营养化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河网模型计算环境容量和重点工程的实施,削减入湖河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使河网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从而降低太湖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21年南四湖水质监测数据,对南四湖及其入湖河流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了南四湖水质现状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南四湖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其下级湖水质优于上级湖;南四湖主要污染指标总磷与总氮浓度变化有明显趋同性,全年总磷和总氮浓度均在6月开始逐月升高,至10月达到峰值,11—12月有所回落;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入湖河流水质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和春季水质较好,秋季次之,夏季水质相对较差。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南四湖及其入湖河流水质,结合山东省近年来采取的对策,提出改善南四湖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明恕 《上海改革》1998,(1):36-37,28
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70年代世界各国一般通过不断增加投入,对业已形成的污染进行单项治理,如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这种污染控制战略被称为末端治理。末端治理需要高额投入,却忽视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没有将环境保护与生产统一起来,有时甚至使两者对立起来,因而难以有效遏制伴随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的继续恶化。美国国家环保局统计表明,美国用于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7.
吴欢 《魅力中国》2014,(17):48-48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是。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因为我国目前企业的数量较多,所以企业的污染治理就显得特别关键。让企业参与到环境的污染治理中来,不仅可以保护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还可以在某些资源上实现循环利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本文对我们企业的污染治理进行探析。先对企业的污染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在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的企业治理污染方面能够有一定的帮助,并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滕飞 《中国经贸》2009,(20):246-247
在现代社会,河流的自然形态与河流的分区域管理呈现对立和矛盾的形态,并表现出上下游纷争不断,污染责任模糊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唯有改变传统行政分割的水域管理方式,建立跨域河流污染整体治理机制,才是解决跨域水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在其中,激励机制的建设成为污染治理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跨域河流治理的主体参与治理的动机,制定各主体的激励措施和方式,并进一步整合为跨域整体治理机制,实现各个治理主体的积极合作和共担责任。  相似文献   

19.
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存在责任主体复杂、投融资困难等问题。从国内外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宏观层面,缺乏对具体制度的思考,同时缺乏我国国情下责任主体认定的探讨。本文以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土壤保护法律,系统梳理利益主体及其复杂关系,并分析处理利益主体关系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策建议,以构建和完善我国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责任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村污染问题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治理农村污染是加快福建生态省建设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福建农村污染的基本状况,认为福建存在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必须抓紧治理。文章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治理福建农村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