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武燕  赵燕 《北方经济》2022,(6):29-32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同时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地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点和难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碳排放大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自治区面临着运行机制仍需完善、碳排放总量大、减排技术瓶颈仍需突破、生态碳汇能力有限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切实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动能转换上下功夫,扎实推进鄂尔多斯市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鄂尔多斯实际,分析“碳达峰”内涵,浅析“碳达峰”和“碳中和”之间关系,在设定GDP增长预期水平、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和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模型研究鄂尔多斯碳排放趋势,分别预测在两种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情况下实现“碳达峰”的时间,从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提升碳汇水平等方面入手,提出安全有序达峰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国 《北方经济》2021,(3):25-27
继欧盟之后,2020年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大挑战,也是中国成为绿色经济体的最大机遇.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会对区域格局、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科技攻关等产生重大影响,内蒙古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和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地区,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既面临一些挑战,也存在诸多机遇.内蒙古需要因势利导地采取对策,在争取国家倾斜性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传统能源基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并促进能源替代、加大营林植绿力度并探索碳汇交易机制等方面争取新作为,力促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陶阳 《北方经济》2022,(9):45-48
内蒙古的能源结构难以摆脱长期形成的以高碳为主要特征的能源生产及消费的路径依赖,同时又受国内产业分工布局以及短期能源结构调整的急迫性的影响,这给内蒙古能源结构调整转型带来了实际操作困难和挑战。基于内蒙古能源结构现状及有关数据分析,建议尽快构建治污和降低碳排放双轮驱动模式,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把科技进步摆在能源转型的核心地位,协调并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和市场决定机制,积极探索能源高效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其他煤炭大省提供经验借鉴,确保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梳理和解读2020年9月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双碳工作所作的科学指导、系统谋划及战略部署,试图阐释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绿色转型低碳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的深邃思考与科学判断.为此,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自双碳目标提出至今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以及以中央财经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10.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内蒙古碳排放总量位列全国第四,人均碳排放强度属于全国之最.随着国家加速"碳达峰",对高耗能、高碳排的内蒙古尤为艰难.内蒙古既面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快速发展经济,又要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挑战也是机遇."达峰"意味着高碳内蒙古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机构,且碳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对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就越有利.  相似文献   

11.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是在关注人的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旨在建立一种对子孙后代长久稳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最理想的生活状态。绿色低碳发展开启了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践行。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着力点,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本文结合现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趋势,探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冰 《北方经济》2022,(10):49-52
目前,占全球经济总量超过70%的国家已先后在《巴黎协定》的基础上提出“碳中和”目标,全球碳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本文梳理了全球碳中和治理格局,分析了重点区域碳中和政策及全球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我国“30·60”目标为约束条件,测算了“碳达峰”对我国电力及能源结构的演变路径的影响。本文认为,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将推动能源需求持续上升,在碳达峰过程中,化石能源占比下降但规模仍将维持稳定,其在我国电力和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将继续维持。在具体政策的执行中,应当做加法而非减法,注重投资拉动下的能源结构优化,避免对传统能源的“一刀切”。  相似文献   

13.
牛君  程智超 《开发研究》2022,(4):123-132
研究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预测其碳达峰时间,对甘肃省能源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在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中贡献甘肃智慧和甘肃力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碳排放系数法核算甘肃省2005—2019年的CO2排放量,运用LMDI分解法识别甘肃省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使用STIRPAT模型,运用岭回归并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甘肃省“碳达峰”时间与碳排放峰值。研究发现,在低速发展模式下,甘肃省在2044年之前未出现碳排放拐点,未来仍面临较大的减排压力;在中速发展模式下,甘肃省在2039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14 278.68万吨;在高速发展模式下,甘肃省在2029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12 666.93万吨。以此为依据提出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增长,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发展绿色经济,提升人均GDP;加快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低碳产业4条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碳排放现状的分析,针对湖北省科技创新支撑碳达峰存在新能源技术利用率偏低、低碳技术工业化应用不足、行业企业绿色转型动力不足、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尚未成型等问题,提出了碳达峰科技理论支撑、明确重点行业科技减排路径、构建湖北省碳达峰科技支撑体系、开展低碳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对策建议,为科技支撑助力湖北省早日实现碳达峰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史蓉 《科技和产业》2021,21(10):208-211
近年来,碳中和概念股成为A股市场上的投资热点.虽然中国碳减排面临的形势严峻,但碳中和概念股的投资却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清洁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园林板块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以及碳交易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回避伪碳中和概念股、长期投资和借道基金轻松理财是应有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区域差异化"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友国  白羽洁 《改革》2021,(11):1-18
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区域的积极努力.不过,与国际社会不同国别或地区碳达峰所呈现的差异性类似,中国各省份碳排放态势的显著差异性也已经显现,并将在长期内持续.因此,各区域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从而以较低代价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为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所处碳排放阶段明确碳减排目标和步骤,根据碳排放驱动因素特征及变化趋势制定低碳发展水平提升策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谋求产业低碳转型,并将自身"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深度融入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对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全面部署,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双碳”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全面分析总结专项资金设立以来的管理情况,剖析组织与支持连续性的系统规划、地区差异的统筹考量、绩效评价和追踪评估机制完善细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协调机制、推动协同创新、开展创新合作、提升项目管理、加强监测评估等对策建议,为加快推进江苏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成未来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采用《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浙江省市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计算2010—2020年浙江省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识别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间通过设定基准、低碳、强化低碳三种情景,分析了2021—2035年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低碳、强化低碳情景下,浙江省分别于2034年、2030年、2027年实现碳达峰。为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确保浙江省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本文从顶层设计、绿色低碳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建筑绿色低碳、低碳交通体系、低碳宣传教育、科技支撑、生态系统碳汇等八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王芳源  刘宏 《北方经济》2022,(11):46-49
文章对甘肃省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梳理现阶段面临着能源产业发展条件好、结构相对合理、市场前景广阔等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存在矛盾、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供需不平衡、新技术储备不足等不利因素,最后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确保“双碳”目标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