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随着玻璃制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废弃玻璃的产生量逐年增多。废玻璃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如果放弃回收再利用而直接作为原生垃圾处理,这不仅会危害环境,同时也会浪费资源。因此,本文介绍了废玻璃的来源以及国内外的回收情况,探究了废玻璃再利用的途径和价值,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典型案例,提出可实施的回收办法,以促进废玻璃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2.
开展废显像管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进入了电视机和电脑更新换代的高峰期,预计每年淘汰量将达550万台以上,占整机重量55%~65%的显像管玻璃急需找到合适的资源化解决办法。借鉴废玻璃的成熟回收处理方法,同时考虑废显像管的特殊性,结合国外回收处理的经验,开展我国废显像管回收利用技术研究,保证其资源化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组成易拉罐罐体的三种不同材质进行了分析,以利于选择最佳工艺路线分别对其回收利用。为了更好地回收铝,在传统的熔铸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用快速凝固(RSP)及机械合金化(MA)两种新技术制备铝粉。用粉末冶金制备了玻璃含量超过33%的废铝/玻璃复合材料,为回收利用废铝、废玻璃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废旧物资分类回收社会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物资分类回收的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化生产的日益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由于分类回收能力的限制,大部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仅白白流失了有价资源,而且污染了生存环境。1 废旧物资分类回收的社会效益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六类可回收的废物量分别为:废钢铁4 300万吨,废有色金属120万吨,废橡胶92万吨,废塑料250万吨,废玻璃1040万吨,废纸1500万吨。这样一笔可观的再生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废纸的价值:回收利用1吨废纸…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我们中国物资再生利用技术考察团东渡扶桑,旨在考察日本的物资再生利用技术,学习其废旧物资管理经验。此行历时16天,在东京都、长野县实地考察了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再生利用工厂;访问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协会和日本“资源新报”社。考察内容涉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玻璃、废塑料、废橡胶、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处理、废木材、废家电处理等技术,还参加了有关废干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讲座。通过考察、学习以及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座谈,对日本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情况有了大致了解,深感日本的废旧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化行业催化剂需求的逐年增加,石化园区每年废催化剂产生量巨大,若处置不当,则会引发环境问题,同时造成资源浪费。本文重点分析我国现阶段石化园区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技术,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技术主要有两种,即重复性再生和资源化利用。石化园区要综合运用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技术,有效推进固废治理,降低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5,(5):26-26
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就在人们大声疾呼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全国每年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及大量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废轻化工原料、废玻璃等。为了节约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国家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采用利用先进技术,综合开发回收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     
废玻璃再生利用的途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将大量废玻璃弃而不用,不仅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还会侵占耕地污染环境。为此,必须努力探索玻璃再生利用的途径。1.用废玻璃生产玻璃包装物。在废玻璃中,约有80%~90%是玻璃包装物,平板玻璃碎片等只占10...  相似文献   

10.
废玻璃回用是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因此,笔者走访调查了扬州市环卫部门和废品收购企业等单位,重点分析了废玻璃回用难的原因,具体包括社会自发回收意愿薄弱、废玻璃处理能力不足、资源化利用附加值有限等,为打破废玻璃回用瓶颈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11.
居民丢弃的生活性玻璃,若焚烧,其体积并不变;若填埋,完全降懈需4000年。因此,回收再利用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广州生活垃圾处理厂,了解到目前废玻璃回收再利用面临成本高的困难.其中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增加了回收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废电脑及其配件中金的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脑使用的普及和更新换代的加快,等待处理的废电脑及其配件的量越来越大。金是废电脑及其配件中最主要的贵金属元素之一,科学合理地回收利用好废电脑及其配件中的金,对于保护贵金属资源和防止再生利用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十分重要。本文对废电脑及其配件中金的常用回收方法及回收工艺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1前言汽车属资源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从废汽车有效回收和再生利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和废塑料等有用物资的工作十分重视,并不断改进回收管理和再生利用技术。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和报废量亦将随之迅猛上升。为了充分利用这笔有用资源,近日国内贸易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印发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认证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内贸再联[1997」53号),以加强管理。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古训,兹介绍日本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废汽车再生利用的概况,以供参考。2$大…  相似文献   

14.
资源紧缺是我国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建立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现在,我国每年报废上百万吨的废干电池仍未得到回收利用,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环境。硫酸法钛白所产生的废硫酸治理也是该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利用废干电池和硫酸法钛白的废酸制备高附加值的锰锌铁氧体颗粒料和混合碳酸盐,可有效利用废干电池和废硫酸中的主要元素,其它元素较少且可通过净化除去并加以回收。工艺中采用废干电池全溶、硫化、高温焚烧治理汞,技术简单有效,设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且可用于无汞废干电池的处理,处理中汞未分散,形成的硫化汞稳定,易于运输、存放、处理等。该工艺的主要技术指标为锰、锌、铁、铜、钛等的回收率大于95%,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江阴市人人达塑胶有限公司在国内有关科研院所专家指导下,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对废弃橡胶的新技术处理与研究,成功地开发出可循环再利用环保建材系列产品。近日这项处理技术被推荐列入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其产品被国家建设部列入“2002年重点推广产品”。我国资源消耗高,二次资源利用率低,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变为污染物。其中,就拿近年来在我国六大废旧物资产生量呈明显增加之一的废橡胶来说,每年我国约产生150万吨,但回收仅为31%。因此,绝大多数的废橡胶与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塑料、废旧玻璃一样,给生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再生铅资源现状及铅市场预测毛麒瑞我国再生铅原料以废杂铅为主.其中废旧铅蓄电池占再生铅原料的80%以上。从事废杂铅资源回收业务的主要有物资系统的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商业系统供销社的物资回收公司、机电部门的蓄电他行业以及大量的个体和集体废旧物资回收者。...  相似文献   

17.
2010~2015年中国废旧物质回收加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14章。介绍了废旧物质及废旧物质加工的相关定义、分类、特点等,分析了国际国内废弃资源回收加工行业的现状,并对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废金属、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  相似文献   

18.
废PET塑料饮料瓶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我国PET塑料饮料瓶的消费量已达到 9.6万t/a ,废PET饮料瓶的再生利用 ,不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但目前只有很少部分被利用 ,其余的被随意丢弃 ,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其回收利用技术有着广阔的前景。PET饮料瓶回收方法有化学回收和物理回收两种。化学回收法是将PET废瓶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解聚生成有用化学品的方法 ,如生产低档燃料汽油。物理回收法是将废PET瓶经过分离、破碎、洗涤及干燥处理进行再造粒的方法。物理回收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将废PET瓶切碎成片 ,从PET中分出HDP…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电动车产业快速发展,铅蓄电池的废弃高峰已经到来。废弃的铅蓄电池是座宝藏。从废铅蓄电池等含铅废料中回收铅资源,可减少原生铅矿开采量,大大减少铅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我国废铅蓄电池回收很不规范,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国家进行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回收体系规范运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废铅蓄电池回收监管亟待立法。张天任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铅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低温废热回收技术取得突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研制出新型热泵系统,成功地回收低温工业废热。该成果日前获国家环保科技成果二等奖。在我国工业废热资源中.低于250℃的低温废热数量大,约占废热总量的63%,相当于工业企业总能耗的73%,但国内外在低温废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