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议庭是我国最重要的审判组织,合议制是我国最重要的审判方式,合议制功能的发挥正是通过合议庭的运行来实现的,合议庭运行状况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案件的审判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的审判制度建设。通过对现代化审判权运行规律的探寻,考察我国的审判实践,发现我国合议制的运行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亟需完善合议庭工作制度,设计合议制高效运行的机制,保障审判组织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人民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也有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的规定。可见,陪审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作为公民参与司法活动最基本的方式,被我国法律认可,人民陪审员制度正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商》2015,(47):250-251
我国法院审判组织包括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每一轮司法改革中都会涉及合议庭制度的改革。虽然合议庭制度是在不断进行深化中,但基于外部环境的因素影响,配套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合议制度的改革并不能完全实现所期望的独立、公平、民主和专业,达到审理者负责裁判、最终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目标。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审判行政化问题,以及合而不议、陪而不审的合议庭有名无实、权责不分的问题依旧严重。因此,结合我国法院的改革,探讨我国合议庭制度改革的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王一凡 《致富时代》2011,(3):166-166
我国非常重视法院调解,审判实务中的多数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是以调解方式解决的,这就使调解成为我国民事审判中最富有特色的制度。但随着法制进程的加快以及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对其进行改革、完善势在必行。该文拟就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完善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能推动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何浩  陈红光 《商》2014,(9):154-155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制度离不开证据制度,民事证据制度是民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体系,这就需要人民法官在民事审判中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本文结合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现状,从民事举证时限、事实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等角度分析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然性、体现方式以及探讨如何行使和完善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6.
较之民事审判中炙手可热的其他诉讼制度而言,民事邮寄送达制度往往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忽视,它是民事审判中最细微的程序性工作,若把民事审判工作喻为宏伟大厦的话,邮寄送达制度定是其根基上的磐石.在司法实践中,民事邮寄送达中存在送达效率不高、拒收现象突出等问题,不仅制约着送达程序功能的发挥,而且产生了不可小觑的亏蚀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负面影响.因此,根植于邮寄送达失范的现实原因,借鉴他域经验,构建切合我国国情及社会文化的邮寄送达制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貌似细微但却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陈云衢 《商》2013,(7Z):142-142
卷帙浩繁的法律法规和千头万绪的诉讼程序使得当事人在面对“官司”时往往无所适从,此时法官的诉讼指引作用就显得异常重要,释明制度符合作为民事审判改革指导思想的程序公正、司法透明、司法效率等现代司法理念要求,并能抵消民事审判改革后因当事人法律知识和取证能力欠缺而给整个社会增加的诉讼成本,而我国释明制度还存在不少的缺陷,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应该在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释明制度。  相似文献   

8.
蒋玮 《商》2013,(23):266-266
法官正确行使审判权是保障民事裁判公正的关键。在现行的民事审判中,由于法官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限制,以及社会公众对审判结果的要求不尽相同,使得我国现阶段的民事裁判理由的相关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民事裁判理由的实质性内容、影响法官选择裁判理由的因素等方面入手,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裁判理由相关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商》2015,(11)
审级制度的完善对民商案件的审判与管辖有了更全面的处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民事审判案件的缺陷问题有了较为完善的处理。三审终审制的构建、"全面审查原则"的废除、重新配置司法功能和审判管辖权及与之相关其他内容的审级制度的完善,对提高我国司法机关制度的完善与功能上的创新有重要的作用,使得再审制度与审级制度有了很好的分配。本文就探讨审级制度的内涵与目前阶段的新释义,并针对审级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对功能的完善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海洋 《致富时代》2011,(12):179-179
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颇具争议的现实性话题,在当今社会之中,诉讼爆炸现象的凸显,公民权利意识的日益增强,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其自身制度结构相对薄弱,为保护公共权利,维护公法的权威性,避免由于“恶意诉讼”而造成国家司法审判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应当以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必要性作为切入点,以完整的思路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1.
李爽 《消费导刊》2014,(2):155-155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与民事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况下,依法退出案件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民事诉讼法》中对回避制度作了一定的修改,但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笔者从扩大回避主体,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回避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爽 《消费导刊》2014,(1):155-155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与民事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况下,依法退出案件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民事诉讼法》中对回避制度作了一定的修改,但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笔者从扩大回避主体,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回避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博雅 《消费导刊》2013,(6):192-193
审级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民事诉讼制度,其基本功旋是纠正错误判决和统一法律见解。当代西方各国的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一般为金字塔型的三审终审制。我国现行的四级两审终审制审级制度存在先天不足,造成了制度体系上的不和谐和司法实践的种种弊端。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经验,遵循审级制度的基本原理,推进我国现行民事审级制度多元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程小雷 《致富时代》2011,(2):113-114
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实行两审终审的民事审级制度,但这一审级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种种弊端,已不适应我国民事诉讼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探究两审制度的不足,并研究建立第三审程序的可行性,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民事诉讼审判发展的需要。该文将以现行的审级制度为切入点,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并阐述设立第三审程序的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第三审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繁简分流的改革背景下,民事审判中独任制的适用扩张取得一系列成就,同时也遇到一些运行困局。本文主要对民事审判中独任制扩张适用后的问题进行完善研究。实践中,民事独任制的改革困境具体表现在独任制扩张适用的标准模糊、程序转化机制不畅以及独任审判的监督与制约不足等方面。此次在兼顾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益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现状,提出明晰独任制的适用标准、规范审判组织转化机制和完善独任制审判监督等建议,以期从民事独任制扩张适用的内在逻辑出发,构建更合理的适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制度在解决纠纷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法院审判的有机补充。但改革开放以来,法院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试图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这一制度困境的方法,以期对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尝试和新中国建立后的曲折发展,具有国家性、专门性等特征。但这一制度在内容规定上还存在过于概括,有的内容甚至缺失,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同时在理论上也有争议。在理论界主要是围绕民事抗诉制度是否违背诉讼法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争论,并形成了废除论、现时保留论等四种不同观点;在实践中,检法两家对抗诉范围的认识存在分歧,抗诉程序复杂,抗诉再审程序不完善,同级检察机关没有抗诉权以及检察抗诉权缺少措施保障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立法上原因,也有法院对检察监督权的非理性限制和检察机关对民事抗诉制度认识不到位,这些都影响了民事抗诉制度在维护法律统一实施方面的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尽管我国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理论上争议,在实践中还有困难,但民事抗诉制度建立以来,在维护司法公正,推进司法进步,维护司法权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事抗诉制度并不违背诉讼法理,与法院审判独立等也并不冲突。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民事抗诉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笔者结合制约机制,对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于诉讼法在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诉讼证据制度体系,导致因经济状况迅速发展变化而造成了频繁发生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滞后等弊端,因而,改革和完善民事诉讼制度已迫在眉睫。必须制定新的有关证据的规定,促进实施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陈真真  梁潇 《商》2013,(13):285-285
举证时限制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时间,而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有关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也存在不同。从市场经济的效益本质出发,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必须遵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因此,设立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可以实现法院以最低的审判成本达到司法公正、当事人以最少的诉讼投入实现自身权利的目的。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尚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这方面,可以借鉴外国举证时限制度以完善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根据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原则,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协商解决的制度。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诉法调解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处理民事纠纷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