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异地就医的问题由来已久,矛盾复杂且不宜解,管理体系也薄弱、不成熟,一直都是医疗保险制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异地就医中费用结算问题进行论述,分析了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的原因,在结合中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结算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是医疗保险基本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举措,为参保人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能充分发挥以民生为本的基本医疗保障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在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基金支付风险问题,严重影响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制度的顺利实施。 基于此文章研究河北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分析基金支付风险,提出几点管控的建议,旨在为增强服务工作效果、降低基金支付压力、提升人们的满意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人们对异地就医的需求大大增长。但是由于医疗保险立法、体制、机制和管理方面的种种障碍,我国目前异地医疗保险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分析异地医疗保险管理的现状,提出当前异地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异地医疗保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董理  李卢霞 《价格月刊》2009,(12):69-72
医保制度改革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异地就医结算则是医保制度改革需要着力进行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异地安置、异地工作、转移就医、出差旅游等临时性就诊产生巨大的人口流动量,使得异地就医结算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在分析长三角地区医保互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长三角地区如何加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服务,进而破解人才引进、人员流动的壁垒.  相似文献   

5.
加强医院异地就医管理,是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异地就医管理的重视,进行异地就医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促进医院异地就医管理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医院异地就医管理工作中依然面临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据此,本文中笔者就医院异地管理现状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为促进优化异地就医管理更好发展,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省医疗保险今年上半年有望实施“异地就医即时报销”。记者昨日从省劳动部门获悉,以后我省医保参保居民拿着医保卡在省内任何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都可享受医保待遇。  相似文献   

7.
医保异地结算是国家为满足民众不断增加的医疗资源需求,有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平衡便利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的患者就医需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利民普惠的好政策。医保异地结算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也是所有医保患者关注的民生问题。当下现有资源在地区、城乡及不同社会群体的患者之间配置不均,越来越多的人突破地域限制前往异地选择心仪的医院就医,这更加速了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结算政策的推行实施。然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是这一普惠利民政策可持续、健康发展无法绕过和回避的课题。文章基于医保异地结算政策实施的现状,结合广大参保人员的殷切诉求,分析新时期下的医疗保险异地结算难题和面临的瓶颈,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田英 《北方经贸》2012,(8):145+147
由于各地收入差异,政策差异,致使医保管理分散,缺乏统一性。尤其对于异地参保病患在看病和报销时遇到的各种利益损失和困难,相关部门在异地医保管理上难辞其咎。建立医保关系转移机制;提高医保统筹程度;建立医保网络;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建立;加大异地就医监管和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9.
孙伊婷 《中国市场》2014,(43):76-77
异地就医现象越来越频繁,全面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议统一统筹标准,加大政府投入,医保部门加强管理,实施法律制度配套;推进并完善省平台建设,实时上传并处理相关数据;以"候鸟老人"为重点,并开发门诊领域,积极推动辽宁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正在不断地完善保险项目的缴纳,企业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员工的医疗保障,是提高员工待遇的表现。一些单位给员工建立了企业员工补充医疗保险项目,这样更加强化了员工的医疗保障,同时也增强和提升了员工抗击风险的能力,极大地减少了员工的就医经济压力,基于此,本文对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有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红芝 《现代商业》2014,(20):103-104
我国已经进入全民医保时代,但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员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求日趋迫切,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就主要探讨了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路径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钱伟 《消费导刊》2009,(9):126-126
本文就企业参保职工异地就医存在的漏洞问题,谈谈自己对加强异地医疗管理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介绍日本"国民皆保险"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借鉴日本经验,提出我国应确立统筹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理念,全面提高国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提高医保统筹层次,打破户籍藩篱,切实解决异地就医问题;加强政策宣传讲解,全面提升医疗保险参保率;加强公共医疗保险政策的兜底保障性,保障低收入人群和收入中断人群病有所医;逐步考虑将生育保险纳入医疗保险制度体系;适时建立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均衡各地各制度间的医疗卫生支出。  相似文献   

14.
由于医保参保人员的跨地区流动性较大,比如企业外派长期的驻外人员的临时外伤就医、退休人员回到故乡定居、外出度假及旅游、去外地子女处暂住等,在居外就医和就医后的药费报销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实现异地结算一票支付,其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参保人员的异地看病和买药,其核心环节就是解决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费用的计算和清算。创建各地区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一票支付系统,是目前尤为重要的内容。基于此,文章对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一票支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闾越 《商》2015,(4):72+45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着亿万人民的健康和幸福,异地就医结算问题是医疗卫生改革的前提和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有了省级和区域间的探索经验,然而基于我国国情,建立全国性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平台还存在医疗保障统筹层次低、医保专网建设成本高、医保监管稽核难度大等困境,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按照统一规划、循序渐进、统筹全局的思路,从制度规定、财政政策和监管稽核三个方面探讨了实现我国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采取了多种就医措施,开展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在各医疗单位设置济困病床,实施降消项目等。使得我院门诊就诊人次逐年增加,结算方式也灵活多样,医院收费工作量增大。收费处作为医院货币资金来源的主源头,收费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一但出现漏洞和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甚至发生金额较大的经济犯罪案件。现就我院门诊收费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浅议如何采取措施加强门诊收费管理、监督工作,确保国家的财产安全与完整。  相似文献   

17.
徐梓川 《现代商业》2012,(15):111-114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可以加快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辅助应对疾病谱的变化,促进个人账户制度的改革,推进地方医疗保险制度的创新。在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门诊统筹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吸取部分地方的实践经验,从覆盖范围、筹资方式、支付政策、结算办法和就医管理几个角度着重进行设计。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到风险的防范和配套制度的完善,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安全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适合大学生就医行为的高校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减轻大学生医疗负担,间接帮助其完成学业,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对海南大学417名在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就医行为具有以门诊为主、在校医院就医的人数多、门诊医药费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住院开支较低等特征。是否参保以及参加商业或社会医疗保险对大学生的就医行为并没有显著影响。现阶段,将大学生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时应考虑到大学生就医行为的特征,从政策完善与执行两方面全面推进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具体措施主要有:提高普通门诊补偿比例,重新定位与改革校医院,控制医疗提供者的道德风险,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大学生的医保知情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保险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医保现场结算能简化医保待遇支付程序,方便参保人员看病就医,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达到方便群众、规范管理目的。本文探讨如何完善和提高医疗机构医保现场结算工作入手,着重分析了目前影响医疗机构医保现场报销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使医疗保险基金的保障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做好坚强的后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保险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医保现场结算能简化医保待遇支付程序,方便参保人员看病就医,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达到方便群众、规范管理目的。本文探讨如何完善和提高医疗机构医保现场结算工作入手,着重分析了目前影响医疗机构医保现场报销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使医疗保险基金的保障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做好坚强的后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