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金融作为支持棕色企业转绿的一种新金融,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具有期限超长、风险源多、政策变化影响大、风险多边等个性风险特征,管控好转型金融风险是保持转型金融健康、持续发展的前置条件。当前应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转型金融风险管理中应用,发挥其在识别、预警、贷后管理、风险处置方案中的功能,构建适应转型金融风险特征的数字化转型金融风险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2.
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越 《海南金融》2005,(4):33-35
维护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新的三大职能之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条件,又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防范金融风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特殊。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强化线上融资风险管理、强化数据资产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政府角度对和谐金融的实质、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和谐金融的实质是一个适度发展的金融状态;营造这种和谐金融状态就是适当处理金融效率和金融风险的关系;控制以汇率、价格和利率为核心的基础变量既是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营造这种和谐金融状态的核心;而重视并关注基础变量的变化、采取措施还原基础变量的真实信号、给基础变量展现真实自我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给基础变量在各市场间传导安装一个控制系统是营造和谐金融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和谐金融的实质是一种适度发展的金融状态;营造这种和谐金融状态的实质就是适当处理金融效率和金融风险的关系;控制以汇率、价格和利率为核心的基础变量既是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营造这种和谐金融状态的核心;而重视并关注基础变量的变化、采取措施还原基  相似文献   

6.
王劭斐  王彤 《新金融》2003,(8):37-39
2003年6月下旬,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首次以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由于此次处置在交易的机构上与资产证券化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被视为国内首例准资产证券化实践.从当前金融形势来看,我国金融系统结构特征导致金融风险过度积累在银行系统内部,而金融机构个体也需调整金融风险头寸的有效手段,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的产生是在国内现有约束条件下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效率的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金融风险指数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讨金融创新影响区域金融风险的非线性效应、金融风险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中介效应以及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31个省份的金融风险指数空间网络关联性显著存在;金融创新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呈现U型非线性特征,区域金融风险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监管在金融创新加剧区域金融风险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政府加强金融监管,合理适度发展金融创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佳  王晓 《海南金融》2012,(1):29-32
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可以和商业银行体系一样促使金融风险的形成、积累和传导,但国内外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在金融风险积累和传导中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结论.本文深入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基础资产及基本功能在金融风险形成和传导中的作用,并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对构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品种、基本模式、基础资产、评级机构以及监管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下旬,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首次以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由于此次处置在交易的结构上与资产证券化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被视为国内首例准资产证券化实践.从当前金融形势来看,我国金融系统结构特征导致金融风险过度累积在银行系统内部,而金融机构个体也亟需调整金融风险头寸的有效手段,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的产生是在国内现有约束条件下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效率的有益选择.本文旨在从金融风险管理的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简要剖析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构建和谐金融是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之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向前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而金融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样需要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安全必然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金融生态建设必须考虑金融风险问题.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有助于构建和谐金融生态,反过来,良好的金融生态也将进一步促进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产生有可能是内生性的,也有可能是其他经济风险诱导或转嫁的,因此,加强新形势下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促进和谐金融生态建设,有助于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肩负着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国有资产损失、支持国企改革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历史重任。处置与管理金融不良资产的艰苦过程,实质上就是构建诚信社会、维护法律尊严、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下旬,中国华融资产公司在国内首次以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由于此次处置在交易的结构上与资产证券化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被视为国内首例准资产证券化实践。从当前金融形势来看,我国金融系统结构特征导致金融风险过度累积在银行系统内部,而金融机构个体也亟需调整金融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通过SVAR模型构建了中美两国金融状况指数来表征金融波动,其次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将其划分为繁荣和萧条两种状态,由此构建了反映两国金融波动同步性的协动指数(SI),最后用因子分析和门限回归分析了两国金融风险的传导路径。研究表明,中美金融波动周期长度接近,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非对称特征。中美金融波动协动性及其风险传导路径会随着外部冲击和内部矛盾情势的变化而变化。门限回归结果显示,贸易因子在各区制内均显著,是两国金融联系的基础。金融协动性较低时,汇率因子是金融风险传导的主要途径。随着协动性提高进入中等水平,资产和利率因子成为主导。当协动性到达高区制时,股票和房价等资产因子仍是两国金融联系和风险传导的主通道,但与调控政策相关的汇率和利率因子开始显现出对风险的抵御作用,相关政策协调有助于抑制风险传导。  相似文献   

15.
数字金融作为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新金融模式,其跨区发展速度快与冲击力度大等特点对区域金融风险乃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言具有两面性。本文选取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本地区金融风险,但在跨区溢出中会增加周边区域的金融风险,长期影响尤为明显。影响机制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和融资约束降低本地区金融风险,但跨区发展时会导致金融竞争增加,加剧融资约束,增加周边地区金融风险。进一步地,根据数字金融发展和金融部门的结构体系特征,数字金融在使用深度方面发挥效力,在支付结算与信贷业务中表现突出。在金融部门结构体系中,政府、企业、银行部门的风险对数字金融较为敏感;在地区发展特征中,数字金融对经济发达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本文的启示在于,管控区域金融风险要根据数字金融发展特点的两面性来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途径,供应链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也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论文梳理了应收账款、存货质押和预付款三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提出了金融科技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解决方案,并对金融科技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制度分析金融风险管理,通过考察基本的经济制度、制度创新的成本、金融资源的稀缺程度、金融技术进步态势等制约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因素,可以看到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需求和供给一直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并严重阻碍了金融风险管理技术进步。在未来金融风险管理的进程中,应创造有利于风险管理制度发展的宏观金融制度环境,完善微观金融主体的风险管理体制,正确处理金融风险和金融创新的关系,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引入新的金融资源。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信贷挑战金融行业的竞争并加快金融创新,次级债是金融机构在追逐利润前提下的资产证券化产物,然而资产证券化放大金融风险。有效性冲突是现代金融风险的一个新特征,它挑战现有金融监管方式,金融监管不能适应创新需要使得次级债风波重创美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需求和供给一直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风险管理技术进步。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金融风险制度管理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在未来金融风险管理的进程中,应创造有利于风险管理制度发展的宏观金融制度环境、完善微观金融主体的风险管理体制、正确处理金融风险和金融创新的关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资产管理领域存在着资金空转导致“脱实向虚”、高杠杆加剧金融风险波动、层层嵌套导致监管失灵、影子银行过度膨胀集聚金融风险等问题,加强我国资产管理监管已刻不容缓.乱象之源是脱离国情的金融创新理论误导与实践迷茫,回归本真和本土是资产管理健康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治理资产管理乱象必须强化金融监管,保持对资产管理乱象的高压态势.同时,理论和监管体制要符合国情,金融创新要结合本土,金融要回归本真,监管主体要落实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