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图锹 《经济师》2014,(1):238-23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现实社会中存在企业招用人才难与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有政府、经济社会、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办学体制、机制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文章对企业招聘人才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具有"神道"传统的日本,不仅创业成功的经营者及其管理经验方法,被奉为"企业神"与管理哲学,在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受到尊崇,同时体现日本"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企业管理精华的企业用工制度,即人事管理制度中的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以及企业内部工会,也被视为"三种神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一曾使日本企业家引为骄傲,也使其员工受益之深的用工制度,在当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冲击。于是,在对日本如何走出景气低迷的辩证思考中,其企业用工制度的扬弃和新选择,也就自然成为人们的重要话题。日本企业用工制度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岳焕 《经贸实践》2011,(11):16-17
今年以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三高三难"(用工成本、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融资难、用电难、用工难)困境,企业负重前行,困难重重.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鼓舞企业信心,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是政府当前工作的一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先进科技”、“员工素质”、“人才”、“技术力量”都被人所重视、认可,而很少会有人提及企业的文化建设。慢慢的人们发现拥有这些要素的公司却不一定发展起来,先进的科技也会落伍,技术会被淘汰,人才会流动,企业的优势最终可能会失去。一个企业客观存在的优势再多,却难  相似文献   

5.
随着《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正式公布,"廉价用工时代"和"用工单位零风险时代"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企业用工风险急剧加大,如何在规范用工的同时获取企业利润最大化成为所有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企业,尤其是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偏多的建筑企业,必须要适应法律环境的新变化,及时改变和调整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行全元化用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正视规范用工,迎接挑战最终达到激活用工制度、降低人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等多种目的 。  相似文献   

6.
张志朋 《新经济》2021,(9):72-7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零工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层出不穷,不断完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也助推"企业+平台+个体"新型用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新型用工模式的出现对共享经济平台企业来讲是一种挑战.未来,共享经济企业应当构建"4C"人力资源体系、积极拥抱多元化用工方式,并协同工会组织有效保障零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经济》2013,(7):19-29
又是一年毕业季,"就业"问题又成了社会各界的焦点,据说2013年被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生正面临着如何就业的难题,而很多企业却因为招不到人而苦恼。这种就业难碰上了用工荒的奇怪局面就这样产业了。面对这么多就业生,企业为什么招不到员工?企业有话要说。企业曲解了能力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黄琼 《经济论坛》2006,(19):10-11
一、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的表现1.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明显存在供需矛盾并存的“两头反常”现象。从劳动力市场看,劳动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总量均逐年增长,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的“两头反常”现象。一方面,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密集型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企业用工遇到“招工难”。调查中,80%以上劳动密集型企业认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难以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支付民工的工资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特定情况下,被压…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2年、2013年和2017年"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追踪调查"数据,使用Fractional Logit模型考察了企业灵活用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灵活用工的增加不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活动,企业灵活用工增加一单位,企业投入其全部收入进行研发活动的几率是原来的36.6%;灵活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9)
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人群,当代大学生却面临就业难这一个尴尬的局面,并且就业难这一现象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这种矛盾的局面看似令人费解,却也是必然。造成这种矛盾固然有诸多因素,文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日益突出?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是什么?就业观如何导致就业难问题?文章围绕以上问题,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进行分析和整理。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发展,但是依旧有很多有待完善之处,这不仅这制约着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甚至会引起劳资关系矛盾.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利益最大化,大量招收廉价劳动力,致使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不断出现问题.本文重点通过分析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章燕冰 《经贸实践》2009,(12):64-65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体系,突破了常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直接建立雇佣关系的一般用工模式,引入了派遣机构即第三方。劳务派遣的发展不但有助于安置下岗职工、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问题,促进我国境外就业,还有利于用工单位降低管理费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由于劳务派遣用工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我国的劳务派遣起步较晚,与欧美、  相似文献   

13.
陈盛千 《经济师》2007,(11):174-175
企业用工缺口在给企业经营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契机。文章在描述近几年企业用工缺口概况基础上,认为管理滞后是形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劳资关系改善、管理方式转变、促进企业创新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用工缺口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所提供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至今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社会失业、就业难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造成贷款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先亮 《当代经济》1999,(11):27-27
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难,使大批下岗职工长期滞留在“再就业中心”,不仅给政府财政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下岗职工再就业难,难在何处?除了社会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等客观大气候外,笔者认为存在着如下五难。 一是难在观念落后上。下岗职工过去长期在国企中工作,基本没有择业意识,一夜之间下岗失业,精神上压力较大,行动上不知所措,思想上依赖性较重,缺乏独立闯世界的闯冒精神。就业观念落后不仅仅体现在下岗职工本人身上,各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观念不能适应新形势的现象,整个社会还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临时性用工人员从业人员的增加,临时性用工问题弊端开始出现,企业投入解决劳资关系的资源明显增多,在劳资纠纷处理中经常处于被动。通过对企业临时用工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临时性用工企业的特点,对临时性用工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推行用工责任制、统包业主制的管理模式,实行总额控制、疏堵结合的治理方针,落实归口管理、分级责任的运行机制,逐步规范临时性用工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 企业劳动用工效率是企业总体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小和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劳动用工效率方面究竟谁高一些、谁低一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一个比较方法和指标问题。 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统计工作中,我国都直接用活劳动生产率,即按人均计算的产量或产值来作为衡量和测定企业劳动用工效率高低的主要方法和指标(这也是国际上惯用的方法和指标)。这种活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是以全员为基础来计算的,表现为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是以一线生产工人为基础来计算的,表现为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是实物形式的劳动生产率如人均产量等,也可以是价值形式的劳动生产率如人均产值等等。不管采用什么具体指标,它们都是以企业(或行业)活劳动投入量即劳动者人数为基础来计算的,都是直接用人均产出率来测定、衡量和表现企业的劳动用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用工荒"从东部向中西部蔓延,作为劳动力大省的安徽也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在分析当前安徽企业用工特点和劳动力供需趋势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企业缺工将趋向常态化,并从稳定供给、控制需求以及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的角度,提出保障安徽企业用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农民工职业培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 《发展研究》2006,(7):90-9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福建省成了外商和港台客商的投资热点,成了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数量上逐年增加、质量上逐步提升。“用工荒”和“技工荒”成了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增加,福建省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由于劳动技能的限制,农民转移就业难成了阻碍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是解决企业“用工难”和农民“就业难”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成为《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备受社会责难的内容之一。要改革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将会是结构性的调整,涉及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理念的修正。应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劳务派遣关系中劳动合同基础,以派遣期限为其劳动合同期限之例外,建立用工关系临时性与劳动关系相对稳定的劳务派遣机制,通过立法明确劳务派遣期限和劳务派遣中用工关系向劳动关系的转化条款,贯彻"雇用容易解雇难和派遣容易退回难"劳动法治理念,切实维护和落实同工同酬和社会保险权利,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以共同受益者承担共同责任,才能促成有序、公平的劳务派遣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