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李长书 《特区经济》2009,(5):281-282
进入新世纪,"中国制造"在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方面危机不断,软实力缺陷明显。本文在对软实力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软实力差距的本质和表现,认为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应该从宣传教育、地方政府激励、法制建设、消费者保护以及舆论监督等几方面入手去改变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环球财经》2009,(3):13-13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称自己的外交方式是“巧妙外交(smart power)”。对中国而言,这算不上新意。在胡锦涛任内,中国已经运用经济、政治和文化说服力打造自己作为负责任的世界领袖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通过解析软实力的概念,结合日本的"动漫外交"对中国的启示,和对中国在发展软实力这一领域所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中国发展自身软实力的优势所在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财富全球论坛于5月16日在北京举行,此前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会刚刚于4月底结束。接二连三的论坛与会议,使中国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持续注目的焦点,美国《新闻周刊》新近的一期封面章标题干脆就叫“中国世纪”。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必然,而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文化魅力。孔子学院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和交流中国文化的平台,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宣传意义和现实价值,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广西经济》2011,(11):16-17
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已进入第8个年头。在与会各方经贸合作数据不断刷新的同时,博览会也体现出推动各方平等互信、汇聚融合的“软实力”。《南宁宣言》正是这种“软实力”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软实力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率先提出的。他认为,一国的综合国力即包括由经济力量、科技力量和军事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所体现出的软实力。约瑟夫·奈的观点不仅在当时对美国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历经时间检验,成为当代各国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能否抓住机遇提升软实力,对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易强 《环球财经》2008,(6):48-49
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军队之间,以及政府、军队与平民之间的高度协作,体现并升华了国家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对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因此,明确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加快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加快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利条件,探讨加快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崛起的分析和争论几乎完全着眼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来自“软”性因素——包括文化、政治和外交——的力量是其大国地位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奇怪的是,软实力这个话题在有关中国的讨论中要么无人提起要么被人滥用。虽然中国在施展这种实力时会受到种种制约,但其软实力资源颇为可观,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软实力是什么?它是实力的一种。实力就是影响别人的能力,这种影响有三种方式:威胁、利诱和吸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模式"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模式"的成功造就的"中国奇迹",不仅使我国国际影响力得以迅速提升,而且使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大增强。"中国模式"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传统文化及独特发展方式均增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蒋国栋 《发展》2014,(8):79-81
以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为标志的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格局下,尤为受到各国关注。就中国而言,增强中国软实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现代化水平,消弭国外对中国的误解,扩大国际影响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命题,增强中国软实力已经升格到顶层设计层面。因而,进一步阐述增强中国软实力的时代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勇 《特区经济》2014,(9):19-20
文章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特征、价值及实施的根本要求,分析了"中国梦"与中国软实力的关系,提出了助推中国梦,提升软实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软实力”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海玲 《特区经济》2009,240(1):93-95
在印度崛起的过程中,“软实力”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印度对“软实力”的培养主要是以教育为突破口,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保护;还注意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些无形资源的发展状况,如技术、品牌、合作能力等;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政府十分重视优先发展软件,而把发展硬件置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公共外交的政治实质是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公共外交不只属于文化和传播学范畴,更属于国际政治学范畴。公共外交是国家运用特殊权力手段,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外交行为。作者分析了公共外交运用权力的方式,指出公共外交发挥其社会接触功能、适应相互依赖的新安全环境、丰富国家开展传统安全竞争的手段、巩固重要安全关系、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维护国内政治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功能,阐释了公共外交在国家海外利益扩展和保护、应对全球化导致的利益和文化摩擦、推动全球治理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从公共外交的政治基理出发,中国外交应当从多个方面推动外交的整体转型,其中包括对外国社会的有效接触、外交工作的价值观支撑、外交政策的政治传播分析和话语权掌控、外交博弈中的对内社会动员等,加快提升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国际经济合作等重大问题上的公共外交水平。  相似文献   

18.
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主席波顿认为,中国仍然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加强其软实力,尤其是外交、社会和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成功地成长为世界强国,仅仅有物质力量的积累是不够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是一条文明和解之路。  相似文献   

20.
《宁波经济》2014,(9):29-29
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并不是仅仅停留在GDP数字上的变化,而还成更加注重城市软实力的培育。《决定》要求加快推进人文城市建设,发展属于宁波的城市软实力。加强所史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