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康 《浙江经济》2004,(3):46-4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框架下,我国的宏观调控必须转变为政府主要运用规范的经济参数(经济杠杆)手段。配合以法律和某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通过市场中介而对企业实行间接调控。  相似文献   

2.
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工具贺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宏观调控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过渡到市场经济下的以经济手段为主。从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工具主要是需求管理,即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我国...  相似文献   

3.
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宏观间接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改进和加强工育行政管理宏观间接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制约工商行政管理宏观调控作用发挥的因素1、体制因素。工商行政管理现行约体制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在这种体制下,工商行司管理部门的人、财、物隶属于地方人民政府,在监督管至和行政执法中.在宏观利益和微观利益面前,在执行上级政策和地方政府指令中,难免向地方倾斜,特别是在奥个上级和政策有差异或有矛盾,又“二者不可兼…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法律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经济法律规范是市场经济重要的行为规范。当务之急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配套完善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经济制度与时俱进,在建国初期实施计划经济,随着经济情况发生改变,在20世纪末我国就将市场经济加入到经济体系之中,我国现在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将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经济状况两种发展手段相结合,既能保持市场经济的活力,又有宏观调控是经济市场的运行更为平稳。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对经济状况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中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体,对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的道德规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法容 《南方经济》2002,49(3):25-28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管理的主体进行宏观调控,如同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样,也必须遵守规则。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昭示,政府行为除了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之外,还必须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理念,遵守道德规则,增强自律意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对政府行为的道德规约显得日益重要。这是经济伦理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宏观角度看,税收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可以充分体现政府的政策意网和战略导向。调节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是政府节能事业管理和调控中最灵活、有效、重要的政策手段。首先,“节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正外部性要求税收政策界定和调整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很好地引导、规范和调节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这不仅确认了国家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而且也明确了国家在优化资源方面的作用。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要不要作为宏观调控一个层次的地方政府参与市场调控了呢?对此学术界及决策部门至今仍未形成共识,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严重地障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与发展,提高地方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吧、须明确地方政府在国家调控体系中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排斥政府行为,还需要完善的政府行为支持。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同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有很大不同。目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的政府宏观调控问题与职能转变问题,已触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范围及其调整,对此作一番探究,有助于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与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首先,企业追求市场目标,而政府追求社会目标。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而,企业追求市场目标本身就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追求社会目标也是必要的。因为单纯的市场目标有消极方面,它以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不能自动地反映社会需求的长期变动趋势,不能自动地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效结合,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必  相似文献   

10.
新税制下的个体征管初探李健个体税收征管一直是困绕税收征管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体经济又是一种最活跃的经济成份,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经济成份。但由于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各种经济宏观调控杠杆的滞...  相似文献   

11.
关于改善宏观调控的三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的目标应坚持以就业为先,“经济增长”应排在“增加就业”与“稳定物价”之后。当前中国经济的症结不是总量失衡而是结构失调,所以政府不宜采取调控总量的办法调整结构,结构问题应由“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分而治之。政府应当用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信号,通过市场信号间接调控企业。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从客观上就要求对经济的调控从主要依靠计划手段和财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金融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的宏观调控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同整个宏观经济调控一样,金融的宏观调控必需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而间接金融宏观调控则要以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和完善的资金市场为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实现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本文拟就现行金融体制存在的弊端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和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措施等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双重过渡经济学理论新论姜月忠(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一、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0世纪末一个重要的国际经济大趋势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富有戏剧性的。20世纪20...  相似文献   

14.
谢荣全 《中国招标》2006,(1M):20-25
政府从事宏观调控是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但需要我们清醒看到的是“问题(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干什么)与解决问题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同时产生了”。虽然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产生了,同时也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之间如何沟通以至和谐?会不会发生断裂?断裂后怎么办?也就是说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十分重视和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发挥政府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凡是成功的市场经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建立符合各国国情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区别只是宏观调控的方式,目标和手段不同,本文从计划部门的角度,着重围绕宏观调控的三个基本问题-调控什么,谁来调控,如何调控,谈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风险期,风险加大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复杂性的增加,中国加入 WTO 以及更大程度融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另一方面是我们目前并没有形成有效调控经济的体系,宏观调控还较多地依赖于我们在计划经济体系中习惯使用的行政手段。当然,风险加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经济危机、但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却不可避免地要加大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兼论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张素峰,王金龙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种基本的调控工具,要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就不能不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对宏观调控的探索西方国家对宏观...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需要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以后,政府将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运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何实施管理、加强调控?笔者认为,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并通过健康运行的市场引导企业经济行为,是新体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形式。本文拟就政府调控市场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政府调控市场的目标和内容1.政府调控市场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首先,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要求一个有序的结构,即要求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9.
努力建设农村文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农村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逐步过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在农业经济方面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全面管制农业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引导、支持、保护和调控农业经济。政府通过市场化为导向的渐进的公共政策,使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05,(8):63-63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近日说,4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数据显示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表明宏观经济继续过热,中国经济仍然没有软着陆,宏观紧缩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已经开始更加注重运用价格手段调控需求,尤其是房地产需求。这标志着去年偏重于行政手段和控制供给的宏观调控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我们估计中国二季度将加息27个基本点并且不久将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汇率制度的改革可能包括小幅升值(约5%)和将人民币转盯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