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素芳 《魅力中国》2010,(16):115-116
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特点,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实际,从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目标、战略规划、公益林资金管理、公益林管理和公益林项目成果五个方面构建了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公益林保护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重点探讨影响公益林保护农户行为的路径和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其影响路径是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农户行为态度、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意愿、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行为;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因素通过其对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意愿及行为的影响是偏弱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中对农户行为所起的经济杠杆作用还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4.
鉴于生态公益林发展保护问题的日益凸显.只有尽快完善相关立法,严格依法执法、司法。才能切实解决生态公益林的发展保护问题.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就我国现行生态公益林发展保护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5.
保护森林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几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把建设生态公益林作为重点来抓,将重点生态公益林工程纳入事业化管理轨道,并通过采取有力措施,调整建设重点,围绕城镇周围、主要河流两岸、水库涵养地区、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使“封、育、造、补”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生态公益林政策的实施,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实施、补偿等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给地方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钦 《科技和产业》2012,12(4):68-70
按照分层抽样方法在福建省抽取6个样本县,在样本县按照立地条件和主要生态公益林树种分别抽取成熟林样地,应用蓄积量换算因子法,计算出6个样本县的碳汇量和不同树种样地的碳汇量。计算结果表明:生态公益林各主要树种单位面积年均碳汇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桉树、木麻黄、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旅游促生态公益林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生态公益林的内涵作了介绍,并简要阐述了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部分林区的成功探索为例,提出以生态旅游促公益林发展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并对此提出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治理与区域百姓脱贫致富密切相关,是形成区域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根本出路。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实施,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当地农牧民就业机会、增加农牧民收入、转移剩余劳动力将起到一定的作用。文章通过收集2006—2016年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公益林生态补偿数据以及农村牧区居民入户调查等方法,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对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实施对享受补偿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明显,尤其是以牧业为主的地区,公益林补偿资金在家庭收入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目前农村牧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发放对农牧民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成果的显现,农村牧区居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与生态保护意识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理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赵博  祁爽 《辽宁经济》2010,(3):40-41
辽宁省于2001年被国家列入重点公益林补助试点省份范围,于2004年被国家正式确定为重点公益林补偿省份;也于2001年开始实施了省级天然林保护工程,于2004年启动了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这标志着生态公益林保护机制已经在辽宁全面建立。经过九年的保护与建设,辽宁的生态公益林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宁波市奉化区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健全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防治、效益等三大体系,强化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区域现有生态公益林714618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5.18%,立木蓄积达348.9万立方米。奉化区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省森林城市、省生态市和省环保模范城市。去年8月,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奉化分局被评为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去年11月25日,在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典型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1.
对国有林场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有林场的性质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重新认识国有林场的性质时,必须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有林场面临的改革压力和发展动力,以及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广泛开展来认识。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社会对林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挖坑、栽树、砍木头,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也基本上是把林业作为一种产业来办。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和社会对林业的认识和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单纯生产木材转为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兼顾,而更注意生态、社会效益。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林业分类经营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森林多功能和社会对林业需求的不同.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是建立林业两大体系的…  相似文献   

13.
建设林业重点工程 近年来,定远在林业建设中,从单纯的生态建设,转变为生态经济并重,打造生态经济和谐的营林环境,生态面貌焕然一新,林业经济突飞猛进。特别是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忽德球,以其果敢开拓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忽德球向记者介绍,2002年以来,定远县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绿色长廊、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绿化、城乡绿化一体化等一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先后争取国家专项资金9000多万元。目前,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12.7万亩,长防林1.7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中幼林抚育2万亩,生态公益林保护9万亩,绿色长廊工程建设418公里。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孙吴县国有林场主要靠采伐天然林获得经济收入,是个典型的生产经营型林场,如今可供采伐林木所剩无几,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跟不上,正处于资金与资源两危困境。要管好一片——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培育;搞活一片——加大商品林的开发与利用;利用一片——发展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15.
《新财经》2009,(2):113-113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万里长城八达岭和居庸关之间,总面积4.4万亩,最高峰海拔1238米,分布植物539种、动物158种、林木绿化率达到96%,为中国首家通过FSC国际认证的生态公益林区。公园主要景区有红叶岭风景区、青龙谷风景区、丁香谷风景区、石峡风景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是首都春天离开最晚、夏日最清凉、秋彩来临最早且最艳、冬雪最富意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一、山区综合开发中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2%,山区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特殊地理条件的国家来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环境保护角色.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以及由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盲目地沿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部分山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发展山区经济,改变山区贫困落后局面,1996年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开展实施以"改土、治水、植树、修路、办电"为主要内容的山区综合开发试点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的出路在于分类经营。实施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森林分类经营是国有林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生态政治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态化是我国当前政治建设的最佳状态。我国的政治结构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纵向维度,以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为横向维度。将纵横维度的政治生态处理得当就能建立我国生态政治的框架。本文明确了中央与地方、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现状,并且提出了如何构建两维度的生态关系,希望我国的政治能如和谐社会一般生态循环,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9.
《新财经》2009,(3)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万里长城八达岭和居庸关之间,总面积4.4万亩,最高峰海拔1238米,公布植物539种、动物158种、林木绿化率达96%,为中国首家通过FSC国际认证的生态公益林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实践、问题与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君 《开发研究》2012,(5):111-114
生态移民是中国为改善生态环境、消除区域性贫困而采取的一项政策行动。牧区生态移民是由政府主导的"非自愿性生态移民",其主要目标是为保护某个区域特殊生态或让某个区域生态得以修复,并减少牧民贫困。牧区生态移民并非简单人口流动,也非生态环境和经济行为问题,其包含着传统游牧社会向城镇定居的社会机体演化的浓缩过程,涉及社会和文化传承问题。因此,需审慎做好牧区生态移民各项工作及政策导向,降低其经济、社会和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