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贸实践》2008,(11):45-46
永康市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总部经济中,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实践是贯彻始终的举措。永康市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且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资源能源约束的矛盾比较突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总部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循环经济有助于基础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永康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可喜成效。2007年,永康市被授予“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市”称号。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5,(5)
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小微企业发展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难点和重点。文章基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剖析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小微企业发展的契合性,并提出了优化小微企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需要.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着重谈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经贸实践》2012,(1):8-9
当前,工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转型升级的关键又在于彻底摈弃、告别粗放式发展理念。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在全省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暨工业强县座谈会上指出:工业设计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创建自主品牌、促进块状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毛光烈要求,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着重“八个抓”。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地区间差距较大。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发展质量,应把握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工业结构调整;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工业低碳发展;加强政策扶持,推进地区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府扶持对企业创新投入和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现有研究并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刻画变量之间时变影响关系的TVP-SV-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投入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动态关联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扶持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可以直接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也可以通过影响企业创新投入间接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上述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具有顺周期和正反馈的时变特征,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程度的加深,影响效果均不断增强.文章还旨在发挥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即应抓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的窗口期,发挥政府的力量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符合转型升级方向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我国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08,(6):12-13
正如市委书记吴蔚荣指出的那样:“工业经济一直是我们工作的战略重点,义乌的工业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作为主管部门首先要认清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努力探索顺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要求,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新途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3,(9)
文章以宁波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十年发展为例,详细介绍了以坚持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做强做精创意地产业、着力拓展现代服务业为指引,充分发挥在宁波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促进作用,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属工业国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经贸实践》2008,(11):4-5
工业是我省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是创业创新的主阵地和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实现经济“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目标任务,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关键之举。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扎实有效的政策举措,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关系工业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灵魂,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组织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深化工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战略性工业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顺利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工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靠计划经济的刚性开发形成和发展的,从而产生诸多的问题,如经济结构单一,工业畸形延伸;城市布局分散,生态环境恶化;历史包袱沉重,就业矛盾突出;设备技术老化,整体竞争力下降等.振兴东北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应加快企业体制与机制创新,加快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战略调整与优化升级,实现东北资源型工业基地的战略性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2.
瑞安作为滨海工贸城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瑞安工业以项目为总抓手、投资为主引擎、创新为驱动力,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快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负面影响,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011.5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规上工业总产产业集群发展、企业扶持...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武 《技术经济》2006,25(12):89-92
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新型产业基地,必须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大力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必须巩固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实施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对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逐渐深入,使得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显著。湖北省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经济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国际背景下,湖北省的工业经济体系渐渐开始阻碍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湖北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湖北省工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对工业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是新时期我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当然,科技创新也并非一种自发过程,而是需要各要素及创新活动的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本文明确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之上,深度分析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外部需要把鼓励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作为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来抓,着力在建立良好社会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以此提升经济发展质效,推动地区工业经济转型科学发展。而内部则需要建立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等,着力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探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切实发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宁波和丰创意广场项目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提升优化服务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打造的重要平台,开创了国内以政府为主导、由国有资本全新打造的大规模、高水平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的先河。根据宁波市产业经济结构特点和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需要,和丰创意广场着力建设完善核心功能区、公共服务平台和商务配套服务等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我省经贸系统面临十分复杂的宏观形势和非常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务必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部署,按照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牢牢把握经济运行的变化态势,着力推进“保增长、保稳定、保市场、保投入、强内功、强服务”等“四保两强”的重点工作,“狠抓存量提升、促进增量优化、着力产业升级、加快工贸联动、推动节能降耗、破解要素制约”,力争全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最近,“温州模式”发祥地的温州市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出台丁《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于意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激励办法》等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以破解产业低小、散难题,全面实施工业发展“一二三四五”工程,即奋斗三年,力争全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全市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拥有销售产值超10亿元大企业大集团30家以上;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40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根据这些目标任务,结合本市经贸发展实际,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广东工业经济触底之后,已呈现出许多积极向上的迹象,但复苏之路仍较崎岖。危机下的广东工业经济复苏,求快抑或求稳?求快,可能错失调整升级良机;求稳,可能在下一轮上升期中赢得主动。危机冲击下的广东经济已开始踏上复苏之路,下一步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争取经济稳步回升的同时,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模式创新与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再造新动力,再建新优势,再辟新空间.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业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到2015年要争取实现‘创新强工”’的发展目标,杭州提出以“推进四种创新”为主要任务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一足推进政策创新,即理清发展思路和创新路径;二是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产业产品核心竞争力:三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四是推进产业融合,促进两化、双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