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死亡的名字     
有三个年轻人打听到,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都是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这三个年轻人说:“这个外号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咱们一起去找他,为咱们的朋友报仇!”半路上,他们遇上了几位神色慌张的人,其中一位老太太告诉他们,“死亡”正在追赶他们,必须赶快逃走,否则便会被杀害,  相似文献   

2.
杜正坤 《乡镇论坛》2013,(33):25-25
我们老两口有六双儿女(包括几媳、女婿)、八个孙子。他们都很孝顺。儿女们为了让我们过好晚年生活,私下约定不让我和老伴帮他们带孩子,不让我们给他们当“免费保姆”。我和老伴知道孩子的苦心,也想尽办法为他们“减负”,不要他们的“供养费”,  相似文献   

3.
齐振松 《乡镇论坛》2014,(32):43-43
目前,农村里有这样一些“能人”,他们私自组织几个有点小技术的人包工建房,施展自己的“技能”,盖房子、建车库、搞配套建筑,他们的“杰作”遍布乡村。但是,很多农民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些“能人”到底有没有施工的资质,他们的“杰作”能不能经得起安全检测和质量验收?笔者就曾亲历过这样两件事。  相似文献   

4.
三个重度智障儿女,不会讲话也听不懂别人说话,被当地人称为“猴娃”,他们最大的已有65岁,最小的年近半百,而与这些“猴娃”相依为命的是他们年逾九旬的母亲。故事发生在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火庙村,这位母亲名叫陈秀英,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用伟大的母爱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精心抚养了三个“猴娃”,被人称为“最慈爱妈妈”。  相似文献   

5.
孙雅男 《中国企业家》2008,315(9):94-94
他们是这样模糊的一群人,社会学家对他们的界定依然备受争议,甚至连他们自己也处在“身份焦虑”当中,发出类似“我属于中产人群吗?”这样的疑问,我们撷取了60后、70后两个年龄段的的样本。  相似文献   

6.
邹杨 《财会月刊》2014,(5):I0007-I0007
去德国出差,在一对德国夫妇朋友家做客,发觉他们的两个女儿特别讨人喜爱且懂事,于是特意和他们切磋了一下“教女之道”。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们对全家人在一起的“质量时间”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于建 《乡镇论坛》2010,(12):10-11
胡小燕,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她首次当选。2010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胡小燕的手机再次成为热线,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希望在这个“紧要”的时刻让他们的“小燕姐”给他们捎个话。“我今年仍将关注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还有可能会提一个如何解决欠薪的议案。”  相似文献   

8.
边玩边做     
崔鹏 《英才》2004,(12):65-65
“快跑”是某大学大三的女生。2002年暑假,“快跑”和几个朋友去京郊的黄草梁玩,在山顶“快跑”遇到了一群“专业人士”,他们穿着防水冲锋衣,专业登山鞋,他们的背包硕大无比,身上还挂着军用小铁锹、登山杖和水壶,还有几把巨大的瑞士军刀。  相似文献   

9.
胡Jun 《企业研究》2001,(1):29-30
中国的“Z世代”正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生力军。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独特的心理需求与行为举动无疑是促动、引领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变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研究他们的特征与需求,适机迎合、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是广告主面对他们时的必然选择。一、“Z世代”的界定对当代年轻人,台湾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人员曾称其为“新新人类”,并将其分为“X”、“Y”、“Z”三个“世代”。“X世代”是指1963—1973年出生的人,“Y世代”是指1973—1979年出生的人,而“Z世代”则是所谓1980—1984年间出生的年轻人。虽然…  相似文献   

10.
这里也一样     
《中外企业文化》2008,(7):81-81
有个人来到一个镇上,问一位老者:“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慢慢地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这个人说:“他们糟糕透了,很难相处!”老人于是说:“这里也一样。”片刻,又有一个外地人走过来问这个老人:“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又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他说:“他们非常友好,如果不是工作原因,真不想离开他们呀!”老人慢腾腾地答:“这里也一样。”  相似文献   

11.
据《检察日报》消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名不法之徒匿名给四川省多个县市的正副局长打电话敲诈,称受他们得罪的人之托,要“砍手脚”,“杀全家”,只有向指定的账号汇钱才可以放过他们,云云。  相似文献   

12.
《乡镇论坛》2009,(9):6-6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干部处于“三农”工作的第一线,乡镇“一把手”们在忙什么?他们工作中有哪挫忧虑和困惑?对未来工作有什么想法?最近,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委党校教授师丽面向四川省十个市(州)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10份。“乡镇干部不仅是改革的对象,也是改革的主体。”师丽说,“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对新农村建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抓住“四个要素”啃住“四个环节”─—如皋市加强职工培训的经验秦玉林,王玉华,李文祥我们江苏省如皋市有53个乡镇,1700多家乡(镇)村企业。他们坚持“两个投入”(资金投入,智力投入)一起抓,精心制订和实施了人才培训的“一二四”工程,确保到本世纪末,每...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信息》2012,(8):47-47
在某一次卡耐基训练班上,卡耐基先生给学员出了一个题目.就是谈“成功之道”。一开始,学员们谈起“勤奋”、“坚持”、“进取心”,都是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但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卡耐基给学员们一个建议,要他们找出身边的两个朋友,一个是成功人士,一个是失败人士,用他们的故事来谈“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2008,(9):101-101
作为“思科网助学堂”的热心参与者,“后舍男生”这个组合也是经由互联网视频被大家广泛熟知和接受。他们也上传了独特风格的“打招呼语言”,标志性表情和诙谐的表达,让北京明园小学的孩子们过目不忘。在后舍男孩近期回访小学的聪候,所有的孩子都认识了这两个大哥哥,都学会了他们“哈喽啊~”的打招呼方式,成为了孩子们的“网络偶像老师”。  相似文献   

16.
《湖北审计》2011,(7):42-43
在青山秀水的武汉市汉阳区,有一群肩负神圣使命的“经济卫士”,他们身处“平凡”.却彰显不凡业绩;他们职为“铁面”。却用满腔真情赢得好评。他们破难攻关、敢为人先.在全省率先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引起广泛关注。他们克服重重阻力.常年超负荷地工作,13个人的县级审计机关.却一直坚持经济责任审计覆盖率100%、审计结果公告率100%。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是各国优秀外交官云集之地,对于这些“西装革履”的“将士”而言,笔杆子和嘴皮子无疑就是他们的两件贴身“武器”。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了地区的稳定和各自国家的利益,这些外交官在联合国的各个“战场”日夜奋战。为了对世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在遣词造句时颇下功夫,或旁征博引,或借古论今,言谈话语间充满了智慧与魅力。我在联合国工作期间就曾记录下几个精彩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刘会民 《企业文化》2008,(12):65-67
经销商老板是什么?是那个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曾被称作“老大”的人;是那个现在被时髦地称为“经理或者老总”的人。不管称呼如何不同,老板永远是那个带着队伍“向太阳”的人。不可以否认,经销商公司无论规模大小,其老板的作用起着绝对的作用。在员工少、规模小时,他们冲锋在前;在员工多、规模大时,他们更要把握发展方向。那么老板在公司中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19.
老实和尚     
如果说在3·15这一天谁最老实,无疑是那些奸商们。但是,他们的老实是老实在脸上,他们就像古龙武侠小说中的“老实和尚”那样,表面上有问必答、据实交待,实质上却心存奸诈,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并不老实的心。近年来,面对3·15的强大攻势,奸商们从“明夺”变成了“暗取”。产品不行,服务不佳,那就买个名,扮张“老实”的脸。现在,别说评个“名牌产品”,就是弄个“世界名人”,有钱照样可以搞定。英国剑桥某杂志社总编就曾坦言:我们评选“世界名人”,就是为了给那些想出名而又没有机会出名的人,提供一个出名的机会。据称,要…  相似文献   

20.
据报载:苏北革命老区泗洪县太平乡是个贫困乡,该乡有个“农家乐业余剧团”,30多年来,这个农家剧团在四邻八乡演出上千场,观众达百万人次。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走乡串村、送戏到户的同时,还主动热情地“送戏进城”,他们那一台台散发着农村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