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西山地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与产品形象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瑛 《商业研究》2005,(9):164-166
川西山地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独特古老;旅游资源富积度高等优势。对川西山地旅游产品进行形象设计按照突出自然资源特色,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形象设计紧扣时代的原则,设计了“神奇川西”观光旅游产品、“一山一品”山地生态旅游产品、“有效互动”文化旅游产品、“特色专题”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毕进 《消费导刊》2010,(4):228-228
最近几年,宿迁市力图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发展理念,着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文化,培育生态城市。纵观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人们正在由“观光时代”和“休假时代”转向“文化游乐时代”和“旅游文化时代”,旅游文化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灵魂,成为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旅游文化开发层次及主题定位的准确与否是旅游资源转化为高效益旅游产品的关键。本文基于宿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2009年,我市又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市区旅游文化,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沙漠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坚强  李森  黄耀丽 《商业研究》2002,(17):138-140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在条件适宜的大部分西部地区,应该全面实施“旅游带动发展战略” 和 “旅游兴西富民战略”。开发我国沙漠旅游资源,可根据“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旅游产业与沙产业同步、保护性开发”三点发展策略,使沙漠旅游这一原始自然的旅游资源尽早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罗文  陈国生 《商场现代化》2006,(10):249-250
县域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处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最低层次,是省级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基础。湖南要建设旅游强省,县域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是关键。以在湖南旅游资源构成中具有代表性的耒阳为例,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要求,对耒阳市进行了全面的旅游资源详查,并在定性分析耒阳旅游资源三大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分“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对耒阳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杨学峰 《商场现代化》2007,(4X):227-228
河南省信阳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长期以来基础薄弱,旅游业发展不足。今后应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王新宇 《商场现代化》2006,(33):210-211
随着高校旅游悄然兴起,校园旅游已走进旅游市场,本文探讨了国内外校园旅游发展状况、并针对东北电力大学的旅游资源,以“六大要素”的角度来整合其旅游资源,使校园旅游更具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7.
罗文  陈国生 《商场现代化》2006,(4S):249-250
县域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处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最低层次,是省级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基础。湖南要建设旅游强省,县域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是关键。以在湖南旅游资源构成中具有代表性的耒阳为例,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国家标准Q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要求,对耒阳市进行了全面的旅游资源详查,并在定性分析耒阳旅游资源三大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分“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对耒阳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区及其周边12个县的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创造出了不少体育旅游项目品牌。但近年来“大桂林”体育旅游仍不少发展制约因素:体育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及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体育旅游项目特色性与独有性不够突出、某些旅游项目适游期短等,因而实现“大桂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有必要的。以资源开发与规划、产品供给与需求、产业经营与管理等价值取向的分析为切入口,寻求“大桂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苏 《中国商办工业》2011,(24):100-101
福建省山海兼备,文化独特,但这些旅游资源却没有创造其应有的价值。福建省应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突出“海峡旅游”主题,提升旅游价值,使福建成为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景区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保宁 《商业研究》2001,(1):162-164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基础。在旅游资源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对旅游资源的显性吸引力和旅游资源的隐性吸引力进行双向评价,才能全面地衡量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明晰资源开发意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者行为。开发旅游业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发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准确地进行旅游市场定位。积极稳妥地寻找旅游业的“增长点”,谋求独特的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涵盖桂林市区及其周边12个县在内的“大桂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其开发既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又要遵守整体优化、市场需求导向、多样性等原则,这将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鉴于“大桂林”体育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并结合借鉴国内外现有主要体育旅游开发模式经验,探索并构建提出“大桂林”体育旅游开发模式,以期为“大桂林”体育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提供政策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程霞 《新商刊》2003,(6):24-26
安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过去诸多景点十分分散,没有形成核心的“拳头”,产品,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如今不少景点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共同开发旅游的大背景下,开始逐步整合旅游资源。十几支省内外的旅游促销队伍先后到合肥促销,联手、“寻亲”;而完成内部资源整合的景点开始从省内“走出去”,“大篷车”一路吆喝,浩浩荡荡挺进中原……安徽旅游正全线出击,“突出重围”,进入一个品牌化发展的时期。事实上,我省内部的旅游资源在整合,另外外省也向我省寻求合作,这是大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乡村旅游商品特征及其价格构成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要求,国家旅游局宣布2006年中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目前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正紧密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将“旅游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乡土地理”一词的提出,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乡土地理”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但研究者仅仅是将“乡土地理”与当前地理教育相结合,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怎样更好地发掘乡土地理教学素材,通过将“乡土地理”融合到地理教学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爱国情怀。本文创新性地将乡土地理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通过研究当雄县羊八井镇地质温泉乡土地理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羊八井乡土地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优劣,并根据羊八井乡土地理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多彩的景观资源和厚重的文化资源,为乐山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仅仅依靠大自然和先人的恩赐,要保持和促进“双遗产”旅游城市的持续发展,是不够的。本文以峨眉山——乐山“双遗产”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总体规划、综合开发、完善配套设施和构建多功能旅游目的地等方面,探讨“双遗产”城市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巧家县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质地貌独特,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但是,巧家县旅游起步较晚,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尚处于“休眠”状态.文章在客观分析巧家县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适合巧家县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程思雨 《商》2014,(30):119-119
在山西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晋中大院”文化旅游逐渐升温,大院的旅游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晋中大院”在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旅游资源缺乏合理的规划,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对特色文化的内涵挖掘不深,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部的一个贫困县,贵州荔波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球同纬度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2007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后,如何围绕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做强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9.
高玉新 《消费导刊》2013,(9):224-225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旅游地之间的文化竞争。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都加深了对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思索,并且在开发中加大了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探索的投入,以提高当地旅游业的文化竞争力。从发掘东阿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入手,以“养生文化、曹植文化、吉祥文化、梵呗文化”为主题,整合东阿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使其形成脉络,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建设“文化旅游强县”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新宇 《商场现代化》2006,(11X):210-211
随着高校旅游悄然兴起,校园旅游已走进旅游市场,本文探讨了国内外校园旅游发展状况、并针对东北电力大学的旅游资源,以“六大要素”的角度来整合其旅游资源,使校园旅游更具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