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还包括对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2.
由于商业竞争的原因 ,赊销已成为企业促进销售、增加毛利的重要手段 ,应收账款投资也随之产生了。企业如果能合理利用应收账款这一营销策略 ,就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如果运用不当 ,则会导致大量呆滞坏账和相关费用损失。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确定一个最佳信用政策 ,使其增加销售所产生的边际利润超过增加应收账款投资的边际成本。应收账款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其中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 ,而且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我国现行三种主要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计算方…  相似文献   

3.
一、应收账款的评价标准应收账款赊销的效果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的取舍涉及各种不同的成本、利益不确定的分析。推销政策通常促使信用政策的建立和变动,对各种信用政策做出适度的财务分析,便能确定企业应采用哪种最佳方案。财务人员通过提供完整的信用服务和适度地分析信用政策的变动,对改善企业的应收账款完备有着重要的影响。销售水平、产品获利能力、推迟付款的机会成本、坏账、信用管理成本都是在分析信用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大多数信用政策的新建议会涉及现行政策的变动,所有的信用成本与效益的增量分析可以是…  相似文献   

4.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该文主要就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账款,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政策出现了诸多问题。以企业应收账款和信用政策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和信用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企业应收账款及信用政策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对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政策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6.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中最大的一笔流动资金,对企业的意义非常重大。而且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商家纷纷想方设法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本文立足于信用销售发展、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基础上,以应收账款的管理为核心,对应收账款的概况、影响、管理等方面进行浅要分析,使企业能够对应收账款及其管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帮助企业在信用销售的大环境中管理好应收账款,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安全保障,是为了实现安全销售,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防范和控制应收账款过高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追求安全销售,保障应收账款及时、安全收回,成为企业经营的一大重要目标。企业在制定防范应收账款过大对策之前,首先必须考虑应收账款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分析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力求将应收账款过大所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对老客户,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从而加强企业内部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对新客户,进…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目前很多企业在内部经营管理上普遍缺少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造成信用风险失控.为防范风险,有效地降低应收账款总量,改善账龄结构,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应当从内部基层管理、制订信用政策和建立预警机制等三方面着手解决应收账款的增量问题和存量呆账问题.  相似文献   

9.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项债权,也是企业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所提供的一种短期信用。在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应收账款的数额、结构以及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情况,能明显反映出企业在销售环节的资金结算状况、销售管理状况以及蕴含的坏账风险。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应收账款管理是一种营运资金的管理,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创造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本文也正是从企业内  相似文献   

10.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产物.合理的应收账款对于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过度使用信用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对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管理目标的确定,应收账款投资成本的计算,信用政策的制定以及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等四个问题。对每个问题都作了系统阐述,并引入了机会成本的应用。这对改进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管理目标的确定,应收账款投资成本的计算,信用政策的制定以及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等四个问题。对每个问题都作了系统阐述,并引入了机会成本的应用。这对改进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粮种销售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和坏账损失的屡屡发生,已影响到一部分粮种销售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粮种销售企业在不断扩大销售的同时,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应收账款的增加或降低应收账款的占有率,减少坏账损失.为此,粮种销售企业必须建立严密、有效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销售业务的顺利开展和应收账款的及时收缴.  相似文献   

14.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既是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的投资,亦是为资金不足的买方提供一种信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日益推广.赊销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产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充分发挥应收账款的作用.降低应收账款的成本,避免经营风险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依靠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等传统的策略外,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提供商业信用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扩大产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造成机会成本、坏账损失等费用的增加,形成应收账款风险,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风险与应收账款的规模成同比例增长,  相似文献   

16.
企业应收账款与“3+1”科学信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寻求扩大销售与风险规避的平衡点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应收账款现状与我国信用管理现状,介绍一种适宜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模式。通过科学的信用管理模式,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细化了信用管理部门设置的情况,比较了双链条全过程模式与"3+1"信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浅议地勘单位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企业因垫资承揽工程、发包方拖欠、向建设单位交付质保金等三种方式形成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加大了施工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应采取回避垫资工程,搞清客户信用程度,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回收,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等措施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赊销产品是保持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信用销售方式。赊销产生了企业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说,应收账款的存在,会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同时也会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和存在持有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另外,管理好应收账款,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应收账款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经常使用的科目,它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对外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资金。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时、完整、有效地收回应收账款,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应收账款的现状  经济交往,必然存在负债行为,如果这种负债是购销双方在交易前商定的,则属于正常的商业信贷行为。但目前,我国购货方对销货方的负债则往往是由购货方单方面强加于销货方的。而且,在这种…  相似文献   

20.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产物。合理的应收账款对于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过度使用信用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对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