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的使命企业的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吗?承担社会责任仅仅意味着付出吗?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吗?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遥远的命题吗?  相似文献   

2.
在不少中国企业家眼里,狼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动物。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狼性,到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对狼的推崇,以及联想总裁杨元庆强调的“如狼似虎”工作精神,中国企业在不断上演着“狼”的故事。中国企业像狼一样的竞争策略一度让跨国企业巨头胆战心惊,让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得以扬眉吐气。很多中国企业因此称自己“狼性”十足,也曾被誉为“中国狼”。但狼也有其致命弱点,比如狼的鼻子、腿是猎人攻击的重点。当前,众多曾经颇具狼性的中国PC、DVD、软件、手机等生产企业在商业战场上纷纷跳水,中国狼性企业正处在受袭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8,(5):116-118
中国到了给企业树碑立传的时候了吗?企业家为什么需要被记录和阅读?企业史写作有哪些原则?哪些企业史值得期待?想像——30年后,中国商业的历史图书馆里,哪些公司案例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哪些企业家成为"典型场景下的典型人物"?会是联想、海尔、华为、阿里巴巴吗?会是《蒙牛内幕》、《联想局》、《道路与梦想》、《激荡30年》吗?未来很难预设,就像历史不能假设。中国"企业史"命题的现状是,"中  相似文献   

4.
不想当“羊”就要成为“狼”(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面对加入WTO,中国企业怎么办?我想讲三点,第一是怎么想,第二是怎么做,第三是怎么赢。  相似文献   

5.
面对加入WTO,中国企业怎么办?我想谈三点:第一是怎么想,第二是怎么做,第三是怎么赢。第一、怎么想面对加入WTO,中国企业怎么想?我认为必须成为狼。那么,怎么成为狼?所有到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他们的竞争原则非常简单,就是“赢家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经济在经过1989、1990年连续两年低速增长之后,1991年又重新进入全面增长时期。经济如此迅速走出谷底,给经济学家提出一串长长的问号:刺激1991年经济复苏的主导因素是什么?高速增长将在新的一年持续下去吗?通货膨胀会重新出现吗?困扰企业的三角债能否近期消除?这些问题都联系着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经济景气。  相似文献   

7.
2015年12月,笔者发起了一个“日蓊百万教练挑战年薪百万HRD”的培训项目,旨在找到并训练一批具有狼性的HRD.结果培训项目宣传了差不多一个月,报名的不到70人,到现场参加的不到30人.是不是HRD不需要狼性?HRD的身上真的没有狼性基因吗? 狼性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今天不论是新型互联网创业公司,还是传统企业转型,都面对着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人力资源的变革,从基于小组制模式的组织变革,再到牛人猎聘,针对牛人的激励设计,辞退不适合人员等等,都是每家公司HRD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家》2022,(7):2-3
<正>今天能生存下来,未来能成长更好的创业者,都需具备典型的“植物精神”何为“植物精神”?任正非曾经说,华为是植物,而不是动物。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华为以狼性著称,狼不是最具兽性的动物之一吗?怎么会是植物?但在华为的理念当中,认为企业就应该更像植物,而不是更像动物。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企业20年的管理实践中,有所谓“中国式的管理”吗?  相似文献   

10.
理论研究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实践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认识"神秘的面纱"?企业文化是引入管理的"麻醉剂"吗?我国企业文化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企业出现于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钟财祥,1992),从晚  相似文献   

11.
解读格兰仕竞争战略与竞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加入WTO前,国内经济界特别是企业界一片“狼来了”的惊呼,格兰仕、海尔等企业则呼吁“我们首先要把自已变成狼”。结果,中国加入WTO之后,反而是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蜂拥而出,让世界不少发达国家招架不住。格兰仕微波炉和空调及其小家电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市场.格兰仕正在成为“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格兰仕真的变成了连有的跨国公司也望而生畏的“狼”,日韩同行企业干脆就直呼其为“中国狼”。国家之间的竞争,更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力代表着它的国家的竞争力。格兰仕成为让跨国公司敬畏的“中国狼”,不仅是一个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12.
单靠升温乃至过热的市场拉动,单靠全球对我们迅速成长的疏忽,单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已经难以保证我们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面对缺少技术.缺少资金,缺少品牌,中国企业的下一步该如何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该如何与中介机构联手应战?而在这诸多现实疑问之前,我们先要冷静思考:中国真的已成为“世界工厂”了吗?“世界工厂”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我们的工业化道路究竟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13.
冷眼量化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核非经营部门也得量化吗?考核经营部门就看量化吗?大企业就注定要量化吗?否!迷信数字意味着领导的失职!  相似文献   

14.
在不少中国企业家眼里,狼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动物.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狼性,到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对狼的推崇,以及联想总裁杨元庆强调的"如狼似虎"工作精神,中国企业在不断上演着"狼"的故事.中国企业像狼一样的竞争策略一度让跨国企业巨头胆战心惊,让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得以扬眉吐气.很多中国企业因此称自己"狼性"十足,也曾被誉为"中国狼".  相似文献   

15.
狼性文化是柄"双刃剑"狼性文化无疑淋漓尽致地彰显了中国企业对竞争力的渴望,但其本身所带有的局限和负面作用也逐渐扩展开来。一位工商管理学教授在MBA课堂上授课,讲到企业的管理与文化时,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选择做"狼"还  相似文献   

16.
ISO9000认证——让你的企业上个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的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了吗? 你对ISO9000认证了解吗? 你在犹豫是否进行ISO9000认证吗?  相似文献   

17.
十多年来中国企业界在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方面蔚然成风,老板们见面就会问,"你的企业‘战略'了吗?"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欣慰。作为企业领导者,以战略的思维和眼光领导企业决策,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企业家的追求。然而,我们的企业家们真正具备了科学的战略思维理念体系吗?这里我还不能给出一个准确判断。但是,  相似文献   

18.
张英 《企业活力》2005,(8):40-41
<正>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上,裁员已成为企业参与竞争、加强实力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对员工、企业、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裁员真的是企业应对危机、解决财务困难的灵丹妙药吗?“减员增效”真的是仓业扭转局势的杀手锏吗?这些有关裁员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深思。一、裁员种类与动机分析1.裁员种类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中国营销将直面商业信用的缺失和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空洞化,它能跨过这两道坎吗?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与市场》2006,(6):14-19
何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搞慈善捐赠吗 中国现阶段有企业公民吗 如何成为有责任的企业 现阶段中国的企业大多仍以逐利为目的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回事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