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商业银行在长期支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自身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积聚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本文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信贷风险十分严重,且有着不同于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独特特征:集中性、隐蔽性、累积性、体制性及风险主体缺位性。究其产生原因,既有外部经济金融体制不健全的因素,也有管理不善的原因。因此,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应从改善银行外部运作环境和加强内部科学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不良贷款比例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如果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长期居高不下,那么,随着加入WT0,必然使银行上市丧失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客户的信任与信心,最后必将走向破产倒闭。因此,最大限度地盘活不良资产,减少资产损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总体来说,中国宏观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银行体系风险。银行体系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导致商业银行发生资金、信誉损失的可能性。表现为:(1)不良贷款居高不下。2005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高达10.49%,而国际上一些大银行不良贷款仅占1%~6%。近几年,国家虽然通过多种形式转移和部分解决了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业巨大的不良资产问题。2005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2倍多。(2)资产负债率高。据银监会2005年的数据,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  相似文献   

5.
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 ,其资产经营状况不尽人意。根据国家公布的数字 ,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拥有近 2 0 0 0亿元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比例接近2 5 %。尽管从 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剥离了国有商业银行近万亿元不良资产 ,但是时至今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还在上升。鉴于许多国际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最主要原因是自身大量不良资产导致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 ,因此 ,如何有效压缩不良资产 ,尽快化解风险 ,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在过度时期的首要准备工作。在我国商业银行日前的资产结构中 ,信贷资产构成了银行资产的主要部分。因此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不良信贷资产居高不下 ,据估计 ,个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高达 30 %以上。商业银行 ,特别是国有商业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国有银行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严重障碍。商业银行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金融体系埋下了危机的隐患。同时 ,商业银行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还削弱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和经济实力 ,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内外信誉及其市场竞争能力。“冰冻...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商业银行,有问题贷款比重加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目标的实现。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有内部、外部、体制和制度等原因。不良贷款的预警信号包括企业在银行的账户反映出的预警信号、财务报表所反映的预警信号、企业人事管理及与银行关系方面的预警信号、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预警信号。不良贷款催收与管理的途径主要有发出催收通知、不良贷款的转化、不良贷款的重组、不良贷款的清收、不良贷款的核销等。  相似文献   

7.
贷款诈骗大多源于银行的不良放贷,发生贷款诈骗只是银行不良贷款的终极表现,而更多的问题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集中反映为贷款质量差,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不正确的信贷思维正在日益成为不良贷款滋生的主要诱因,涉及信贷决策、贷后管理、企业财务分析等各方面,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的有关知识,分析了不正确的贷款思维以及提出了防止不良资产形成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汤炳辉 《经济师》2006,(2):253-254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居高不下,商业银行寻求安全可靠的贷款方式成为一种必然。文章就此提出了一种贷款方式即大额贷款业务中间化,并阐述了其大概的运作流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行体系由于历史、政治、自身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巨额的不良资产,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随着加入WTO后5年缓冲期的结束,中国金融业正面临着全面的对外开放和竞争。同时,各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制以及上市等进程也加快了速度,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三月底,全国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455.7亿元,不良贷款率6.63%。从五家国有商业银行来看,经过1999年的不良资产大规模集中剥离和财务重组,不良贷款的比率逐年下降,但是,不良贷款的余额仍然高达10610.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2%,与2000年世界前20家银行33.27%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0.
银行贷款风险的分类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皓 《经济师》2008,(1):261-26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而对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不力则是产生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文章针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不力的问题,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商业银行如何控制不良贷款的对策,提出应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进行分类控制,对高风险企业贷款、低风险企业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并指出对低风险企业建立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农村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贷款问题,选取了保康县农村商业银行为例,研究了保康县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指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发现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主要包括历史原因、宏观环境因素、地方政策干预.据此提出了三个保康县农村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贷款的对策:完善公司结构,建立处理不良贷款机构、加强监督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减少不良贷款的文化宣传.解决农商行不良贷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来说至关重要,是农村经济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2.
姜冉 《经济师》2014,(9):161-162
文章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贷款率上升的策略建议。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利润下滑;企业间互联互保,增加了风险的蔓延;做实贷款五级分类,加剧不良贷款上升。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贷款的策略建议包括:加速核销不良贷款,加快处置不良贷款,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风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银行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块硬伤,其原因,即有制度性因素,也有市场性因素;既有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也有现实政策和决策失当的原因;既有宏观环境变化因素,更有主观不可推卸的责任。大致可分为银行内部因素和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有计划经营时期信贷资金供给制和地方政府干预及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内部因素有银行自身对贷款人及担保的审查不严、市场调查不深入等因素。面对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只有在发展中积极探索禾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新途径,才能实现银行不良贷款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4.
银行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块硬伤,其原因,即有制度性因素,也有市场性因素;既有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也有现实政策和决策失当的原因;既有宏观环境变化因素,更有主观不可推卸的责任。大致可分为银行内部因素和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有计划经营时期信贷资金供给制和地方政府干预及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内部因素有银行自身对贷款人及担保的审查不严、市场调查不深入等因素。面对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只有在发展中积极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新途径,才能实现银行不良贷款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在资本营运和资金融通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然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不良贷款的风险,不良贷款的不断增加,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本身正常业务的开展,也影响了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信贷资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贷款,强化金融资产风险管理,已成为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武飞 《经济师》2008,(12):199-200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与国际商业银行的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比较高,仍然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文章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基本情况入手,深入分析了促使其形成的内外部原因,并就降低信贷风险的主要途径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的改革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直受着巨额的不良贷款问题困扰。金融产权不清、存款保险制度及银行银出机制不健全,银行消化不良贷款的体制障碍是形成不衣贷款的深层次原因,要铲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土壤,必须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财税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主要是不良贷款的防范。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已久。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特别是预防增量不良贷款的产生,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云南省工商银行曲靖市分行为例,对其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贷款人和借款人两方面提出了应对不良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春城 《经济师》2003,(4):205-205
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内、外部原因 ,并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提出了银行业不良贷款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夏馨 《财经科学》2007,(8):15-20
虽然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保持了"双降"的良好势头,但并不能因此而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明显改善的乐观结论.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最新数据的因素分析和趋势分析,评价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效能,指出导致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主要贡献因素并非商业银行自身资产质量的有效提高,因为分析结果表明有85.35%源于贷款规模的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