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现代企业中的代理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下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资产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企业的经营者能够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维护所有者的利益,逐步改善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完成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理论中,也就是所有者与管理者、所有权控制权之间的“代理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造成的。为了解决这种代理问题,人们设计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所有者对管理者的监督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一方面这种监督是要付出成本的,很多情况下,由于监督成本的高昂,委托就会弱化甚至放弃监督,从而导致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另外,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这里的“所有者”,不是企业的全部所有者,因为债权人在未清偿债务之前,也是企业一部分资产的所有者,《准则》中的所有者权益仅指企业净资产的权益。所有者与其投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应的。  相似文献   

3.
论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认为,同非人力资本产权相比,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人力资要的价值信息容易隐藏、人力资本必须在其所有者的协作劳动中发挥作有等方面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本同非人力资本一样,不仅能够承担风险,而且还具有可抵押性,从而得出有效率的企业必须实现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所有权的结论,解释了企业组织形式变化中,人力资本逐步得到重视的原因,也为得股权奖励、职工持股计划等改革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企业所有者更加关注其投资报酬率,即在相同的投资规模下,如何充分发掘生产和经营潜能,进而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日渐被所有者确立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就是有了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绩效管理理念也随之产生.本文正是从绩效管理的四个阶段入手,与大家共同探讨在企业内部如何有效实施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李双进 《经济论坛》2002,(11):21-21,41
企业所有权安排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误区之一:“企业所有权应当由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目前国内经济学界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是不合理的,企业所有权应当由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这是因为:一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不是非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有碗饭吃”,而是人力资本保证了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扩张;二是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以及资本市场的充分发育,使得最有退出企业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权力变化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关注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强调设计一种机制来制约经营者,使之符合出资者利润最大化的要求。但是由于企业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和非人力(物质)资本的所有者组成的契约,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权力的大小取决于个体对于有价值的资源的控制权。所以当企业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人力资本已经取代非人力资本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来源时,公司治理的重心也应该发生变化,即从单纯的讨论如何追求出资者价值的最大化转向设计如何控制和留住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深化企业改革是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思路发展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确切地说是所有者职能与经营者职能相分离。这种分离是随着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进程逐步完成的。那么,究竟应当怎样通过改革逐步理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呢?一、要把企业资产的实际所有权与名义所有权区别开来所有权与经营权在总体上必须统一,经营权本来就是所有权派生出来的权益。但是,所有者的职能与经营者的职能又是能够分离和必须分离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所有者就是他的资本的经营者(直到现代,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者和经营者合而为一仍是许多小型企业的特征)。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加剧,西方一些大公司的老板逐渐发觉他们自己不一定都能搞好企业的经营,便开始聘用代理人组成董事会,再由董事会聘  相似文献   

8.
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必然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在这种代理关系中,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在利益目标、风险态度上并不完全一一致,加之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非对称性,经营者很容易为追求自身代理收益而不惜牺牲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对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仟的履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是降低代理成本、维护所有者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新旧会计制度转换过程中要谨防所有者权益受损●逯铭洋新会计制度中,盈余公积是企业利润分配中形成的企业积累资金,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旧会计制度转换过程中,企业盈余公积的会计转制核算不正确,将影响到所有者的真实性、完整性,特别是对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也谈企业所有权的发展趋势问题陆维杰(上海财经大学200082)《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刊登了方竹兰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一文,文中从“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人力资本所...  相似文献   

11.
蔡光学  黄绍山  毛伟 《经济师》2004,(4):288-288
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勘探局作为油田存续企业,从原中原油田企业中分离出来,承担起对油气生产、销售企业的辅助生产及后勤保障工作,同时,作为中石化集团的下属企业,负责受托经营其所属国有资产并负责增值保值。由此。勘探局具有国有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对中石化集团总公司来说。勘探局是一个国有资产的经营实体,对其所属下的二级专业化生产单位辅助事业单位来说,勘探局又代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已经与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努力程度是最难监督的,正如比底纳特所说:“当人不显得很大时,问题就显得很大。”而要使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与物质资本的所有者缔结的契约趋于完善,必须让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部分的企业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进行的是粗放型、速度型生产,企业价值观念注重追求产值、高投入的做法,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向综合经济效益转轨,讲究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增加利润,有了新的突破,增强资本保全意识,建立实现企业所有者权益价值最大化,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加强宏观财务管理的同时,搞活企业微观的财务活动,使企业财务运行达到最优目标。  相似文献   

14.
企业收益分配权的博弈与收益分配主体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的单一企业收益分配主体将被打破 ,人力资本争夺企业收益分配权、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条件已经成熟。但财务资本所有者不会轻易放弃企业收益分配权 ,他们会与人力资本所有者讨价还价 ,始终占据企业收益分配权的主导地位。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工作性质和产权性质也将大部分人力资本所有者排除在企业收益分配主体之外 ,最终形成以财务资本家为主体、经营者与财务资本家共同分享企业收益分配权的二元企业收益分配主体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会计,主要包括人力资产的取得与开发、现有人力资产的重置成本、人力资产的价值增值、人力资本以及劳动者权益分成等方面的信息,它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会计的内容体系:一是传统的会计平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是以工业经济时代的两权分离为背景,以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企业的全部资产划归于企业的债权人和企业的投资者,而将人力资本所有者排除在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所有者、物力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已发生变化,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因而会计平衡等式应修订为:“资产(人力资产+物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二是传统的会计对象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人力资源会计则要在原有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再加一项“劳动者权益”,同时将人力资产划为企业的资产处理。三是传统的利润分配只在投资者之间进行,人力资源会计则认为企业的利润应由投资者和劳动者共享,劳动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成。  相似文献   

16.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让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黄梅波(厦门大学)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冲突。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剩余索取权,即所有者扣除其他生产要素报酬之外的企业盈余,而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如何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且颁布了《公司法》,标志着我国企业逐渐进入法制轨道,这必将给我国审计工作带来深刻的变化。加强内部审计是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和产权制度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维护产权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需要;是促使企业从根本上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但现在有些人把审计同改革对立起来,认为加强审计监督会束缚改革的手脚。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对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李江涛 《经济论坛》2000,(17):28-28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困扰我国市场经济的一大顽症,既给国家和广大股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妨碍了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如何针对虚假会计信息制定有效对策,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   一、会计委派制的理论基础   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由于两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所有者委托经营者管理全部公司财产,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财产所有者即投资人的目标是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投资报酬最大化,但是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而且可…  相似文献   

20.
杨蓝莉 《技术经济》2002,21(4):38-40
近年来,企业制度安排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伴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普及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中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于是就有了把企业看成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一个特殊契约的结论,继而不少经济学者开始根据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研究企业所有权如何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然而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往往有很大不同,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也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