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紧缩政策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本来就不乐观的中小企业融资变得更加困难,也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从紧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化解生存危机、发展壮大企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志暹  陈恒有 《经济师》2008,(10):196-197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会对金融主体的经营和行为产生实质的影响,特别是对区域差异表现明显、综合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影响较大。文章以货币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在从紧货币政策取向下的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经营问题,并得出相关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总额高达4万亿元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方案,包括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增加城乡居民补贴、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减税、扩大银行信贷等在内的十大措施,是中国迄今为止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最为重大的举措.会议还决定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它为市场体系相对不够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提供作用原理.笔者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发展的两个阶段以及现有模式中银行信贷的关键地位,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5.
王勇 《经济导刊》2008,(3):61-62
今年1月初,中央银行工作会议重申了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央行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问题上,理论界和实务界却莫衷一是,有多种看法。依笔者之见,从紧货币政策更需考虑从紧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一些助推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实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改善金融服务,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是今年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实施从紧货币政策是卓有成效的.但是.也不可否认,许多同志都感到.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逐步推进,金融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个难度不是方针目标不明确,也不是从紧货币政策不对头.而是对从紧的“力度’如何把握难以确定.就目前金融状况来分析,实施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存在的难度,突出表现为“四个并存的矛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1.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同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并存.今年是我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的又一年,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必须有庞大的信用支持和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发行等现象的出现,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率居高不下,带来的物价上涨预期短期内难以消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和调控经济的手段和措施必然遇到新的挑战.为维持正常的货币流通,抑制通货膨胀,就银行讲,不仅要调控货币供应总量,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信贷资产质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从紧的货币政策、股票市场显著回调和次贷危机不断发展等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称为宏观风险,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资讯     
风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从紧货币政策12月3日到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提出,明年我国将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发出了较强的政策转变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在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从紧"的同时,明年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数据,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下,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方面的差异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由于信贷配给的存在,国有产权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方面比私有产权企业更具优越性,私有产权企业为缓解融资窘境选择了更多的商业信用替代融资,这种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间信贷资源配置的差异可能导致金融漏损的发生,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国有产权企业有更多的应收票据,而私有产权企业有更多的应付票据,这一方面从侧面进一步证实了金融漏损的存在,同时也反映了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商业信用模式的影响,趋紧的宏观经济环境加剧了供应链关系的紧张,企业间采用了交易成本更高的商业信用模式。本文的研究反映了我国信贷配给的存在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影响以及金融漏损存在的客观性,从而有助于理解我国私有经济高速发展之谜。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然而,在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局势下,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所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我国国内流动性上升,从而严重影响我国控制流动性的效果,从紧的货币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以及在国外次贷危机和国内从紧货币政策的多重因素下,中国银行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模式,并结合总供给和三元悖论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最后认为中国当前在高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下,适合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3.
石荣艾  贾俊 《经济师》2003,(10):216-216
文章从经营分析的定义入手 ,指出开展企业分析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有效传导的基本保障 ,说明做好粮食购销企业经营分析意义重大 ,且等于给银行信贷资产筑起了一道风险防范的屏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能否促进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首先,将货币政策引入考虑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银行资产组合模型中,论证货币政策、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信贷资产配置的理论关系。然后利用我国181家银行2004—2018年的数据,检验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行为调控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抑制银行信贷行为。其中小微企业信贷占比较大的银行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相比,价格型货币政策能够更显著地减轻不确定性对银行小微信贷的消极影响。其中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效果最强。研究结论对于选择适宜的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银行向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化解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并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等具有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银行特征会对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运用2001-2015年公司层面银行信贷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随后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对不同特征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差异。经验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主要通过非国有控股银行传导,并引起不同资产负债表特征银行信贷供给的异质性反应。银行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强、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信贷供给对货币政策越不敏感。金融危机期间,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率显著降低,高资本充足水平的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并且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有控股银行信贷供给调控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从稳健性货币政策转化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十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方向的首次转变.货币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复出的必要性及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8年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十年来首次将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其核心是考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贷款对经济的影响。本文用CC-LM模型对信用传导进行分析,试图让银行资产和负债在模型中都发挥作用,信用传导机制发挥作用需要现实微观经济基础的支持,满足三方面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郭晋明 《经济师》2008,(11):208-209
文章分析了从紧货币政策下支农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矛盾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化解矛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金融体系是连接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桥梁,金融脱媒的出现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在系统分析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后,本文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脱媒程度的加深,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利率渠道开始发挥作用,资产负债表渠道得到拓展,而银行信贷渠道的作用则有所下降。利率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效应的提升部分抵消了金融脱媒过程中银行信贷渠道效应弱化给货币政策传导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央行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