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金希 《商业科技》2013,(11):186-188
BOT特许协议在BOT投资方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性质的界定有利于明确其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方式。BOT特许协议属于国内契约,并非国际契约。特许协议是民事合同,既不是行政合同、经济合同,也不是独立的合同类型。  相似文献   

2.
张美红 《北方经贸》2005,(12):33-35
BOT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国际经济合作形式。BOT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复杂的合同安排,其中最为重要的是BOT特许协议,它的法律性质迄今尚存在争议,但其特许协议独具的法律性质使它在法律适用上也具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BOT方式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梅 《国际经贸探索》1999,15(3):44-48,64
BOT是本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国际经济合作形式。BOT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复杂的合同安排,其中最为重要的是BOT特许协议,它的法律性质迄今尚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它是”公法”性质的国内法契约。我国自1993年开始规范化引进BOT方式,目前对BOT的利用尚处于试点阶段,立法很不完备。本文认为应从调整现行涉及BOT方式的立法以及制定专门针对BOT方式的单行立法这两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推广BOT方式在我国的运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4.
BOT方式中的合同性质及法律适用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方式是我国利用外国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投资方式,涉及中外各方签订的一系列合同,其中最重要是BOT基础协议和BOT特许权协议;各类合同法律性质的差异,导致相关的法律适用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薛文  熊俊峰 《财贸研究》2003,14(5):117-120
BOT投融资方式目前引起我国的广泛重视 ,一些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都采用了该方式。但对于BOT协议的法律性质在我国法学界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BOT协议既不是民事合同也不是行政合同的分析 ,认为BOT协议应界定为经济合同的一类。  相似文献   

6.
BOT方式是国际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作为其众多合同安排之核心的特许协议不啻为BOT赖以运行之基石。国际契约抑或国内契约?行政合同抑或民事合同?学界就特许协议之法律性质迄今争议不断。笔者就此从多方面展开论证,表明立场,以求裨益于该问题之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投融资方式——BOT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OT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投资方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带资承包方式,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本文着重介绍BOT方式的含义及现实意义,以及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程海群  洪国安 《现代商业》2011,(17):173-175
BOT是国际上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采取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一个完整的BOT项目需要经历建设、运营、移交三个阶段,历时长、投资大、法律关系复杂,风险不容小觑。特许经营权合同是实施BOT项目的核心与前提,如何防范BOT项目特许经营权合同中的法律风险是所有投资者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作者根据BOT项目运作的实战经验,总结出BOT项目特许经营权合同中应重点防范的法律风险,丰富了BOT的理论研究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伍世瑜 《商》2014,(12):183-1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BOT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和投资方式在国际上日渐兴起,现在已经成为东道国政府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体现了东道国政府与私人投资者之间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为标的的合同关系,这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对于东道国来说,可以减轻其财政负担,促进其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对于私人投资者来说,能作为一种长线投资,获得长期收益。因此,BOT投资方式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并且会不断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0.
袁正新  向桂兰 《商业研究》2000,(11):138-139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性质在理论上没有定论,立法上没有明确的加以规定,司法实践中因对其性质的不同理解导致处理结果不一。因此,商品房预售合同是买卖合同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房屋买卖合同,与一般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不同。它虽然是预售合同,但不是预约而是本约。  相似文献   

11.
BOT中的政府保证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道国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方式是筹资的需要,而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大规模的系统工程,所需的资本大、回收周期长、投资风险大,需要以土地、交通、能源、通讯、人力资源等为基础来实施,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东道国政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即项目承办公司能否获取东道国政府在BOT合同中做出的各种保证.那么政府保证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哪些政府保证行为不可滥用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周霞  王超 《商业会计》2011,(15):59-60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一种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模式,其实质是将国家的基础产业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民营化。近年来,BOT投资方式被我国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以下简称"解释第2号")对企业采用BOT方式从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了规定,但是由于该投资模式具有特许经营、受限经营管理权以及无偿移交等特征,导致该类项目的会计处理有一定特殊之处,在实务中仍存在一些争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解释第2号,本文将BOT项目会计处理分为项目开发阶段、项目建设阶段、项目运营阶段与项目移交清算阶段,通过案例对这一特殊项目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柬埔寨甘再水电站项目是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第一个以BOT模式开发的境外水电投资项目,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个BOT境外水电投资及柬埔寨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工程采用固定单价合同,合同总价为11.44亿元人民币,支付方式为月进度款结算,其中50%按8.25的固定汇率折算为美元,另外50%为人民币支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利用BOT方式引进私人资本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越来越受到我国各地政府的重视。本文拟对BOT项目中政府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探究BOT项目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生雅利 《商业科技》2011,(16):55-55
BOT作为一种新型投资模式,在应用之初就备受关注。我国当前立法难以良好规制这一投资方式,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认清BOT的法律特征,从立法层面对其进行规制,使其在融资投资中为经济建设作出其贡献,本文藉此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BOT作为一种新型投资模式,在应用之初就备受关注。我国当前立法难以良好规制这一投资方式,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认清BOT的法律特征,从立法层面对其进行规制,使其在融资投资中为经济建设作出其贡献,本文藉此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BOT投资方式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方式是国际上为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本文首先从实证角度剖析了BOT投资方式的法律框架及BOT当事各方间的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行BOT投资方式的若干法律障碍,提出了消除法律障碍和解决法律冲突的立法对策——进行统一的BOT专项立法,并阐述了BOT专项立法应涵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建立我国对BOT投资的政府保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BOT是国际上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投资方式。自1984年产生于土耳其以后,已在国际投资领域内蓬勃发展起来,并且特别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注意,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加强基础建设的重要途径。90年代以后,BOT方式也已进入我国的利用外资领域,对缓解我国建设资金不足、加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BOT在国内的运行情况看,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对BOT投资方式的法律保障方面更需要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所有投资项目都要由越南计划和投资部的有关部门进行评估,并由其颁发投资项目批准书。法律规定了4种投资形式:合作合同,混合公司(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全外资公司、建筑、开发和转让合同(BOT)。1.合作合同的定义是指一个外国合作伙伴和一个越南合作伙伴签订一项合约,进行一项共同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三种投资形式不同,不设立分开的法人。  相似文献   

20.
BOT是近年来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方式。BOT方式能有效吸引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BOT方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实践经验还很少,对BOT方式的理论研究水平还不高,尤其是BOT项目中的风险问题更是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对于BOT投资方式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找到减少风险、乃至化解风险以便更好地从事BOT项目投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