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玉米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粮食问题,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实质是口粮问题。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收入增加引起了人们消费结构的较大变化,口粮消费的比重在减少,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在增加。因此,我国粮食问题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逐步演变为增加饲料粮的问题。玉米是现代工业饲料的重要原料,因此,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高。玉米的市场供求问题已成为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我国玉米市场的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及供求平衡状况作一简要的分析,以便了解我国玉米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一、玉米的生产供给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玉…  相似文献   

2.
一、饲料粮的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密切伴随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高速发展 ,全社会对精饲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据预测 ,我国到 2 0 10的人口将达到 13.6亿 ,对粮食的总需求量约为 5 .4亿吨 ,到 2 0 30年我国人口将达 16亿左右 ,对粮食需求将达 6 .4亿吨。因此 ,未来饲料粮供应还面临很大压力。我国人均耕地少 ,而粮食 (谷物 )基本上只能在耕地上生产。尽管粮食单产还有增产潜力 ,但要进一步提高单产要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高。因此 ,中国的粮食资源是特别宝贵的 ,在粮食 (谷物 )的消费上应该尽可能地精打细算。我国的直接口粮消费出现了下降趋势 ,越…  相似文献   

3.
饲料粮供给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人均口粮消费减少,肉蛋奶消费刚性增长,饲料粮需求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大食物观下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面临的形势和主要挑战,分析了粮饲结构调整对破解农业结构矛盾、保障大食物供给总体安全的作用,提出了大食物观视角下保障饲料粮供给安全的思路与对策。研究表明:在“口粮过剩与饲料粮短缺并存”情况下,对口粮自给率标准与形势的认识误区导致了粮饲结构错配问题的深化和累积;饲料粮生产面临资源潜力开发水平低与空间错配问题,包括“高潜低用,低潜超用”问题和更突出的实际优势品种与潜在优势品种偏离问题;饲料粮的科技投入与科技支撑更加不足;饲料粮的对外依赖面临更大脆弱性,体现为进口对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和对少数来源地的依赖度更高。模拟分析显示,在不影响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粮饲结构调整能够降低食物供给总体对外依赖度,提高饲料粮自给率。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大食物观下,粮食安全已不仅局限于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的供给保障,而应包括肉、禽、蛋、奶、水产品、蔬菜、油、糖、水果及饮料(如酒类)等各类食物。我国饲料粮消费已于2015年开始超过口粮消费,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指出我国口粮供给非常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应转移到饲料粮供给保障上,并提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调整种植业及养殖业结构、改进饲料配方等措施来保障饲料粮供给。  相似文献   

6.
正粮食供求的变化形势对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根据对口粮和饲料粮的需求情况,对我国粮食未来需求做出如下判断:一是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将不断增长,城镇和农村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数量继续增长。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每年增加0.5%以上,加入人口总量增长因素,我国粮食消费总量每年增长的幅度在1%以上。二是人均大米的消费量稳定或缓慢下降。近7年来,人均稻谷生产数量为150公斤左右,但过剩库存增加。  相似文献   

7.
一、广西饲料粮不足的现状及原因粮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饲料,粮食生产的丰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畜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广西是一个缺粮的省份,从目前情况来看,广西缺粮主要是缺饲料粮,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常年粮食缺口总量为20-25亿公斤,其中饲料粮缺口达15—20亿公斤。造成饲料粮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饲料粮种植面积和产量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比重小。广西现有耕地面积3921.l万亩,其中水田2310.45万亩,主要是种水稻,以满足人们的口粮;旱地1610.85万亩,其中甘蔗用地达681…  相似文献   

8.
一、饲料粮的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密切 伴随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全社会对精饲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据预测,我国到2010的人口将达到13.6亿,对粮食的总需求量约为5.4亿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左右,对粮食需求将达6.4亿吨.因此,未来饲料粮供应还面临很大压力.我国人均耕地少,而粮食(谷物)基本上只能在耕地上生产.尽管粮食单产还有增产潜力,但要进一步提高单产要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高.因此,中国的粮食资源是特别宝贵的,在粮食(谷物)的消费上应该尽可能地精打细算.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年统计资料,我国人口正在以平均每年1.4%的速度增长,耕地面积反以0.4%的速度减少。农村和城市收入的食品消费弹性又较高。1982—1986年期间,农村人口口粮和肉类的收入消费弹性分别为0.3和0.5,城镇人口为0.15和0.94,人民收入即使每年提高4%,对于口粮和饲料粮的需求也将增长很快。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对粮食的需求,继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已是公认的必由之路。 那么,粮食产量增长速度需要多快呢?假定保  相似文献   

10.
<正>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是全链条保障,生产端重在保产能保质量,消费端重在保口粮保饲料粮,流动端重在保价格保应急,贸易端重在保链条保渠道。201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并要求"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进程"。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也出现一些新情况,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时代的粮食安全问题可概括为三大并存,分别是谷物过剩与油脂油料  相似文献   

11.
当前粮食企业面临的困难是空前的。最大的困难是两个:首先是粮食收得多、销得少、库存大,谓之流通不畅,核心是价格问题。定购粮价格高于市场粮价,购与销价格倒挂,农民售粮踊跃,连前两年丰收增产的粮食都卖给了国家,有的把口粮、饲料粮也卖了,从市场上买粮作口粮和饲料粮,还落得其中差价,得了大实惠。居民和行业用粮也从市场上买,既新鲜,又便宜,何乐而不为!结果,国有粮食部门吞得进,吐不出,肚子撑得难受,仓容紧张、资金积压、费用利息一大堆,背上个沉重包袱;第二是亏损挂帐如脱缰野马,肆虐狂奔,全国粮食系统1~5月同比…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业经济学术界中,目前有一种主张和看法,认为中国今后的粮食问题主要是饲料供应的问题。这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不符合实际的。众所周知,粮食问题涉及数量、种类、质量以及口粮、饲料粮和其他用粮等的生产与需求,仅从数量或某一方面需求来衡量是不够的。今后解决粮食问题的目标应当是尽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粮食的需求,保证有效供应,立足于基本自给,适当进口,要有足够的储备,做到粮价稳定,确保粮食安全。 把我国的粮食问题归结为主要是饲料问题的观点,有以下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从食物保障状况看中国当前粮食安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阐述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食物保障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剩余供给能力(ASS)指标,对当前中国食物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食物保障水平较高,粮食短缺不是口粮短缺,而主要是间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加之近年来的粮食产量走低引起的饲料粮短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以美国与欧盟为代表的生物燃料行业仍在迅速扩张,其对农产品的需求在继续增长。由于全球农产品供给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速,过去两年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出现显著上升。在此大背景下,未来几年全球农产品供给增长步伐能否跟上需求的增长?生物能源与口粮及饲料粮争夺资源对农产品价格体系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正>你吃过仙人掌吗?或者说,你听说过仙人掌能吃吗?很多人难免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然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仙人掌也将成为牲畜饲料甚至人类口粮的有效补充部分,尤其是在那些干旱地区。由于干旱、土壤退化和气温升高等问题,人们对具有抗灾力作物的需求日益加大,因此仙人掌果的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视角,从口粮、谷物和粮食3个层面出发对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状况和水平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我国口粮和谷物的供需状况和安全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测度。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谷物供需状况还是比较好的,谷物的自给和口粮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在未来仍面临着严峻挑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确保我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永福县在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中,坚持了边调查、边区划、边应用的原则,把侧重点放在成果应用上,从而促进了永福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粮食生产:全县人均有水田1.2亩,是自治区粮食基地县之一,但农业底子很薄,后劲不足。为了抓好粮食基地县建设,解决商品粮、口粮和饲料粮的问题,县委、县政府根据农业区划提出的今后粮食生产主攻方向:一是保证水稻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适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确保全县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粮食供给问题的核心逐步由口粮问题转变为饲料粮问题。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是转基因技术仍为粮食安全以及饲料粮安全的有效保障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首先介绍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背景、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现状及趋势,进而分析国内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与保障饲料粮供给安全的关系,最后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谷物自给率要保持在95%以上,口粮保持绝对安全"这可以看成一条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研究员徐小青认为,虽然粮食实现了"十连增",但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另一方面是粮食刚性需求增加,一项调查显示,一个农民从农村融入城市,日均消费的粮食要增加20%。  相似文献   

20.
研究方法差异对中国饲料粮供给和需求预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将主要源于饲料粮需求的增长,所以近些年来中国饲料粮的供需研究引起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研究在对中国未来饲料粮的供需预测上存在巨大差异,部分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偏差。对中国饲料粮供需预测是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资讯,所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分析已有研究对中国饲料粮供需预测存在差异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本文所研究的主题。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