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燕 《新远见》2013,(16):48-52
武汉市在今年2月率先提出年内创建25家医联体的目标,实际已超额完成,目前武汉市医联体的数量为28家。"引导大医院保留急诊和专科门诊,将包括普通门诊在内的其他门诊服务,都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2013年8月,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滔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专访时,透露了武汉市医联体建设的下一步计划。这意味着,武汉当地的大医院如果不积极参与医联  相似文献   

2.
武汉医联     
张文燕 《新远见》2013,(16):46-47,18
2013年2月,湖北省武汉市提出了年内创建25家医联体的目标,现已创建28家。作为最早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改革试点的城市,武汉的医联体构建进入全面铺开的关键时期。如何能保证新兴的医联体有动力实现内部人、医、财和信息的"四通",从而达到医联体构建的目的?政府的角色扮演尤为重要。成为医联体的总指挥,负责顶层设计,是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希望扮演的角色。其希望在医保支付等相关改革的配合下,通过落实社区首诊等政策,平衡医联体内的各方利益,引导构建医联体。  相似文献   

3.
五院探路     
张文燕 《新远见》2013,(16):53-55
张斌带领武汉市第五医院在医联体道路上的探索,其实是在"赌明天"。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下称"五院")走上医联体探索道路,并不算自愿。五院院长张斌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五院曾在1998年尝试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对口帮扶,但是并不成功,反而给医院带来很大负担。因此,2008年武汉市卫生局希望  相似文献   

4.
激辩医联体     
曹凯 《新远见》2013,(11):34-36,14
在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2012年,北京推出了医联体建设,其话题热度迅速飙升。在2013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医联体更是被卫生行政部门寄予厚望,希望通过组建医联体,建立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制度。4月2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2013中国公立医院改革高层论坛"上,医联体也成为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5.
刘卫强  武伟  张敬进  周洪静 《价值工程》2021,40(29):178-180
通过我院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探讨了医联体建设过程中以信息化为载体的重要意义.提出医联体的建设既能加快医院的床位周转率,也能增加医院的病人数量和经济效益.医联体的建设对各级医院均能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曹凯 《新远见》2013,(18):46-51
行政主导、医联体建设和医保精细化管理,或将成为未来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的三股动力。2013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下称《2013安排》)的通知。作为今年中国医改的纲领性文件,《2013安排》除了继续聚焦医保、医疗和医药三大核心领域外,促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也被再次提及。长久以来,中国条块分割的医疗服务体系,造成区域医疗信息建设举步维艰。由于责任主体不清,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一直缺乏强劲的建设动力。不过,在近期医联体建设的热潮下,以资源整合为目标的医联体,对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提出了新要求,从而为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新动力。因此,除了传统的行政手段推动外,随着医联体的建设和医保支付改  相似文献   

7.
曾耀莹 《新远见》2013,(8):48-49,14
医联体是2013年的公立医院改革热点。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组建医联体实现患者的有序就医和防治关口前移。然而,当前中国医院间的联合,案例林林总总,形式多种多样,但真正能被  相似文献   

8.
曾耀莹 《新远见》2013,(8):52-55
理顺医联体内的利益关系,就是做到三级医院有动力,二级医院有空间,一级医疗机构有热情,患者愿意在医联体内按规则流动。2013年1月21日,在全国医疗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副主任马晓伟表示,原卫生部准备选取若干个大中型  相似文献   

9.
自2013年1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医联体迅速成为医改热词。按照原卫生部部长陈竺的解读,医联体的理想状态是,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成纵向的医疗集团,由一两家大型公立医院联合若干家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分组讨论中,他还号召部管医院带头组建医联体,在战略层面上引领公立医院改革。  相似文献   

10.
医联体不是医院间的强强联合,不是简单的医疗关系或双向转诊。镇江为医联体加了一个定义:区域健康服务联合体。医联体现在的概念有些泛化。医联体不是医院间的强强联合,不是简单的医疗关系或双向转诊。镇江为医联体加了一个定义,叫做区域健康服务联合体。伴随中国医疗改革的十几年,我发现管理医疗费用与降低医院成本颇  相似文献   

11.
张贵民 《新远见》2013,(13):70-71,14
医疗信息共享已成为新医改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求。2013年新医改的热词,莫过于"医联体",其被医改主政者视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条良策。对信息厂商而言,各地医联体纷纷成立的背后,带来的不仅仅是采购数量的剧增,更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趋势转向。从突破院内系统林立的孤岛,到区域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已经成为新医改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求。而  相似文献   

12.
医联体是指一定区域内由不同类型、层级的医疗卫生机构有机组合,形成协作联盟或医疗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患者在医联体内可以享受到基层医疗机构和医院间的双向转诊、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远程会诊等便捷的优质诊疗服务。医联体可以分为实体联合和松散联合两种形式。前者如兼并重组和医疗集团,是以所有权和资产  相似文献   

13.
乔书 《河北企业》2023,(12):138-140
建设医联体有利于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能提高基层群众对医疗服务的体验,是保障医疗服务优质化、便利化开展的重要举措。医联体的建设需要统筹区域中的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医疗卫生的工作重心以及相关资源下移,这也必然会对区域中的人力资源带来深远的影响。鉴于此,将探究医联体建设的概念和类型,分析医联体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将会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策略,为人力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医联体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相似文献   

14.
孟瑶 《管理学家》2022,(9):94-96
通过对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探索,可以得知“互联网+”背景下的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完备、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同时通过获取政策支持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来促进医联体信息化的有序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医联体医疗服务水平,惠及更多群众。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28日,第十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团长和秘书长会议在武汉市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挪威、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泰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约300名重量级国际潮商财团代表和潮团领袖出席会议。据了解,此次会议是2013年11月在武汉市举办的第十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预备会议,第十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于2013年11月12日至14日在武汉市隆重召开,年会也将成为湖北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商会盛会。  相似文献   

16.
姜虹 《新远见》2013,(10):55
医疗联合体是把双刃剑,需要在设立一定标准的同时争取政策的支撑和制度的管理。作为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一种实现形式,医联体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核心,联合区域内的三级专科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组成了内部统一管理的区域性医院联合体。因需制宜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如何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趋迫切。如此,医联体被拉上了医改的舞  相似文献   

17.
姜虹 《新远见》2013,(10):54+14
一旦离开了信息系统的支撑,医联体的实现将举步维艰。任何一个经济体或组织,在社会环境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并存在一个周边环境与之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而医疗机构同样具备这种特质,伫立在一个更加复杂的业态环境中。在当下被协同医疗、医联体等热词充斥的医疗大环境中,如何将信息化手段导入医疗卫生行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的基层建设,助力医院发展,成为现今医疗界长期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道路上,西宁市医疗联合体已经开始探索,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2014年,在市政府的协助下,青铝医院被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购,建立了医联体。在此基础上,2015年西宁市开始探索建立市县乡村一体化的紧密型医联体,建立了以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主体的西宁市第一医联体,医疗集团雏形初步显现。2016年西宁市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总院,整合大通县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资源,正式成立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并开始在集团内探索医保打包付费制度。2017年医保打包付费正式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医疗集团内部各级机构紧密联动。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的建立与发展,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基层群众"好看病、少跑路、少花钱"的愿望真正得以实现,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医改的惠利,也为全国医改树立了典范。但是,西宁市紧密型医联体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新远见》2013,(13):82-83
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换取民众最大的健康权益,是全民医保时代的医改目标。疾病防控关口前移和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为此,构建医联体成为2013年医改的热点之一。然而,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阚全程看来,大型三甲医院带头探索三级医疗机构联动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模式,与医联体的构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以慢病防控为切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创建于1917年.有着90年的辉煌历史.是一所功能齐全,服务周到、技术精湛.管理规范.收费合理的综合性医院,医院是武汉市首批基本医疗教助定点医院,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东西湖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黄陂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新洲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省健康教育示范医院、武汉市“工会会员优惠服务基地”,武汉市交通事故定点医院,江汉区子女互助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江汉区牡区医疗服务技术指导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江汉大学临床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