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进而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和解决"三农"难题的新途径;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具有内在契合性;加强政策支持、制度供给、农村教育及小城镇建设有助于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邢台市供销合作社以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民翻番致富奔小康,实现"民富社兴、农社共荣"。一、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历史赋予供销社的光荣任务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农业和农民。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哪一个时期供销社同农民的关系处理得好,哪一个时期供销社就振兴、就发展;否则,就衰败,就难以发展。那么,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供销社更应围绕农业产业化,搞好为"三农"服务,企业才能得以振兴和发展。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是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由计划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正>台湾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全面推动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其中,20世纪70至90年代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大农村公共投资等为重点;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以"富丽农村"为目标,着力建设农村新生活圈,塑造农村新风貌;2008年以来,以"农村再生"为主导,强化城乡互动,促进永续发展,维护农村生态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发展,故而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应当积极开展农村"三变"改革,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促使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农村"三变"改革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式,采取资源资产登记制度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增长与发展。对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理论条件及农村"三变"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这为推进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建立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是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缩小"老乡"与城市居民收入差别,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现状江苏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最初是依托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者乡镇集体"三资"(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平台进行的,近两年来市场建设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发展,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人力振兴放在重要位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在农村人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实践探索,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积累了经验,积蓄了力量。把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有经营、能示范的新农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阵容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7月26日,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2017"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圆满闭幕。论坛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要思想,以"农村改革发展——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实践创新"为主题,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的新理论、新政策、新实践开展研讨交流,对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和前景进行分析展望,为推动"三农"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出谋划策、建言献策。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中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海晏县把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土地流转,有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拓宽了土地经营和外出务工"两条"增收路子,有力地推动了海晏县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2009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认为当前工作重点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增加"三农"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会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小农户长期存在提供了政策依据;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未来的乡村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将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经营管理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抓"三农"工作的重要参谋和助手,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农村社会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使基层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面临新  相似文献   

14.
速览     
<正>动态1八部门联合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农村交通条件和出行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经济的农村公路网络。《意见》要求,加快补齐农村交通供给短板,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  相似文献   

15.
<正>为学习河南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重庆市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做法经验,近期,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调研组赴河南省漯河市、重庆市綦江区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先后来到漯河市临颍县及南街村、胡桥村,綦江区农博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一线,通过听取介绍、现场观摩、访谈交流,与省市县乡村各级干部群众广泛接触,切实做到了"调"有所得,"研"有所获。一、基本情况(一)河南省漯河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徐州市结合实际,围绕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总定位,聚力农业创新,聚焦增收富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农业产业重要示范带、农业农村重点工程建设和农村重大政策创新"两重一创"为抓手,切实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巩固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休闲农业就高度体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理念,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有效载体之一。近几年,南通市通州区坚持"政府推动、政策驱动、市场带动、产业联动"的发展策略,推动了休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三大产业相融合。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针对浙江丽水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品下行"问题,以当地政府、电商企业、农户为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相关资料。通过编码与分析,构建农村电商模式下"工业品下行"路径的升级模型,并结合价值链耦合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的工业品消费需求和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推动了"工业品下行"与农村电商模式的对接;农村消费的实体价值链和电商虚拟价值链的"双链"耦合实现并优化了工业品的下行;通过与农村本地化服务的结合,挖掘农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高"工业品下行"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农村,三权分置土地制度的创新,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的生活方式;特色小镇的创建与形成,促进传统农村向现代乡村转型;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正在加快促进地方比较优势产业的形成,由此不断推动传统的县域发展模式向区域化方向发展。农村发展的新态势正在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农村大变革的重要力量。可以预见,一个"新三农"为特征的新型农村正在到来。做好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5月20日,纪念《农村工作通讯》创刊60周年暨"三农"期刊宣传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发表"传承光荣历史,再谱时代新篇"的书面讲话。韩长赋指出,60年来,《农村工作通讯》坚持"为农村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广大农村干部服务"的办刊宗旨、大力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和农村改革创新经验,为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