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境监测有着强烈需求。文章结合环境监测市场化本质内涵,分析了环境监测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监测市场化需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阐述;分析认为培育检测市场与引入市场监测机制的重点在于构建完整的规则制度体系,调整与转换政府部门监测职能,这是未来监测市场发展需进行系统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市场化是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目前已经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以往在环境监测中,主要是通过政府来完成,而这就可能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而导致环境监测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和影响。如果环境监测实现了市场化,那么这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文章对环境监测市场化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李璐 《企业导报》2014,(15):15-16
本文详细分析了森林生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得出森林生态服务在市场化条件下均衡价格的产生,以碳汇市场为例评价了碳汇的供需价格。为其他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的研究开启一条借鉴路径。  相似文献   

4.
从企业对内部市场化的认知和管理、内部市场化制度本身,以及内部市场与其他管理制度兼容方面,对煤炭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运作当中呈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使内部市场化进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不断提升经营质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来自国家和不同省市的29个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政策为研究样本,选取市场准入、监测领域、运行管理和监督制裁四个指标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少数省市的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以往混乱的社会环境监测服务市场进行了规范;但是多数省市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政策依然存在着市场准入条件苛刻、监测领域有待放开、运行管理模式僵化、监督制裁手段单一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需要从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有序开放监测领域、构建多元管理模式、完善监督制裁体系四个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林业市场体系是由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和林产品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林业的主要的、特征性的生产要素是林地,因此林业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林地市场;林产品市场主要是林木产品、多种经营产品和服务市场。本文以林业经济必须主动融合到市场经济中为基本思想,以宏观林业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设计为视点,对林业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林业经济的市场化途径做一些探索,并提出林业经济宏观管理的市场质量监测体系构建、间接调控手段、规范有序的林业行政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林业市场体系是由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和林产品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林业的主要的、特征性的生产要素是林地,因此林业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林地市场;林产品市场主要是林木产品、多种经营产品和服务市场。本文以林业经济必须主动融合到市场经济中为基本思想,以宏观林业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设计为视点,对林业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林业经济的市场化途径做一些探索,并提出林业经济宏观管理的市场质量监测体系构建、间接调控手段、规范有序的林业行政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林业市场体系是由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和林产品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林业的主要的、特征性的生产要素是林地,因此林业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林地市场;林产品市场主要是林木产品、多种经营产品和服务市场.本文以林业经济必须主动融合到市场经济中为基本思想,以宏观林业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设计为视点,对林业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林业经济的市场化途径做一些探索,并提出林业经济宏观管理的市场质量监测体系构建、间接调控手段、规范有序的林业行政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开滦荆各庄矿业分公司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已经实际运行十几年了。市场化精细管理就是用市场化的理念规范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已经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员工为企业提供服务就是市场中卖方与买方的关系,用价格规范服务关系,人人都参与到市场价值链活动中。以买方对卖方服务的承认来确认提供服务的价值,对调动员工自觉降低成本费用的支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湖南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主要由政府主导,市场化发展欠佳。从国内外文献分析,资源和生态服务市场能对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建设产生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推动作用。基于市场化发展的湖南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主要包括补偿原则、自由交易市场的范围、市场主体、市场监管机构、市场参与方和市场化制度。湖南需要重点建设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市场领域包括矿业权、森林、湿地、流域和生态产品。  相似文献   

11.
王希泉 《价值工程》2014,(3):325-326
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完全由市场机制来组织与生产会产生较大的公平及效率问题,而完全由政府筹资与供给则又会导致激励不足、效率低下。中国20多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确不成功,其根源与其说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不如说是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因此,中国医疗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战略性选择,并不是放弃市场化、甚至恢复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体制,而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探寻将国家介入与市场竞争有效结合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s a product of the ESRC's Local Governance research programme which considers the employment implication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forces into the provision of local government servic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t discusses the fragmentation of labour markets as both a process and outcome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ocal service provision. In contrast to privatization scenarios, marketization suggests the blurring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ment deriving from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municipal service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local authority work organization and culture into the private sector. An assessment of employment change, workforce recomposition and bargaining capacity is offered which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odels for institutional restructuring. ‘Sectoral de-differentiation’ is a concept developed to address the evolution of new labour market patterns and a ‘public capsule’ model is offered to explain the locality and service variations in marketization outcomes.  相似文献   

13.
杭州土地市场是目前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土地市场之一,其运行轨迹表现出剧烈的周期性波动。本文的研究目的:对土地市场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为政府利用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景气指数研究思路,运用合成指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杭州土地市场为研究对象,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杭州市土地市场景气指数。研究结论:经过半年多的追踪,该指数体系能够较好地评价及预测土地市场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要素市场化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目的是形成价格机制发挥决定作用的竞争性市场制度安排。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政策演进呈现出增量式渐进特征。要素市场化改革涉及利益调整、制度冲突、路径依赖等,这些问题相互交织构成了制度阻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应积极破除各种类型的制度阻力,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强化市场要素配置决定作用,加快要素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建设完备有效的现代要素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杭州土地市场是目前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土地市场之一,其运行轨迹表现出剧烈的周期性波动。本文的研究目的:对土地市场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为政府利用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景气指数研究思路,运用合成指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杭州土地市场为研究对象,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杭州市土地市场景气指数。研究结论:经过半年多的追踪,该指数体系能够较好地评价及预测土地市场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广州是中国房地产最早开始市场化和民营化的地方。随着广州城市各空间的拓展以及居住新城的出现,产生了大量的通勤交通的需求。在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体系未成熟之时,楼巴这种由开发商运营的服务成为居民出行主要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评价和分析1992-2005年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土地市场化程度与土地市场政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剖析了上述各因素对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机理,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相应的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市场政策变量、非农产值比、城镇化率、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土地市场化程度正相关,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土地市场化程度负相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许多城市已进行了准公共物品市场化运作的改革,以城市污水治理为例,指出我国城市准公共物品市场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城市准公共物品市场化运作的前提条件、城市准公共物品的定价和市场化运作的环境方面探讨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渐进推进的碳市场试点作为外生事件,使用多期三重差分模型探讨碳市场对高碳企业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碳市场的建立会对审计定价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从审计定价的视角支持了波特假说;政策动态效应表明在排除政策预期效应后,碳市场当期就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且呈强化趋势。机制检验发现碳市场通过信号效应渠道和绿色转型渠道影响审计定价,市场化水平和地区环保意识可以进一步加强碳市场对审计定价的溢出效应,还排除了审计意见购买假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碳市场覆盖的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碳市场试点区域存在差异性和非对称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金融改革的基本目标,利率市场化问题的解决是有效金融市场建立的关键。我国的二元金融结构阻碍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要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分权”;加强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货币市场;设计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