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PPP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对PPP项目前期、项目运作及项目移交三个阶段中政府和企业的财务角色定位进行分析,指出在项目前期政府应负责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物值评估、财政承受能力评价及项目相关合法性手续办理,企业负责投资决策分析、项目融资决策;项目运作中政府应履行财政支出责任、项目审计及财务监管,企业负责项目相关会计核算、运作资金管理;项目移交时政府应负责对移交资产的评估和测试,企业应负责财务后评价.  相似文献   

2.
PPP项目监管体系建立与改进是改善我国PPP项目监管现状的前提。本研究采用借鉴与理论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PPP项目流程性文件及相关文献的分析,得到包括PPP项目决策节点及其监管主体和监管方式在内的理论上的PPP项目监管体系;其次,通过对中国现有与PPP项目相关的政策文件及案例的分析,梳理出目中国PPP项目监管现状;最后,根据两者的对比分析结果,提出3点对中国PPP项目监管体系的改善建议;①部分决策节点监管主体缺位,政府宜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文件或调整相关政府职能;②部分决策节点监管主体不一致,相关政府部门应合理设置主管部门;③部分决策节点监管方式不一致,相关政府部门宜根据中国特殊国情和文化背景选择适用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3.
凃云峰  李科  明曌 《价值工程》2021,40(2):32-35
为大力发展PPP模式在高速公路项目领域的应用,采用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分析PPP模式在该类项目中是否适用是决策阶段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实地项目调研及文献研究,归纳总结高速公路PPP项目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确立相应的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定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论证高速公路PPP项目的可行性,选取ZN高速公路PPP项目为案例论证该项目的物有所值,为我国PPP项目建设的物有所值评价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PPP模式是养老服务项目的新型运作模式,目前我国养老PPP项目较少,成熟的案例较少。对于养老PPP项目而言,要在综合考虑项目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养老PPP项目的自身特点以及不同PPP模式的适用特征,确定最终运行PPP模式。本文对PPP模式分类进行了梳理,在分析养老PPP项目特点的基础上,以河北省为例,从项目自身、社会资本方、政府三个角度对养老PPP项目进行评估,选择确定具体运作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万晔  王松江 《财会月刊》2019,(19):124-131
一个政府与社会资本都能接受的、公平有效的补偿方案有助于PPP 项目顺利完成非正常退出。依托政府股权回购情形,构建非过失条件下政府与联合体形式的社会资本之间、联合体内部成员之间为确定合理补偿份额的博弈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得出该博弈模型具有合理性。结果表明: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和社会资本以实现补偿溢价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决策,在保障双方底线利益的情况下避免谈判破裂;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联合体成员获得的补偿份额与自身讨价还价的能力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国家大力推广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正在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一个焦点.但我国公建项目应用PPP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如何明晰各方参与者承担的项目风险、要求和机会,权衡PPP模式下带来的外部收益,已成为推进我国公共服务项目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践入手,对新建学校项目涉及的学校基础设施投资与学生成绩二者的关系及PPP框架下教育领域引入PPP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文献梳理.通过对比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PPP新学校与非PPP新学校,对案例进行多维度分析,得出PPP学校与非PPP学校两者间就运营开支和教学成绩上确实存在差异,PPP学校运营开支高于非PPP学校的同时其教育成果也更为突出.累积曲线显示,PPP学校项目运营支出的PoF为48.37%,略高于非PPP学校项目的48.05%.基于案例数据结论,阐释引入PPP模式以实现加大学校基础设施投资,并一定程度促进更好的教育成果这一连带关系,进而为PPP框架下学校项目可促进良好教育成果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香港基础设施PPP项目立项决策程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改革的“蓝本”之一,香港基础设施PPP项目立项决策的理论与实践对建立和优化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立项决策程序与实施规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回顾香港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与评价了香港基础设施PPP项目立项决策程序及其实施流程,以期为后续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立项决策程序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13):62-64
近年来,政府加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我国政府的财政负债逐年上涨,因此我国通过PPP模式的合作形式来缓解政府的财政负债,但是政府确没有重视对PPP项目的成本控制,这与我国开展PPP项目的目的背道而驰。文章从政府的角度引入IPD管理模式,从四个方面分析PPP项目在IPD管理模式下的成本控制即风险共担、信息公有化、PPP项目合同变更、完善的奖罚机制,从而阐述了IPD管理模式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PPP模式作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在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所以本文研究了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动因和优势,从中央政府财政支持、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设立PPP基金以及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三个方面对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模式及优劣势进行分析,简要分析了各模式所适用的不同范围,并从简化资金使用的中间环节、落实政策跟踪审计工作以及优化PPP项目的融资环境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关于模式改进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飞  周威 《价值工程》2021,40(2):85-86
针对PPP项目中收益不足的风险,研究了政府部门向私营部门提供价格补偿能否实现私营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通过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描述了私营部门和政府部门分别对收费价格和价格补偿决策的过程,分析了政府部门提供的价格补偿对私营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部门的价格补偿可以通过降低私营部门收费价格提高私营利润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1.
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factors that favour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investment infrastructur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 projects. We analyse 9121 PPPs, hosted in 107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period 1997–2017. We find that PPP projects adopting contractual forms in which the private party takes more risks, awarded through competitive methods and benefitting from indirect government support programm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r investment volume. A more business-friendly economy and robust institutions configure the most conducive environment to establish larger investment PPPs. Furthermore,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 support of the projects relates positively to their investment volume.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的融资方式即PPP模式的出现提高了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比率,在减轻政府压力的同时能够提高项目收益。论文就交通施工企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实现公私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的刚性需求日益增长,PPP模式在吸引社会优势资本、解决政府资金短缺问题、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大型基础设施PPP项目全过程的风险因素比较复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基于WBS-RBS法对大型基础设施PPP项目全过程的风...  相似文献   

14.
刘亮  朱双颖 《价值工程》2014,(34):15-17
当前成都市廉租房项目建设中存在融资难问题,探析廉租房建设中引入国外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PPP融资模式。政府通过长期合同协议邀请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融资、施工和运营。对于政府来说,投资更为经济,可以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私营部门。对于私营部门来说,通过投资和管理风险获取收益。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成都市廉租房采用PPP融资存在风险进行分析,为政府廉租房融资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In the last decade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PP contracts in Europe turned out to be instable and were renegotiated. This paper studies which combinations of conditions in terms of macro-level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governmental PPP support and at project-level (remuneration scheme, risk allocation, project age and contract duration) contribute to avoid contract renegotiation, by conducting 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enty five European roa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broader macro-level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a clear contribution, contract stability can benefit from an availability-based remuneration scheme and a well-developed governmental PPP support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迅猛,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此基础上,推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出现与成长,而PPP模式较为突出,不同于暗含经济风险的传统型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的降低。但是需要多加关注的是,PPP模式的工程项目融资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风险因素。为此,论文着眼于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基本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患策略,为我国顺利推进PPP模式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是投资项目前期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某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PPP项目进行投资风险分析、投资测算及财务评价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投资效益,为PPP项目筹集资金、银行贷款、工程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依据,使参与投资企业避免建设项目的投资风险[1].  相似文献   

18.
根据计薪原理将货币薪资公平分为企业货币薪资公平、高管货币薪资公平和员工货币薪资公平三类,基于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我国企业的产权性质、货币薪资公平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货币薪资公平和普通员工货币薪资公平均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货币薪资公平、高管货币薪资公平、普通员工货币薪资公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一样。地方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的企业的货币薪资公平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影响,中央政府控制的企业的高管货币薪资公平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影响,且无论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非政府控制的企业,普通员工货币薪资公平对企业绩效都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公私合作制(PPP)模式下的利益分配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私合作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解释PPP概念和风险分摊层面上,而很少涉及PPP的利益分配问题.论文试从PPP风险分摊、资本结构和控制权三个维度来探讨PPP中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